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顺 《老人世界》2011,(2):55-55
一个人能否健康长寿,是由生理、心理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人的生理变化可以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相反,人的心理活动也可形成相应的生理变化。所以说,不同的心理状态会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不同的生理反应。大量事实证明,不良的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和危害是极大的,弊导思维者最易造成自我伤害及自我折寿。  相似文献   

2.
<正>按照理想标准,人的寿命为80岁-120岁。为什么大部分人没有达到这个标准?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重视保健。中老年人要健康长寿,必须坚持做好保健的"四个一工程"。一种好心情人的情绪,也就是人的心理状态很重要。我国传统医学对于精神养生十分推崇,现代医学的研究也证实,  相似文献   

3.
项春 《老年世界》2008,(18):40-40
人进入老年后,身体各器官会逐渐衰老,心理和生理都会发生一系列变化,对环境常产生一种莫名的惆怅、空虚、失望和孤独感,进而出现情绪不佳、疾病不断发生等状况。怎样消除和减轻上述状况呢?一种十分有效的办法就是与花香结友。  相似文献   

4.
王莉 《职业》2012,(14):78
准备活动是指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运动前准备活动,目的就是让人克服神经机能惰性,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使体温升高,增强皮肤的血流量有利于散热,调节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5.
张美松 《职业》2013,(16):40-41
一周七天,职场人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是不同的,因此工作效率也不同。加拿大心理学家德比-莫斯考维茨曾对职场人一周的行为进行研究,他认为大部分职场人在每周七天中的工作效率和情绪变化是有周期性规律的,  相似文献   

6.
我认识的一位老同志前不久患了胆结石。我发现他逢人便说自己的病,那情景真有点像被狼叼走了孩子的祥林嫂。记得一位和尚说过:“人本无病病由心起。心病了,人才有病。”此话虽然有些绝对,但它说明一个人的心理状态对身体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过多地向别人说病,实际也是一种病态。这表明忧虑太重,思想上有负担。时时背着压力包袱,肯定对身心无益。因为,人的大脑机能乃至心理活动影响着内脏的生理功能。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人会出现不同的生理、生化反应。如情绪恶劣会严重地干扰人体各器官功能,引起新陈代谢、生理活动紊乱,免…  相似文献   

7.
老道 《女性大世界》2005,(7):140-143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无论是高兴或者悲伤,所有的情绪都会刻画在你的脸上或是心里。殊不知皮肤也会因为你对它的呵护不周而产生自己的情绪,而它所表现出来的有可能是粉刺丛生,也可能是暗淡无光,或是干燥缺水……要知道皮肤绝不是一个你肌肉骨骼的简单包装,而是身体、心理的一面镜子,皮肤情绪是亚健康危险到来前的警报,因此,当黯然失色的皮肤和与日俱增的皱纹令你束手无策时,你只有去真正了解身体究竟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才可能变得简单轻松。  相似文献   

8.
一项最新研究说,失去伴侣的老年人不仅会有感情上的伤痛,还常会因悲伤引发身体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照顾丧偶老人不仅需要注意心理安慰,也要警惕负面情绪引发的生理病变。  相似文献   

9.
长寿老人胡夫兰德在《人生延寿法》中强调:“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使人短命夭亡的就要算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因此当自己的情绪不好时,要认识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危害,有改变自己不良情绪的愿望与决心,重视和主动去调节它。争取达到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0.
心理养生将成为周世纪的健康主题.与之相应的心理治疗,也将成为继外科手术和发现抗生素之后的又一次医学革命。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活动和人体的生理功能之间有着内在联系。良好的情绪可以使生理处于最佳状态,反之则会降低或破坏某种功能,引发各种疾病。与人为善,有助于健康。美国耶鲁大学病理学家曾对7000多人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凡与人为善的人.几亡率明显要低。爱情也有助于健康。心理学家和医学家认为,爱情是双方思想感情上的和谐,是心理活动上的一种互相补充。两清够结的幸福欢乐使这种心理转为生理上的反应,从而使双方体…  相似文献   

11.
马荣辉 《现代交际》2014,(8):139-139
作为一种我国传统性民族体育,武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一个略显完整的体系。如若在小学开展武术教学,不但可以加速小学生从心理到身体的整体健康发展,还是弘扬继承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在小学武术初始教学过程中,除了要遵循普通教学原则外,还应按照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状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进而取得较好的成果。本文从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方面浅要介绍对于小学武术如何开始零起点教学。  相似文献   

12.
何冬  徐非同 《女性大世界》2004,(10):120-121
人的一生中免不了遭遇这样那样的打击,经受这样那样的痛苦,并因此而产生精神的抑郁。如郁闷情绪低落、悲观失望自卑、焦虑、恐惧……身体也会产生症状头痛背痛、失眠、肠胃不调等。 有些人在痛苦的泥潭中越陷越深,有些人却能够重新振作。那么,怎样才能够改变抑郁状态呢?其实很多不好的情绪及情感冲突是一种生理反映,用意识和理性是很难控制的,需要用身体行动去改变。比如用运动姿势调节神经系统的平衡,训练身体的控制力、协调能力;增加脑内吗啡——快乐素的含量,调整甲状腺、肾上腺素的平衡,以达到身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盛强 《当代老年》2009,(6):43-43
登上央视《百家讲坛》“揭秘红楼梦”的著名作家刘心武,曾在《我的心理保健》一文中介绍了他的“六套心理保健操”,对缓解负面情绪、保持心理平衡有一定效果,读者不妨一试。  相似文献   

14.
于辉勇 《职业》2008,(15):72
世界卫生组织曾给"健康"下过一个定义: "健康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全面状态."由此可见,一个人健康与否,不仅看他的身体是否有病患,还要看他的心理状况如何.调查资料显示,目前青少年中约有28%的人存在各种心理与行为障碍.技校生未能考取普高,在心理上普遍有一种自卑感,与同一年龄段的学生相比,他们往往会出现更多的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因此,切实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职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是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寨质的提高.其中特别把健康素质作为一个重要内容提出来.精神文明建设不应忽视人们的心理健康状态和水平.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对内部环境具有平静感,对外部环境能以社会认可的方式和标准适应.平静感指情绪比较稳定,适应就是懂得按社会规范、公德行事.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具体指明心理健康的标志是"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和谐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如果每个人都能达到这个标准,其精神文明程度是可以被认可的.  相似文献   

16.
今天,竞争激烈而节奏紧张的现实生活,正使人们感受到越来越大的心理压力,然而,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措施,却仍基本停留在花大把金钱买滋补身体的保健品上。殊不知心理缺乏保健,往往导致或加重生理疾病。心病需要心药医。心理健康需要被认识,需要人能正视自己。一位德国著名心理治疗大师说过:“那些自认为自己是心理健康的人不是真正的心理健康者,而心理健康者正是那些敢于面对心理问题的人。”有专家预言:今天中国人花在追求身体滋补品上的钱,明天将会有相当一部分被用到追求心理健康上去。  相似文献   

17.
《现代妇女》2007,(12):54-55
而今,相当一部分人的健康状况如果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针对健康概念的定义“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来评估,基本处于不尽如人意的边缘地带;工作、生活节奏的满负荷运转令人们身心疲惫,为了生计而打拼的生存压力让人们不堪重负,加之不尽科学合生活方式,身体反应不良、失眠、乏力、疲倦、气短、心悸等症状,心理情绪上的低落、萎靡、心烦、焦虑等特征,情感意识方面的冷漠、孤独、空虚、无助等表现,都使亚健康再次为我们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18.
《老年世界》2010,(24):43-43
一、正确对待老年人心理卫生 1.重视老年心理卫生。老年人不仅要重视生理卫生与健康,而且也要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都健康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健康。健康的心理状态会促进入的身体健康,不良的心理、情绪状态会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王恒 《职业》2012,(26):61
都说体育比赛是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既包括身体对抗,更暗藏心理交锋.现代体育心理学研究证明,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会随着身体运动的加强而逐步降低强度,激烈的情绪会在体能的消耗中逐渐减弱.许多发达国家已将体育运动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教学实践证明,体育运动对学生的情绪、意志、受挫能力等心理方面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湖德 《老年人》2010,(1):54-54
立冬之后,天气转寒,气候干燥,给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带来诸多不良影响,稍不注意,便易引起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因此,老年人要适应冬令气候特点,顺应自然,重视保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