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日战争同西汉抗击匈奴以及唐朝初期抗击突厥一样,都获得了对外自卫具有长远意义的成功。但抗日战争胜利是三次胜利中自卫一方在形势特别艰难的情况下取得的胜利。就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说,抗日战争集中了西汉抗击匈奴战争和唐朝初期抗击突厥战争的优点,并把这两个优点发挥到几乎是极致的程度。这是抗日战争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四十周年,也是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四十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外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不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还是在世界近代被压迫民族反侵略、求解放斗争的历史上,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是中国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近代史上第一个取得了完全胜利的被压迫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胜利,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抗战胜利与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辩证关系。作者认为,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柱,其自身的建设是取得抗战胜利的根本保证;而抗战胜利的实践反过来又促进了党的自身建设并使其走向全面成熟。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与中国的国际地位贾玉珍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反对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抗日战争不仅使中国人民取得了胜利,而且,对于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巨大作用。一、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60年前,中国人民在全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大力配合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同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略论华侨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五十年前这场伟大民族解放战争取得胜利,是和广大海外侨胞大力支持分不开的。他们既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为坚持和巩固这个统一战线作了许多的努力,有着重要的贡献。但是,人们在谈论华侨对抗日战争支持时,大多限在财力和物力方面,而对于他们在政治上维护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重要作用却很少论及,本文拟就这方面发表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国人民近百年来反对外国侵略的第一次伟大的胜利。云南各族人民为这次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曾派出数十万英雄儿女,支授全国的抗日战争;同时又在滇西英勇抗战。滇西有几十万人民处在日本的铁蹄之下,饱尝了“亡国奴”的痛苦近三年之久,滇西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了全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奏。滇西抗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战场的一面光辉的旗帜。  相似文献   

8.
国共合作与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孔永松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取得了近百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完全胜利,一洗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屡遭凌害欺压的奇耻大辱。值此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本文拟就国共合作的必然性,国共合作对取得抗战的胜利提高中国大国地位所起的...  相似文献   

9.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我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赢得胜利承受了最大的民族牺牲,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也是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光荣。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国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解放的旗帜,动员和组织人民,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发展。没有共产党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一、中国共产党倡导和促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和保证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共产党倡议和推动下实现的。它的建立,对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辉煌胜利。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由于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使日军轻而易举地占领了东北。随后,日军又向关内发起进攻。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倡导者和促进者的中国共产党,积极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而努力。9月22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提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作为中华民族利益忠实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这场运动中的伟大作用主要表现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和促成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基础和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指明了抗战胜利的方向;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是抗战的重要战场,对抗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的伟大成果是取得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国共两党为什么能从誓不两立的冤家,转变为携手抗战的盟友呢?随后又如何能保持合作,最终取得打败日本的胜利?人们究竟应从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这是值得很好研究的课题。对这些问题,不少政治家和历史学家有过多种不同的评论。而其中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两党以民族利益为重,相互让步,这是实现和坚持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必要条件。今天,当海内外的中华儿女都渴望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在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目标奋进的伟大征程中,迎来了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我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都占有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是我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它在整个中国人民革命进程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国人民为抗击外国武器侵略,曾进行过多次民族战争,结果都失败了.抗日战争则改变了这种结局,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这个胜利不仅是我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胜利也是国共两党合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胜利。  相似文献   

15.
本文探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哲学的发展,以及战争实践与哲学发展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促进的关系。一、抗日战争与毛泽东哲学的两次飞跃。毛泽东哲学的发展经过三次飞跃,其中第二、三次飞跃同抗日战争相联系。三次飞跃依次展开,表现为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相应地产生了应用哲学、理论哲学、实践哲学三种形态。第三次飞跃是前两次飞跃的辩证综合,表明毛泽东哲学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成熟。二、抗日战争:毛泽东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抗日战争前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丰富经验,是毛泽东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抗日战争时期国内阶级关系的变化和陕北根据地相对安定的环境,为毛泽东哲学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合适的社会条件;夺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客观需要,是毛泽东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三、抗日战争的胜利也是毛泽东哲学的胜利。毛泽东哲学提供了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正确思想路线,铸造了中国人民抗战必胜的精神支柱,孕育了抗日持久战争的战略战术。抗日战争的胜利,又充分证明了毛泽东哲学的正确。  相似文献   

16.
本文着重论述了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奋起的转折点;抗日战争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为解放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战争中动员最广、规模最大、坚持最久、威力最强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自卫战争。这个胜利的取得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武装力量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同时全国各界人民和海外侨胞、国际友邦也为此作出了贡献。除此之外,特别值得提出的是一些有见识的爱国的国民党高级军政官员,以他们的特殊地位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抗日战争能坚持下来并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张治中将军就是其中一位较为突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由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各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民主人士及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国性的抗战,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斗,中国人民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在反对外敌入侵的斗争中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伟大的胜利。取得这一历史性胜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第二次国共合作则是一个重要的条件。现就第二次国共合作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和意义作一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由于上海是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前期的中心,是抗日战争的军事战略重镇,是抗战文化的发源地,是抗日战争特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斗争中规模空前、并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个胜利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基础上取得的。国共合作抗战8年,始终无固定的统一战线组织形式,无协商一致的共同纲领,双方仅仅是建立在抗日基础上的合作。但是,国共两党为了实现自己的抗战主张,都发表了各自的抗战纲领,即洛川会议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以下简称《十大纲领》)和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抗战建国纲领》(以下简称《建国纲领》),二者相比,既有相同或相似之处,又有根本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