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影视艺术是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影视艺术评论因研究者视角不同而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由于影视艺术具有高度的专业化、综合化和广泛的欣赏群体这一显著特点,因此,影视研究和评论应既注重影视艺术本身的专业性,又兼顾影视观众群体的大众性;既有理论色彩浓重的规律性研究探索,又有结合具体影视艺术实践深入浅出的欣赏评介,从而对影视艺术生产者和观众均有稗益。选准这样一个最佳视角,去探幽导股,其难度可想而知,其价值也不言而喻。由高云雷教授所著的《影视初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出版)是一部影视评论专著。这…  相似文献   

2.
影视影象特质论袁玉琴电影和电视,以其特有的物质媒介,创造出影视影象,构成有别于其他一切艺术门类的鲜明特色。然而,对于影视艺术的特征,人们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论述的角度也不尽相同。其实,影象既然为影视艺术独家所有,以此作为问题论述的切入点,认真辨析细加...  相似文献   

3.
即使在娱乐形式如此多样化的今天,影视艺术作为最大众化的一种艺术形式仍具有广泛的受众和不可替代的影响力。现代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使影视艺术的传播面遍及人类的任何一个角落,大众化的视觉艺术形式使影视艺术在各种文化层次的欣赏群体中均占有重要地位。但另一方面我...  相似文献   

4.
中国影视在本世纪建立了基本的规则,在其跨向21世纪之际,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新的机遇。如何发展中国影视事业,总结民族化的影视艺术发展规律与经验,是影视理论界应当探讨的重要课题。相对于创作,中国影视艺术理论还相当薄弱,实践先行、理论滞后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理论始终未能成为实践的良好先导,特别是就现有理论来看,绝大多数是西方影视理论的翻译和介绍,本土化的影视理论研究比较缺乏,尚未见到“中国影视美学研究”这一系统论题的正式提出。这里刊发的一组笔谈,提出了“中国影视美学”的概念,并对中国影视美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略论影视中的人物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对话不同于话剧台词,由于两种艺术创作手段不同,时空特性各各有别,这就决定了影视的视觉表现力要比戏剧强有力很多,影视对话较之话剧台词所担负的交待说明的任务要轻得多,它的对话比之话剧也要少很多。影视艺术是视听艺术,现代声音观念已逐步转向“视听并重”了。影视对话要与画面语言紧密结合,它往往表现出一种片断性特点,影视对话要性格化,要符合特定的人物关系和特定情境,应注意含蓄、有潜台词以及生活化、口语化,  相似文献   

6.
欧孟宏 《云梦学刊》2007,28(2):84-86
中国影视产业要实现长足的发展,除了影视企业自身要塑造自己的优势品牌和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之外,国家要加大影像知识产权保护的广度与深度,这既是确保我国影视产业与国际影视市场接轨,增强我国影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需要,也是影视艺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具备以上基础,才能真正实现我国影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完成我国的影视文化战略。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了解和鉴赏他国文化生活及社会价值观念的独特视角,电影艺术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平台。在影名的翻译中,既要重观众的直感,又要兼顾其对艺术的体验,使影视艺术鉴赏主体在欣赏影片中得到感观娱乐的同时,又能激起对影视艺术及生活本质的自我认识。  相似文献   

8.
影视艺术的差异性及互补策略●黄怀璞由于影视自身内部的本来差异使双方在其艺术运作、对受众①影响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但是,现代影视在高科技等影响之下出现了双方的互动互补趋势,而我国由于存在着与发达国家在科技上的差距,影视互补尚未成为一个为人们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9.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已然到来,而长期以来各成气象的文化形象影响了三地之间的融通和发展。打通文化根脉,营造共通的文化空间,建构区域文化认同,消解隔膜与屏障,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当务之急。在大众传播时代,影视艺术是蕴藉文化,构建形象,传播共识的主要媒介类型。“影视叙事综合体”以影视艺术为传播载体,通过叙事行为、叙事故事、叙事话语、叙事反应等影视叙事功能建构区域文化认同的影像文化空间,提升区域文化形象,促进区域文化的融通和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学与影视:双重视域中的纠结与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振华 《江淮论坛》2006,(4):183-187
就历史情形而言,文学与影视艺术之间,存在着一种多重纠结与双向互动的深刻关联。电影电视的历史,是从各种艺术门类中脱颖而出并逐步获得独立性的历史,其中从文学中接受的滋养尤为丰富。20世纪中叶以降,文学对于影视的影响变得更加显著。影视艺术对文学文体的反作用,主要通过影视剧本的固化形态得以实现。影视剧本以文字形态存在,却是受影视艺术样式限定的特殊文学形态。与此同时,影视剧本的文学价值又是影视作品艺术价值的重要来源和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论文学给予影视的“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视与文学的关系是学界长期争议的话题。作为后起的艺术种类,影视从以小说为主的文学那里吸取了诸多营养:从改编的角度看,不论是名著经典还是畅销小说,文学为影视提供了创作的源泉和基础;从叙事的角度看,影视吸纳了文学的基本叙事要素,在复调叙事、细节表现以及画外音的运用等方面也得到了文学的滋养。  相似文献   

12.
本文试图对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影视艺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特别是进入21世纪将走向全面整合即一体化的趋势,作一总体和客观的描述.其中第一部分,是从影视本体的角度,论述影视艺术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及其造成这种影响和借鉴的多种原因.第二部分,主要是结合近些年高新技术在影视传播领域里的广泛应用这一背景,着重探讨影视艺术在21世纪将走向全面整合的态势和它为影视创作所提供的新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申载春 《阴山学刊》2006,19(1):35-40
影视艺术为小说提供了新的批评方法,这种批评方法建立在现代影视理论基础之上,把影视艺术作为小说研究的参照系统,运用影视业已形成的概念、范畴、体系和方法来对小说做出评价与判定。它注重作品的文本分析,涉及作家的影视活动,关注文学发展动态,体现了影视时代文学批评的趋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茅盾小说文本被大量转换成影视艺术的深层次原因及其成就得失。认为茅盾小说的“名著效应”和由宏大叙事建构的小说史诗型格局是受到影视文学作家频频关注的重要因素 ,而在艺术转换过程中 ,由于影视作家把握名著的精髓以及艺术再创造的程度不同 ,作品所取得的艺术效果也会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注重实践创作基地建设,先后成立影视制作中心、影视信息中心、影视动画部三个产学研创实践基地,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承担影视作品创作任务。同时积极寻求与广播影视、网络传媒行业以及相关单位合作,共同打造影视艺术精品,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6.
陈旭光的《当代中国影视文化研究》一书,在世纪之交的广阔文化语境和当下现实背景之下,对当代影视艺术与影视文化进行了整体性的把握,在文化、哲学、历史、心理学、美学和艺术学的宏大视野中梳理和考察了若干重要的影视现象,提炼并论述了若干重要的主题模式或原型意象,体现出对影视艺术和影视文化的独到感悟。该书侧重研究了时代文化转型的背景、趋势与表征,对第四、第五、第六代(新生代)导演的成败得失,对新纪录运动、DV运动、电视综艺等重要的影视现象,对中国电影发展的“现代性”问题、“全球化”语境以及策略与应对等学术前沿和热点话…  相似文献   

17.
我国影视动漫产业快速发展,但影视动漫艺术批评却严重滞后。动漫艺术批评的缺位,是导致动漫精品缺乏,制约动漫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影视动漫艺术批评,对于提高本土动漫创作能力,推介优秀动漫产品,提高观众的动漫审美能力,弥补动漫产品审核的不足,具有重要价值。政府文化管理部门应积极引导动漫艺术批评,构建动漫艺术批评平台,促进影视动漫艺术批评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在影视研究领域中“影视美学”愈益为人们所重视。与之相类的还有诸如“影视文化”、“影视传播”、“影视语言”等等,这类命题本身就带有宏观研究性质,但同时也因之而带来了许多新的疑惑。如影、视合称是一种什么概念?能否将电影、电视放在一起作整体讨论?如何界定和阐释影视艺术的异同及其规律性?凡此种种都可写出专论,且都有自己特殊的理论、语境和现实意义。鉴于目前“影视美学”方兴未艾,本文拟就此命题的一些思考谈谈自己的想法,以期求得影、视理论界同仁的指教与共识。一、关于“影视美学”的范畴及其内涵影视美学…  相似文献   

19.
十分高兴地先期拜读了柯可同志的新作。 我与作者多年同事,常有机会相互切磋,知道他在行政工作和社会活动相当繁重的同时,对待科研任务堪称锲而不舍。他的著述颇丰,近年来更集中于岭南影视艺术史的研究。《中国岭南影视艺术史》的付梓,可以视作他的自我超越。本书是建国以来关于地区影视艺术史的首部专著,不愧为具有开拓性的优秀成果。...  相似文献   

20.
不同时代文化语境下,中国当代文学与影视艺术的关联通过不同的形态和途径得以体现。新中国成立后前一十七年,影视主动依附于文学,同时期的文学创作与影视创作则呈现出高度同质化趋向。二者以联动与合谋的方式,嵌入了迎合主流文艺规范的一体化格局之中。上世纪80年代前后,影视对文学或依附或背离的双向选择,根源于影像艺术的自主性诉求与现代化革新。随着世纪之交大众文化的崛起和主导型文化媒介的更替,中国当代文学与影视艺术的交互关联发生了深远变迁,呈现出多元驳杂的无定性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