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宗教文化的介入,藏民族对色彩有独到的见解和运用习惯。本文试图从"色彩地理学"的角度,阐述自然环境和宗教文化两方面对藏民族色彩崇拜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及衍生的色彩文化。  相似文献   

2.
王鹏 《东方论坛》2008,(6):32-36
《希伯来圣经》是希伯来民族的文化经典,是犹太教的圣经,体现出了强烈的一神观思想。然而这种一神观念并非一开始就有,而是经历了自然崇拜、多神崇拜后,在迦南当地宗教观念及埃及一神思想的影响下,出于民族凝聚和生存的需要,逐渐发展成了世界上最早的系统性一神教。  相似文献   

3.
自然崇拜是各民族在历史上普遍经历且延续时间最长的宗教形式之一.契丹现实社会中的等级现象,决定了契丹人观念中的自然诸神体系也有尊卑上下的等级之别.在契丹的自然神统中,以天地最为尊贵,祭祀天地的礼仪十分隆重,其基本场所是木叶山,契丹木叶山祭天,相当于中原帝王的郊天大礼.天地以外,较为重要的契丹自然神是日神、黑山之神、辽河神、风神、火神、猎神等.由于契丹故地西辽河流域是传统的中原农耕文明和后起的草原游牧文明的重要策源地之一,文化上的承继和横向上的传播,使得契丹自然崇拜礼俗往往与中原传统礼俗相合.  相似文献   

4.
神话传说是人类文明的源泉,它的起源依赖着自然界中的具有神灵的万物。北美印第安神话中对自然神灵的敬仰,体现出他们的自然崇拜的信仰。而蒙古族的神话是蒙古族文学的样式之源,反映了对自然界的渴望与依恋,并表达了对自然世界赖以生存条件的需求。虽然北美印第安神话和蒙古族神话存在着地域性、历史性等差异,但可以通过深入论证两者相通的神话主题内容、相吻合的自然观与宗教意识的共核等方面,揭开他们"万物皆有神性"的自然崇拜观念的本质。从自然崇拜角度分析北美印第安神话和蒙古族神话,使它们都呈现出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以及不朽的文学价值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图腾是民族群体的象征,是一个族群区别于另一个族群的标志。图腾崇拜是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精神信仰与文化符号,通常以旗帜、族徽、服饰及纹身等为表现的载体。花瑶是一个迁徙民族,以盘瓠为祖先,同时认同中华民族共同的图腾——龙,在长期生活与迁徙过程中,花瑶与迁徙途中的各种文化交流融合,形成了多元的图腾崇拜。花瑶没有族徽、族旗与纹身,其服饰是图腾崇拜的最主要的载体,图腾崇拜对花瑶服饰艺术总体形态及花瑶挑花艺术有着非常重要影响,同时图腾崇拜禁忌在花瑶服饰中具有矛盾体现,充分体现了图腾崇拜的最终目的就是对现实生活与生命的崇拜。  相似文献   

6.
月神是古代两河流域自然神灵中的重要成员,月神崇拜是古代两河流域宗教历史中持久显著的文化现象;月神的神性、家谱、神庙、节日、祭礼、象征、神话和赞美诗等构成月神崇拜的完整系统,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古代自然崇拜发展充分和成熟的文化特征.古代两河流域月神崇拜的历史考察对揭示人类早期宗教自然崇拜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花瑶服饰的民俗文化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瑶得名于以精湛的手工技术而独树一帜的花瑶服饰,花瑶服饰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融汇了花瑶的历史、文化和性格,已经成为花瑶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标志,成为花瑶民族精神的象征。花瑶服饰中的挑花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2006年被录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论彝族的自然神与自然崇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彝族认为天有天神,地有地神,日有日神,月有月神,举凡山、川、雷电,都有神在主宰着,“万物有灵”是彝族自然崇拜的主要观点。自然崇拜是彝族原始宗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宗教与生态伦理有着密切联系,少数民族宗教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具有明显的生态保护功能.通过对贵州黔东南苗族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人造物崇拜诸现象的分析,发现其中蕴含着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等生态伦理思想.黔东南苗族宗教生态伦理对于丰富生态伦理思想体系,维护地区良好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岩画作为流传至今的人类最早最辉煌的艺术遗产,也是远古人类活动的真实记录.在我国岩画中,有很多有关原始宗教的题材,主要表现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生殖崇拜等方面的内容.中国岩画中所反映的原始宗教已大致具备某些人为宗教的特质和要素,既高于一般意义的原始宗教又不能纳入到人为宗教的范畴,是介于原始宗教和人为宗教之间的一种过渡形态,属于变异原始宗教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地域民族宗教的特色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对哈萨克族宗教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和研究。相比较而言,学术界对哈萨克族原始信仰包括对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原始信仰以及原始社会后期的萨满教的研究较为充分,也涉及了哈萨克族曾经信仰的佛教、祆教和基督教的研究。关于哈萨克族伊斯兰教信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伊斯兰教在哈萨克族中传播、发展及特点,伊斯兰教与哈萨克族文字、教育和法律诸方面的关系,哈萨克族伊斯兰教信仰现状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壮族服饰是壮族文化的活的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民间信仰内涵,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透过壮族服饰,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壮民族深层的文化心理及宗教信仰传统意识.  相似文献   

13.
论黎族服饰文化中的宗教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黎族服饰是黎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其绚丽多姿的服饰纹路中,从天上到人间、从花草到动物的图案几乎囊括在内。这些图案、花纹符号都有其特定的宗教意蕴,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原始信仰信息都可以在其服饰中去找寻。本文试图从黎族五支系的服饰图案特征入手,探讨黎族服饰图案中的宗教情怀和深藏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4.
昆仑文化与道教神仙信仰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道教中,山是神仙的居所,也是道士修炼的仙境。神仙信仰又与山岳崇拜紧紧相连。在中国山岳崇拜中,又以昆仑最为玄远和神秘。从某种意义上说,渊源于昆仑崇拜的昆仑文化是道教文化的根柢。  相似文献   

15.
鄂西土家族“跳丧舞“的文化解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跳丧舞"是土家族先民古老而奇特的丧葬习俗,是一种建构在图腾崇拜与祖先崇拜之间的文化心理的行为形式,它以其古朴的气息传达出原始群体强烈的生命意识。本文从宗教与哲学的角度对其产生背景、发展源流、表现形态加以分析,试图揭示出这种民俗事象背后的原始宗教特征与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考察湖北省鹤峰县三家台蒙古族村民间宗教文化的类型及特点,可以发现在该村部氏族人生活中各种信仰构成了一个围绕社区生活的完整体系,民间宗教文化已经深入到村民生活的脉落中,每个个体的成长都会受到这种氛围的熏陶。人一生的经历就交织在现实生活与对神灵的祭祀之中,生活与宗教信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二者不可分割。因而,这一信仰体系可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多元一体政治格局下的文化传播理论视角,比较考察了西南少数民族和中原虎文化的信仰实况,认为虎崇拜是氐羌族群普遍的信仰习俗,西南各族群有关人老死后化为虎的传说,反映出远古先民原始宗教信仰的灵魂观。并指出在中华虎文化的民俗信仰体系中,西南少数民族的虎崇拜具有地方化、民族化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句町是古代中国西南骆越民族建立的一个方国.句町国宗教信仰的人文生态包括农耕稻作生产与村落文化生态、氏族王权与英雄崇拜、"三边蛮夷"冲突碰撞与融合、汉文化的进入与文化中转站等.句町国宗教信仰的表现形态主要有巫信仰与鸡卜术、灵魂信仰与娅王花婆、祖先崇拜与布洛陀、乜六甲、国家--民族宗教雏形与麽教信仰、宗法性传统宗教与铜鼓墓葬等.研究句町国宗教信仰文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湖南白族本主信仰一方面秉承了云南白族本主信仰的传统,具有突出的原始宗教信仰诸表征及本质特点;另一方面,由于历经军事迁徙、辗转落户的特殊历史进程并受到与当地土家族、苗族散杂居的地理人文环境影响,致使湖南白族本主信仰的类型及特征与云南白族相比具有一定差异,打上了鲜明的历史地理及区域文化印记,兼收并蓄巫、释、道、儒诸文化,并与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信仰文化不断交融。  相似文献   

20.
麻扎朝拜主要指以获取麻扎庇护或以拜访为目的在"伟人之墓"(mazar)举行的礼拜、诵经、祈祷、祭祀等仪式活动。麻扎朝拜在维吾尔族中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特别是在农村朝拜麻扎已成为维吾尔族宗教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不可或缺的宗教活动。维吾尔族中大部分麻扎的职司功能上具有综合性,人们带着各种目的和祈求前来朝拜。但是还有不少麻扎具有某种专业职司,满足朝拜者不同的需要。研究麻扎的功能为出发点,可以看到,麻扎在维吾尔族的精神和物质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这种角色与民众文化行为发生的联系。经济、政治与社会的发展对麻扎功能及其有关仪式的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