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胡锦涛同志在今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要求各级干部“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这12个字,铿锵有力,言简意赅,进一步解读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深刻内涵,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阐释了一种新的权力观。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1月18日举行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他强调指出,“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监督,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兢兢业业、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这既是胡主席对全体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全国人民的郑重承诺。它应当成为全体人民公仆的座右铭。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人议上指出,新一届国家机构工作人员要“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干干净净,既是对新一届国家机构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是对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干部寄予的厚望。干干净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的宗旨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领导者》2008,(12):22-22
胡锦涛同志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号召各级党员干部“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空军装备部原政委高文廉,以“干干净净”走一生的感人事迹,对此作了生动诠释。 “干干净净为国家和人民工作”,是每个共产党人的为官之道,立身之本,真正做到,需要当事者有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勇气,有两袖清风、实事求是的坚持,有一心为党为民的人生追求。惟有如此,才能像高文廉这样,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思想干净,用权干净,做人干净。  相似文献   

5.
权力观就是“观权力”。是对权力的一种认识、一种想法、一种观念。“观权力”主要是要明确两个问题:一是要明确得到权力的途径,即权力来自何方?二是要明确运用权力的方式,即怎样运用手中的权力?在我们国家,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群众赋予了他们拥有的权力。这就决定了现代领导树立正确权力观的核心是必须树立非权力意识。这种非权力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6.
只听人唱“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 却没听人唱“你从哪里来,我的权力?” 没有人问,但有人答。 “作为一名干部,手中多多少少都有一点权力,或人权,或财权,或物权,等等”,费孝通先生说,“权力都是人民给予的,要把人民给予的权力,完完全全用在为人民谋利益上面,切不可用于为个人或小团体谋取私利。”  相似文献   

7.
权力,是每个“一把手”实施领导的必要条件,当权、掌权、用权,是“一把手”履行领导职责的现实要求。在我们党处于执政地位,“一把手”握有本地、本部门最高领导权的情况下,如何正确认识和运用手中的权力,是“一把手”必须认真研究和正确把握的重要课题。一、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马克思主义认为,权力不是私有物,它是人民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责任。各级“一把手”应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权力观,正确认识权力,对待权力,为人民牢牢掌好权、用好权,使我们的事业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要把权力置于党的领导之下。国际共运与…  相似文献   

8.
权力机制是权力运行的基本制度、规则和程序。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所以,权力的运行必须以民主为基本原则, 纳入法治化的轨道。但是,我国权力法治化存在的一些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特别是在政府权力方面,存在政府职能错位、公共权力异化、政府权力过于集中乃至无限等现象。所有这些,都是权力腐败产生的直接诱因。当前,按照十六大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结合起来”的基本要求,加速权力运行机制的改革,尽快实现权力机制的法治化,以防范和遏制消…  相似文献   

9.
河之洲     
十位新任省长的“就职宣言”云南省省长秦光荣: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官。湖南省省长周强:把群众生产生活需求作为政府工作的第一要务,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0.
吕楠 《领导之友》2011,(5):58-59
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与监督,必须着眼于规范权力运行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为此,必须完善制度,加强党内和政府机关内部的监督;拓宽路径,发挥人民群众和党外人士对中国共产党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苏志忠 《决策探索》2013,(24):46-46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因此,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权力监督制约的普遍性和有效性,才能杜绝滥用权力,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确保权力正确行使。  相似文献   

12.
张民省 《领导科学》2003,(23):46-47
大凡各级领导干部,手中都握有一定权力。行使得好能造福一方,否则就可能祸国殃民。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总把“为政以德”视为做官者的最高境界。这好与不好的标准,就是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是否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要达到这样的标准,在大力提倡政治文明的今天,就需要认真落实江泽民同志关于“以德治国”的思想。笔者以为,“以德治国”绝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号,而是要靠领导干部以高尚的权力道德来实现。所谓权力道德,是支配权力运作和行使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以及道德行为实践的总和。它既表现了社会对…  相似文献   

13.
资讯     
“民主监督,就其本质来说是要使广大人民群众保持一种健康的怀疑意识,严密监督权力机构和公职人员的一举一动,保证权力在正常范围和预定轨道运行,保证掌权者牢记公仆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省长习近平近日说,我们要牢记政府前面的“人民”两个字,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利益。谁用人民的权力来管、卡、压人民,为自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几年公共权力滥用之普遍、危害之严重,令人触目惊心。这逐渐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一切缺乏监督制约的公共权力,必定导致腐败。没有监督就没有民主。要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关键是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民主的经典涵义,是“人民的权力”或“多数人的统治”。但是,在现今的政治实践中,不管是在西方还是在我国,民主政治的关键,不在于也不可能使人民中的多数亲自掌握和使用公共权力。民主政治的关键在于,要确保掌握公共权力的少数人在权力运行的整个过程中受到全社会的监督,防止他们滥用权力和个人专断。如果掌握公共权力的少数人在滥用…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一位领导同志在与新提拔的领导干部进行任前谈话时说:"作为领导干部,不论从事什么工作,担任何种职务,都要对自己手中的权力有一种敬畏感;只有对手中的权力心存敬畏,才能干干净净为民工作."话虽朴素,却道出了领导干部对待权力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7.
正领导干部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人、人民利益的代表者,应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成为人民的勤务员。但有的领导干部私欲强、私心重,一心想的就是实现权力最大化,甚至借助追责排斥异己,打压竞争对手,强化个人权力,树立个人权威,使下属忠心于自己、臣服于自己,成为自己任意支配、随意使唤的“奴仆”,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那么,领导干部借助追责强化个人权力有哪些常用  相似文献   

18.
赵书茂 《领导科学》2003,(24):30-31
国人崇尚权力:过去崇尚皇权,现在崇尚行政权力。“官本位”可以说是崇尚权力的表现。有的人崇尚权力,追求权力,热衷于权力,可谓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有的人要官买官,有的人送官卖官,滥用权力;有的人追逐权力不成,或辞官下海,或考研读书,离开官场;有的人凭责任心干工作,运用权力为人民服务;有的人不甘心命运由他人掌握,升迁无望,便选择了腐败,以权谋私,走向毁灭。官场可谓丰富多彩。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来自于人民,中央多次强调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而解决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和使用权力。一心理学家把权力划…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腐败现象久反不绝,腐败者“前赴后继”,大案要案时有发生。在这里,行政权力过大已经成为腐败的策源地。所谓行政权力过大,是指一些单位和个人,不受约束地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谋取私利的工具,超越了行政权力运行的范围。相对说,权力虽有大小之分,但为人民利用权  相似文献   

20.
领袖的权力     
我们热切追求领导权,并试图拥有它和驾驭它。我们畏惧权力,然而又被权力刺激和挑逗着。我们认真地阅读着有关权力的书籍——办公室的权力、卧室里的权力和走廊里的权力。权力鉴赏家试图教导世人——什么是权力,如何得到权力,如何使用权力,如何“获得全面控制”,“使任何事情都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我们赋予权力一个新的定义:神通广大,凶猛无比。我们从一些伟人的助手身上,就可以窥到权力的一斑。正如塞缪尔·马特勒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