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装备制造企业的自主创新是在特定竞争条件下的市场行为,受企业所在价值链和产业链的国际竞争影响.中国装备制造业较低的技术水平使其市场竞争能力弱而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作为全球价值链主导者,跨国公司所形成的垂直竞争挤压了本土装备制造企业的利润空问,强化其技术上的跟随性;跨国公司通过其主导的全球生产网络加剧了本土装备制造企业与价值链同一环节的其他企业间的横向竞争,制约了本土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动力.全球化竞争冲击了中国装备制造业整个封闭的产业链,造成来自产业链上游的高级生产要素和下游需求支撑的不足,约束了本土装备制造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竞争实力的提升,进一步限制了其自主创新的空间.在激烈的国际竞争背景下,突破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制约的着力点在于通过企业自身力量和外部推力,打破市场竞争能力弱和自主创新能力差之间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外资进入是否改变了中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贸易数据库在刻画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的动态演进基础上,探讨了外资进入对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的影响。研究表明:2000—2013年中国企业上游嵌入度不断提升但程度较小,下游嵌入度相对较大却持续下降,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整体为负但攀升态势明显;外资进入推动了企业上游环节的嵌入度,对下游环节嵌入度产生明显锁定效应,整体上外资进入的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效应表现出显著负向作用;一般贸易企业、外资企业、劳动密集型及低技术水平企业同行业外资进入的全球价值链地位负向效应明显;进一步的动态效应和影响机制分析发现,外资进入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表现出显著动态抑制作用,会通过融资约束效应对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产生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从而有利于缓解外资进入的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风险。  相似文献   

3.
国际制造业转移是当代经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国际制造业转移实质是跨国公司价值链“片段化”和空间重置的过程。这一过程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创造了条件。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本文提出嵌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并通过学习和创新沿价值链不断攀升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4.
华为与思科国际化路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应用价值链理论对华为与思科的国际化发展路径进行了分析,发现两家企业的价值链演进存在较大差异。华为主要以低成本战略和市场差异化战略打开国际市场,再逐步向创新差异化战略转移,使其从价值链的低谷走向两端,从下游逐渐向上游演进;而思科则从创新差异化战略到市场差异化战略完成从价值链上游向价值链下游逐步演进的过程。两种国际化路径对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都具有参考和借鉴作用,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国际化路径。  相似文献   

5.
航空制造业是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产业链长、产业关联度大等特点。文章对航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构成进行了明确,对其全球分布进行了归纳,进而构建了航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采用垂直分离化的生产组织模式,最后在对航空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利益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解释了处于不同国家的价值环节利益分配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创新。  相似文献   

6.
利用最新的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方法,测算分析了2000—2014年中国服务业的位置变化趋势,研究发现:从前向和后向联系来看,中国产业的复杂和完备性导致中国服务业总生产长度高于主要发达国家,全球价值链生产长度呈变长趋势,中国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不断深化,但是其价值链位置仍处于相对下游位置。后疫情时期的全球价值链重构呈现三大特点: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技术发展趋势;区域化和本土化的地理格局发展趋势;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趋势。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越来越重要,服务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成为未来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7.
国际制造业转移与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制造业转移是当代经济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国际制造业转移实质是跨国公司价值链"片段化"和空间重置的过程.这一过程为发展中国家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创造了条件.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本文提出嵌入跨国公司全球价值链,并通过学习和创新沿价值链不断攀升是中国企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8.
本文旨在探讨处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如何影响实体经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决策。为此,文章通过价值链上游度衡量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境外投资企业名录识别企业OFDI项目数,并利用负二项回归等计数模型评估两者的因果关系。估计结果显示,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对实体经济企业OFDI决策具有显著负向影响,企业价值链上游度越低(或越下游),OFDI倾向越高。区分OFDI类型的深入研究表明,这种负向关系主要体现在市场寻求型OFDI,效率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OFDI决策在总体上与企业价值链位置无显著关系。进一步考虑国内市场规模的影响后,文章发现,国内市场规模对这两类OFDI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该作用与价值链上游度负相关。由此可知,在国内市场规模大的行业,价值链下游企业开展效率寻求型和战略资产寻求型OFDI的倾向更强,反之,上游企业OFDI倾向更强。  相似文献   

9.
全球价值链不仅涉及生产和销售领域的合作,还由此衍生出基于全球范围内的污染再分配。以我国多个数据库为基础构建动态面板GMM模型,发现我国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与污染排放呈现出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即企业污染排放随着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的上升先增加后降低。同时,上游度和下游度与污染排放影响的模型显示,上游度与污染排放负相关,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当中的上游环节经济成分会产生减排效果;下游度与污染排放是正相关关系,表示企业在全球价值链当中的上游环节经济成分会增加污染排放。而多重中介效应模型说明,这种非线性倒U型关系的形成是企业上游参与度和下游参与度共同影响下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嵌入程度和地位两个维度分别考察了中国高技术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发现尽管中国高技术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明显提升但地位仍然较低,嵌入方式仍以加工贸易为主。利用按行业口径归集的中国高技术企业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固定效应回归分析发现中国高技术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其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此外,高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人力资本以及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的提高都有助于其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