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无论在美学思想领域,还是在艺术(本文所用艺术一词,指广义的,包括文学和艺术在内的艺术范畴)创作领域,我们的艺术本质论,基本上是一种艺术反映论。但这种艺术反映论是否就能真实地揭示艺术的本质,似乎仍是个很值得研究与讨论的问题。深入进行这一研究与讨论,对于我们新形势下的美学理论的建树与艺术创作的发展,无疑都将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意义。按照这种艺术反映论,艺术的本质就是反映社会生活;亦即反映生活的真实,或日反映生活的本质。在这一点上,艺术与哲学等社会科学门类,并无二致。它们之间的区别,只是表现在…  相似文献   

2.
从反映论到审美反映论的发展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反映论是我国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通过描述新时期文学理论界对传统文学反映论的质疑和审美反映论的提出,着重分析了审美反映论的理论意义及其对新时期文学理论建设的贡献,认为:把审美范畴引入文学反映论是对文学反映理论的重要发展,丰富了对文学与现实之间关系的理解;同时也指出了审美反映论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3.
关于审美反映的拟人化问题张伟(复旦大学)卢卡契在晚年巨著《审美特性》中把马克思主义反映论运用于人的审美领域,提出了审美反映的拟人化思想,用以说明艺术把握现实的审美特性。卢卡契认为艺术本质上是人类自我意识的最高的最适当的表现形式,艺术通过塑造一个"世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些论者在认识的本质的讨论中,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提出质疑,认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被动的,忽视了主体的能动性;如果说有能动性,那也是分享着实践的能动性,因而能动性是从外部输入的;有的论者还说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为主体是没有结构的,等等.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论者批评反映论时往往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称之为“列宁的反映论”.这种提法,在理论界造成某些误解:其一,似乎在列宁之前,马克思恩格斯不曾把他们的认识论概括为反映论,不同意用反映来概括认识过程:其二,似乎列宁的反映论是违背马克思的思想的,有的甚至说列宁的反映论是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引申.上述种种看法,从根本上说,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基本原理及其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正> 一、从审美反映的单维认识走向多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用单维反映论的观点来观察、审视、评定艺术审美现象,将艺术界定为现实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将审美意识视为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并形成了以再现、模拟、复写为主的反映——摹写——认识的艺术模式。这种艺术观念和艺术模式以现行的哲学反映论作为自己的哲学基础,认为艺术的反映和一般的反映都是人对世界的认识形式,艺术反映同科学、哲学等其它反映方式的不同也仅在  相似文献   

6.
提起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这个问题,我们总是习惯于如下的表述: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从根本上说,这当然不错,因为没有生活也就不会有文学。但是,由于这一表述是建立在唯物论的反映论关于意识与存在的一般关系之上的,就这一意义来说,“反映”当是指认识、指科学而言,而文学在本质上却不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在关于认识本质问题的讨论中,有一些论者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提出批评或质疑,有人甚至提出用选择论、重构论、创造论、建构论取代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显然,这是由于不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范畴及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科学内涵,把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混同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因此,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范畴及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基本特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马克思主义反映范畴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是在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缺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一方面继承了旧唯物主义反映论坚持唯物主义的立场;另一方面又批判了旧唯物主  相似文献   

8.
科学认识的基本原则是客观性,这是列宁《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文中重要的思想。这是因为自然科学不是纯粹人为的作用手段,自然科学理论本质上是外部自然界的正确反映。那种认为列宁所阐述的反映论思想是机械的直观的反映论的观点是不能成立的,强调认识的主体性不能离开认识的客观性。在今天,我们必须坚持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原则和认识的客观性原则。  相似文献   

9.
一对文艺学体系的研究,要重新寻找一个逻辑起点由陈涌对刘再复的批评所引起的论争,只有在超出了论争的问题自身之后才真正具有理论价值和美学意义.也就是说,一个在我们看来未必有多少突破和新意的观点,竟然会在理论界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众目所瞩或众矢之的,不过说明了我们文学观念之亟待改革,已到了何等刻不容缓的程度.尽管陈涌愤激地批评刘再复对"反映论"的"背叛",但平心而论,刘再复又何尝越过反映论雷池之一步?他不过是强调了反映中的主体性而已.这种强调,无论怎样过分,都在本质上不可能超越反映论范畴.因为只要我们承认所谓"反映"不是物的反映(如镜象),而是人的反映,那么就无法  相似文献   

10.
艺术上的庸俗反映论的基本特征,是把艺术反映对象看作一种不需要艺术家具备相应审美反映能力的自在之物。因而在创作中,艺术家无须考虑生活现象与自身之间有没有内在适应性,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写入自己的作品。近年来,我们的文学在获得长足进展中,也伴随过某些偏差,诸如毫不顾及  相似文献   

11.
文学理论教材体系要从唯物论能动的反映论出发,以“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为基本思想,阐明文学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本质与其特殊的审美本质的统一,并具有物质化形态的基本属性;文学活动是有系统的整体,应从多层次、多角度构建理论体系;强调技巧功能和创造意识,具体突出文学的审美特质和艺术规律;重视文学与相关学科的联系,介绍科际整合的理论和方法,开拓视野;运用比较方法,加强中西文论比较,阐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发展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2.
张永清 《学术月刊》2022,(3):172-182+224
1990—1999年是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拓展与突破阶段。研究者对反映论与主体论、生产论、价值论之间的关系,文学的认识性与审美性的关系以及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等文学反映论基本问题作出了新理解;对文学反映论新理论命题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学理批判。王元骧于1993年开拓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实践偏向新理论路径。童庆炳于1999年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新论断即文学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文艺学的第一原理。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存在着三次较为显著的理论偏向:其中的“实践偏向”发生在拓展与突破阶段,其他两次分别是“确立与巩固期”的“认识偏向”,“恢复与反思”以及“发展与深化”阶段的“审美偏向”。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拓展与突破阶段还存在着对文学审美反映论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关系重视不够,以及对实践意涵以及实践与认识、审美三者关系的理解与把握还缺乏必要的理论自洽、系统化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认为正确理解文艺与现实的关系,对于发展和繁荣文艺创作,至为重要。它从追述“再现说”与“表现说”,深入探讨文学与现实的复杂关系,既肯定现实是文学创作的源泉,又剖析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联系与区别,认为应宽泛地了解文艺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并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反映论与实践论相统一的美学观点,去认识文艺作为人类的创造,它既是现实的反映,又是人的本质对象化的成果,是人类按照外在与内在的尺度,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的成果。我们必须依此来理解和阐释各种文艺创作现象,理解和阐释文艺既源于现实又可能高于现实的原理。  相似文献   

14.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范畴,艺术和审美是作为普遍意识之一种,其本质是对历史存在的真理性反映(认识),而不是对任何经验现象的非本体论的知性认知,更不是对历史实体的知性认知。 透视“反映”范畴在标举反映论的美学—艺术理论中的实际运用,展示给我们的并不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路线的全面胜利,而在相当程度上,充斥着科学认知论和科学主义认识论谵妄的理论迷雾,问题的界线不在于是否运用了反映论的术语,是否套用了反映论的一般理论构架,也不在于是否高举着反映论美学的基本命题,而在于实际上是否真正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这里存在的,首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同非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则分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文艺的本质特性问题 ,历来是文艺学中最根本、最核心的问题。当代文艺学的变革与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凝结和体现在对文艺本质特性的认识不断推进和深化上面。回顾新时期以前的传统文艺学 ,是站在哲学反映论的基点看待文艺现象 ,把文艺看成社会生活的反映或认识 ,是一种反映论或曰认识论的文艺本质观。新时期以来 ,当代文艺学在这个理论框架的范围内发生了一些变革 ,即由过去的运用哲学反映论原理阐释文艺现象 ,推进到深入探讨文艺反映现实的特殊规律及审美特性 ,是为“审美反映论” ,不少学者都是沿着这一路径向前探索推进的。应当说 ,从…  相似文献   

16.
《江西社会科学》2017,(7):86-90
20世纪50、60年代的美学大讨论中,朱光潜的一些美学观点遭到激烈的批判。这些观点包括:美学的哲学基础不仅仅是反映论,还要加上历史唯物主义;艺术和科学的区别不仅在反映现实的形式方面,而且在反映现实的内容方面;艺术的本质在于审美反映。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观点不仅是正确的,而且仍有鲜活的生命力,充分显示了朱光潜某些美学理论的原创性和前沿性。  相似文献   

17.
<正>庸俗的反映论和形而上学的方法论使我们对文学本质的认识陷入了这样一种困境:只从文学的内容中去挖掘文学的意识形态意义,结果导致了文学审美本质的丧失。 文学发展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通过不断前行的历史内容与文学形式的矛盾运动来变革文学形式的历史。文学之为文学,文学的审美性,不仅表现为写什么,而且表现为怎样写。因此,弄清文学形式的深厚内涵,把握文学形式的特性与功能,是揭示文学本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8.
<正> 建国以来,我国美学界对艺术本质研究的主导倾向,是把问题仅局限于认识论、反映论的范围来探讨,将其排除于心理学和伦理实践之外。《审美情感与艺术本质》(见《文史哲》)八一年第三期)一文,曾对此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并指出了将认识论、心理学、伦理学统一在一起,来解决艺术本质问题的途径。我认为,这切中了艺术本质研究的要害。因为艺术不仅认识、再现现实,而且还以情感、想像为特质,同时它还是一种客观的“第二自然”的创造,是人的意志目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文艺的本质问题,古往今来众说纷纭,观点各异.究其根源,研究方法的差异不能不说是一个重大的原因.以往那种或是把审美反映等同于一般的科学反映,或是把审美反映与科学反映割裂开来、对立起来,甚至用文艺的审美本性来否定其认识本性的观点和方法,都不符合文艺的实际情况.对文艺的研究,一方面要在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原则的指导下,运用审美反映的特殊方法来科学地把握文艺的本质.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文学艺术活动不但与人的认识活动相联系,同时也与人的实践活动相联系.而审美建构论,则主要是揭示以实践为基础的"实践--精神"的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或艺术存在的具体方式的本质内涵,侧重从文艺主体精神创造性的角度把握文学艺术的本质.文艺活动是一个多层面的整体结构,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是它的基础和核心,而艺术生产和艺术接受则是在审美反映的基础上,对艺术活动过程的具体展现.因此,对文艺这一整体结构的研究,在方法上也应该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即审美反映与建构的辩证统一和综合.  相似文献   

20.
詹艾斌 《天府新论》2009,(2):134-136
文学领域中对本质问题的关注受到了哲学上的本质论观念的影响和规范.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体论文学观对反映论文学观的批判存在着重大的理论缺陷,但从中也体现出二者在文学本质观念上的重大差异.文学是多本质性的.对文学性质所作的任何单一视角下的理论阐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局限.基于此,从文学活动中的主体和主体性问题入手对文学活动的一个方面的性质作出了简要的解说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