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分耐人寻味的是,据说陈布雷侍从蒋介石,还是共产党人的所作所为。北伐战争后,李一氓与友人们拟物色一个具有正义感的才子作为蒋介石的“谋略”者,但作为蒋介石的秘书和幕僚、既要严谨,又要才华更要胆识。原先想到的是郭沫若,却偏偏郭沫若又是个浪漫主义才子;便自然而然地想到了陈布雷。于是就找到了当时  相似文献   

2.
蒋介石在建立政权后 ,由于其在国民党内的领袖地位并未牢固确立 ,高层机构也尚在草创中 ,为操控政权 ,契领外交进行 ,蒋介石在行权时 ,经常并不借助制度性渠道 ,表现在外交用人上 ,也经历了一个走“亲信路线”到设立“智库”,最后向幕僚制过渡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蒋介石“独裁”意图的体现 ,也反映了蒋为增进统治效能而在刷新行政、改进用人方式上所做的探索和努力。尤其是幕僚制的逐步形成 ,不仅标志了以蒋个人为“中心领袖”地位的最终确立 ,也为战时领袖集权下的外交决策和用人提供了某些制度上的保障。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跃升为国家最高权力中心,同时也是事实上的外交决策核心.设立于1938年初的军事委员会参事室,作为蒋介石的幕僚机构之一,积极参与战时外交活动,为国民政府在抗战需要下与美英法等各国的政治交往出谋划策,其研究、设计和建议对于外交政策均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肃顺至宪宣时期,浙东文职幕僚在高门背景及科第出身比例上均呈上升趋势,且仕途前景较好。得益于中唐社会变革尤其是藩镇辟署制的推行,浙东才吸引了大量优秀文士入幕。晚唐时期,浙东同受战乱影响,导致来自高门及有科第身份的文职幕僚较少,且仕途平淡。这时出现了以军功入仕的文职幕僚,正是唐末浙东走向军事化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幕僚是活跃于清代政治生活中的一个特殊阶层.道咸以降,清王朝在农民起义和外国侵略者的交相打击下,封建专制统治的壁垒被打破,中央集权日趋削弱.与此同时,以幕府和幕僚的空前发展为标志,地方督抚的权力日渐膨胀,幕僚开始介入地方政治事务的各个方面,在晚清内轻外重政治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建安七子生活后期或成为汉廷的忠实幕僚(孔融),或成为曹府的幕宾侍从(孔融之外的六人),生活处境相似,思想相通,创作风格也更加接近,形成相对鲜明的群体风格特色。主要表现为创作中的“幕僚侍从特色”,如奉命之作,幕僚色彩;谀媚之辞,侍从色彩;思想压抑,情绪烦闷;同题共咏,为文造情等。  相似文献   

7.
《陈诚日记》是新发现的研究民国史与当代台湾史的重要史料。通过《陈诚日记》中对蒋介石的评论,可以考察台湾时期他与蒋介石的关系。在国民党政权撤退台湾初期与1958—1961年间两个时间段,陈诚对蒋介石有过明显的不满,两人在一些问题上意见不合,甚至有过正面的冲突,这些史实使我们能够重新认识台湾时期陈诚与蒋介石的关系。以往的研究总强调蒋陈之间的“合作无间”,蒋介石扶植陈诚,陈诚服从蒋介石。而新的史料展示了历史复杂的一面:蒋介石与陈诚之间其实也曾经有过较尖锐的矛盾与冲突。  相似文献   

8.
访苏与反共──蒋介石1923年苏俄之行论析白冶钢台湾著名历史学家李敖曾经指出:“今天钦定的蒋介石的传记与论述,无一不把这独裁者描写成反共抗俄的先知先觉;钦定的蒋介石言论与全集.也无一不展示这独裁者反共抗俄的先知先觉面。””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蒋介石从...  相似文献   

9.
张伟 《21世纪》2010,(7):48-49
在追随蒋介石的众多显赫人物之中,陈立夫和陈果夫兄弟与蒋介石渊源颇深。陈氏兄弟的二叔陈其美与小他9岁的蒋介石是结拜兄弟,陈家的第二辈人习惯称蒋介石为“蒋三叔”。陈氏兄弟后来一道进入国民党权力中枢,掌握人事和组织,成为那个时期最有名的一对兄弟,素有“蒋家天下陈家党”的说法。然而,  相似文献   

10.
1927年2月份以来,蒋介石面临着国民党内空前的反蒋浪潮,而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扣留军费,不发往时在南昌的总司令部,使蒋介石倍感军费吃紧。在内忧外患的形势下,蒋介石祭出奇招,邀请宋子文的母亲倪桂珍和姐姐宋霭龄来九江庐山游玩。宋霭龄与蒋介石在九江秘密商谈,达成了蒋宋合作的初步意见。“九江密谈”成功地使蒋介石收到了宋子文...  相似文献   

11.
在国共两党关系史上,尤其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王世杰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人物。这一时期,他先后担任国民政府教育部长、军事委员会参事室主任、国民参政会秘书长及主席团主席、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外交专门委员会主任、中央设计局负责人、国民政府外交部长等重要职务,是蒋介石特别倚重的智囊,是蒋重要的高级幕僚和顾问。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王世杰作为国民党方面的主要谈判代表,经常对国民政府的内政外交建言献策,他多次提出政治解决的方案,寻求缓和国共冲突的办法。他参加了国共两党之间举行的主要谈判,并在谈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共产党与国民党交涉时往往以王世杰为主要对手,并把他作为谨慎合作的对象,其他民主党派也常常把王世杰视为国民党方面的主要谈判代表,向其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蒋介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政党理论与实践谢增寿1927年4月,蒋介石背叛革命后,重新确立了国民党的理论纲领,对国民党作了一些改造,到抗日战争时期,其政党理论进一步发展和完备。本文试就蒋介石在抗战时期的政党理论与实践作一简要论述。(一)、蒋介石认为,唯有中...  相似文献   

13.
新书推荐     
蒋介石与现代中国 (美)陶涵/著 林添贵/译 中信出版社 蒋介石的历史评价始终摆脱不掉“丢掉中国的人”。其专制性格,加上白色恐怖的印象,也似乎掩盖了他的复杂功过。然而蒋介石是唯一在中国大陆与台湾都曾掌权的政治领袖,终其一生不断参与具世界影响力的政治事件,且其时间长度近代少有人能及。蒋介石的一生牵动着现代中国的挣扎以及世...  相似文献   

14.
熊式辉从1926年追随蒋介石北伐以来,因忠诚、善于揣摩蒋介石心思而受到蒋介石的青睐,并逐渐得到重用.而江西剿匪的成功、两人有相同的政见共识等因素又使蒋熊二人的关系日益密切.蒋介石在内外事务上更加倚重熊式辉.但是,熊式辉毕竟不是蒋介石的嫡系,也与蒋没有息息相关的地缘之情,两人关系中埋有重大隐患.当东北接收失败后,蒋介石毅然选择牺牲熊式辉,让其承担失败的罪责.直至最终,熊式辉都未被蒋介石再次重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蒋介石1952年在台北阳明山庄的讲话——《土地国有的要义》,对他的土地思想进行一次初步的探讨。全文共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蒋介石的《土地国有的要义》一文,阐述了蒋介石的土地思想;第二部分分析比较蒋介石与孙中山的土地国有思想;第三部分就蒋介石在《土地国有的要义》一文中对中国共产党土改思想的评价作出分析,指出其评价中国共产党土改的不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1942年8月,蒋介石约见周恩来,提出想在西安约毛泽东一晤。经中共中央商议,决定由林彪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10月13日和12月14日,林彪同周恩来两次会见蒋介石,向蒋介石提出国共两党关系的四条意见。与此同时,国民党派郑延卓出访延安,会晤毛泽东。毛泽东认为中国应实行七分资本主义三分封建主义的民生主义。   相似文献   

17.
新书架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内容简介:本书基于《蒋介石日记》等原始档案文献资料,探讨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处于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中,蒋介石所主导的国民党政府在政治上进行危机应对的手段与方式。此种个人集权政治模式有其独特的运行模式与发展路径。系统研究"蒋介石与中国集权政治",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民政府之权力中枢,蒋介石在其处理与刘湘的关系中,并不乏国家意识与全局观念。以往解释所强调的"整人"、削弱异己,似不明显。然而,在整合川省过程中,蒋介石始终未取得刘湘之信任。究其原因,从蒋介石层面分析,实与其统治方式的诸多局限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从年龄看,太宗朝宰执集团的年轻化很明显,一大批科举出身的年轻官僚很快跻身执政。太宗早年幕僚充斥枢密院,朝廷政局为之一新,形成进士把持中书,太宗早年幕僚把持枢密的局面。从宰相至枢密院执政,年龄呈递减之势。然而,宰相中老臣为主,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直接承担起托孤重任。同时,宰执更换频繁,任职年限不长,皇权有所加强。  相似文献   

20.
蒋介石在执政之前即担心苏联觊觎新疆,执政之后便努力争取新疆归顺中央。1933年新疆“四一二”政变发生后,蒋介石希望趁机加强对新疆的控制,没能如愿。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之际,蒋介石计划通过签订盟约的方式来解决新疆问题,无果而终。不久,蒋介石利用苏联局势及其与新疆关系的变化来争取新疆归顺中央,终获成功。为了巩固新疆归顺中央的成果,蒋介石不仅在新疆迅速增强了中央势力,削弱了苏联势力,而且引入了美国势力,增强了英国势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