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池上楼是温州城的文化名地。早在1981年就被列为温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前些年,政府又出重资给予重修。新修缮后的池上楼,楼轩飞檐翘角,亭台楼阁,布置的精巧美观,引人入胜。谈起池上楼,必谈谢灵运。据说,此楼为南朝诗人谢灵运(385-433)任永嘉郡守时所造,原址在今鹿城区东公廨清末温州中学旧址(今温州实验中学内),后毁。谢公后世遂在积谷山下凿池(谢池),临池建楼(池上楼)以作纪念。清道光初,邑人张瑞溥辞官回归故里,在此购地,增筑"春草轩"、"怀谢楼"、"鹤舫"等,取名"如园"。谢灵运曾写《登池上楼》一诗,其中"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被后世引为千古佳句,后人遂称该楼为"池上楼"。  相似文献   

2.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在《谢氏家传》中被笼罩上“神助”的光环。但是,从谢灵运与谢惠连的交往、诗句出台的背景、创作传统以及谢灵运的写作习惯来看,其真实性确实要打很大的折扣。  相似文献   

3.
谢灵运与谢氏家族成员的交游对其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有重要影响。此前学界多聚焦于谢氏家族对谢灵运山水诗创作的影响,未足以认清谢灵运与谢氏家族之间的双向互动关系,即:在与谢氏家族成员的交往过程中,谢灵运的文学创作显示出从内容到文体及文学观念的突破。同时,谢灵运自觉地组织文学集团,活动领域由门庭扩大到山泽,成员上也打破了宗族子弟的界限,有效地促进了家族文学的开放性和变异性。  相似文献   

4.
<老子>"道生一"的"生一",一般都习惯理解为"道生了一"或"道生出一",即把"生一"看作是动宾关系.通过考证,应为"道生为一"的意思,"道生"与"一"表现为一种判断关系.  相似文献   

5.
"今"和"令"     
"今"和"令"相遇了。"今" 说:"都说我们相像,今天遇见了你,我发现我们确实有点像。" "令"说:"我比你多一点。" "今"说:"是呀,你比我多一点。但小马虎经常把我写成你:'今生'写成'令生','今朝'写成'令朝'。" "令"说:"是呀!那次我与'法'作伴(法令),被他写成了'法今',从人  相似文献   

6.
谢灵运的山水诗是谢氏家族清谈的书面体现,谢氏清谈特点主要体现在:一是把清谈的务虚之风与务实抒怀有机结合,二是在清谈中重视语言的辞彩,注意语言音韵的流畅谐美。在家风濡染下,谢灵运抛弃了纯粹的空谈析理,而是借助于山水形象媚道,从而导致富有理趣、注重辞彩的山水诗的涌现,无心插柳般地完成了中国诗歌史的转关任务。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位伟大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并不以理论著称,但他在诗学方面的成就与贡献却很大。他具有描山绘水以"娱情适性"的创作态度;在他的山水诗中营造了一种"生新幽奇"的艺术境界;谢灵运山水诗极力追求一种"尚巧似"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8.
"两课"教育是"三观"教育."三观"的形成贯穿于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因此,"两课"教育交往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还应体现在课外."两课"课外教育交往包括"两课"教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和学生工作队伍老师与学生的教育交往.为了更好地开展"两课"课外教育交往,必须在教学管理环节上进行适当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保证.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与日俱增的社会心理压力,学会正确地与人交往,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独立学院学生有其自身的特点,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与其他学院相比有其特殊性.因此,需要在把握这些特殊性的基础上.运用儒家"仁"学思想中"恭、宽、信、敏、惠"的交往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提出调适策略.  相似文献   

10.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谢公宿处今尚在”句。句中的“谢公”,一般的注释是指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他喜欢游山,任永嘉太守时游天姥山,曾在剡溪地方住宿,有他的诗句“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吟”作证(见谢灵运的《登临海峤诗》)。但查阅《晋书》、《南史》,并据越地传说,对此注释颇有异议:诗中的“谢公”是否就是独独指谢灵运呢?李白梦游天姥山的途径与谢灵运走的路是相同的。“尝自始宁南山伐木开径,直至临  相似文献   

11.
~~谢灵运、谢朓山水诗结构之比较@黄晓非$甘肃联合大学文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相似文献   

12.
"二谢"都是六朝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的山水诗受玄言诗的影响,基本上采用了"叙事-写景-说理"的三段式结构,单一而少变化;谢朓山水诗学习谢灵运,但又有所发展,谋篇布局更顺理成章,过渡自然,情景交融,表现出清新流丽的风格,在章法上讲究诗的起承转合,为律诗的成熟和定型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费密通过对程朱道统论的反思和批判 ,提出了他的“中实之道”传承的两条途径 :在帝王之间传承不息的称为“道统” ,在圣门师儒之间传授不断的称为“道脉”。道统是“中实之道”传承的主线 ,道脉是辅线。因此 ,在中实之道的传承上 ,费密表现出了“尊势”的思想特色  相似文献   

14.
庄子技术思想博大精深。在庄子哲学里,“道”是世界的最高本体,也是人所追求的最高价值。“道通为一”是庄子技术价值创造的本体论基础,“不开人之天,而开天之天”,“以天合天”是人工巧夺天工的要旨。庄子最早意识到技术的两重性,反对“以物易性”,是技术异化思想的先知先觉者。庄子奉行以“道”释“技”、假“技”求道、由技而道、“技进乎道”的基本立场,追求技术的艺术、审美和养生价值,认为技术价值的真谛不是功利,而是“体道”、“得道”和“成道”。  相似文献   

15.
朱鹤龄论诗的思想内容,要求诗"上之补裨风化,下之陶写性情",主张性情正;又倡导性情真:诗必须真实地表达思想感情,有感而发,有为而作。在此基础上,其卓有见识地强调人品正:只有高尚正直的人品,才能表达出正且真的性情。他论诗的艺术风格,提倡转益多师、风格多样化,主张兼容并蓄,博采众长。朱氏在诗学上识解宏通,许多观点与后来的诗论大家叶燮相通,发《原诗》理论的先声。其为艳体诗的论辩,与沈德潜、薛雪的保守落后比,进步观点尤为难能可贵。  相似文献   

16.
贺铸少年时代的思想近侠,踏上仕途后又变为出入佛道之间,最终选择寺庙作为自己终老之地,这些思想上的流变在其诗作中都有所体现。通过对贺铸诗作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对于贺铸一生的思想变化,做了一个较为细致地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17.
孟称舜戏曲深受汤显祖的影响 ,前期剧作和“传情”理论表现出对“至情”的赞颂和对封建礼教的批判。作为生活在明清易代时期的落魄文人 ,他又与那个时代和环境紧密相连 ,由于受到当时社会、思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传情理论和戏曲创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以“诚”为主体 ,他“情正”与“言道”结合的“言情”倾向 ,是他的特色 ,也是他的局限。  相似文献   

18.
谢灵运的创作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在谢灵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中,时时可见儒学思想的牵绊。在门阀世家出身的谢灵运身上可以看到传统文人的那种儒学人格,在其诗文作品中时时可见儒家的经文典故,而儒家的情性观、山水观更是支撑起了其诗文独特的审美意境。具备儒学人格的他精通儒家经典,诗文隶事用典和山水意象的选用也都浸透着儒学色彩,而儒学情性观和山水观更是与其诗文审美意境的建构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在浙江学派诸思想家中,叶适对程朱学派的批评是比较系统的。在道与物(器)的关系问题上,叶适的论述较薛季宣、陈亮等人详尽,认为道与器统一,而统一的基础不是道,而是物、事、器,即世界上存在的具体事物。当理学排斥见闻之知,专务内省的唯心主义认识论盛行之时,叶适提出了“内外交相成”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叶适还从儒家经典、道统及程朱学派理论渊源等一系列问题上对程朱学派进行了驳斥。  相似文献   

20.
<文心雕龙*诸子>篇一直不被龙学研究者所重视.刘勰通过对诸子学术的评述,比较系统地表达了他的子学思想,其核心是"以子离经"的思想,表现了他充分认识到子学所独有的学术价值、文学价值.这种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他认为子学与经学同样都有悠久的历史,提出了"经子异流"的论点,这大大超越了<汉书*艺文志>子学乃"六经之支流裔" 的观点,从而表达了他抬升、推崇子学的思想;二、刘勰的"以子离经"的思想,表现在他对诸子文学成就精辟而客观的评论上,指出了子学独有的文学性;三、<诸子>篇所谓的"道"的内涵,实是以儒家思想为根本,而兼容其他各家的.这是刘勰从两汉经学思想体系挣脱出来的结果,也是魏晋以来儒家一尊局面逐步被打破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