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朝鲜半岛是北太平洋最有战略价值的地区之一,也被称为世界三大火药桶之一,是诸多大国的地缘政治利益的交汇点,也是国际政治斗争的焦点,朝核问题是严重影响人类安全和区域性国际关系的问题,自然也是国际社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本文从朝核问题产生的背景入手,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美国对朝鲜的敌视政策和东北亚战略与朝鲜谋求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冲突引发的,朝核危机的实质就是朝鲜利用发展核武为筹码与美国博弈,希望彻底解除自己的安全困境。因此为了实现半岛无核化,应当帮助朝鲜重回六方会谈,发挥这个国际平台的作用,同时东北亚各国应当加强与朝鲜的经济贸易往来,帮助朝鲜发展国内经济,利用经济去影响朝鲜,使朝鲜成为负责任的国际社会成员。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最猛烈的碰撞点出现在朝鲜——一个从东亚延伸出来的半岛。1945年,朝鲜被沿着38度纬线分割开来。这一暂时的分割很快就得到巩固,变成了东西方之间的一条相互对恃的壁垒;美国在南朝鲜建立了一个以李承晚为首的右翼政府,而在北朝鲜,建立了一个由金日成领导的共产党国  相似文献   

3.
50多年前,一句歌词我们非常熟悉,为了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反映了中国和邻居朝鲜之间的亲密关系。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朝鲜突然成了我们脑海中最熟悉但又最陌生的国家。很多人对这个国家充满了好奇.对于中国商人来说鸭绿江又是他们要跨过的.最近就有一个人跨过了鸭绿江.成功签下一个百货大楼的承包合同.这个人就是温州商人曾昌飚.他因此被媒体比作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人”同时.300多温州供货商也将随他一同“东征”朝鲜。  相似文献   

4.
汤涌 《领导文萃》2013,(14):68-71
发型上效仿高级干部、主流画报和电影中的人物,在朝鲜是比较安全的行为,不过最安全的还是选择理发店推荐的国民发型一条英国《每日邮报》2月21日发表的、关于朝鲜政府指定发型的报道引起了外国读者的兴趣,平壤发来的照片显示,朝鲜的理发店里有18种女性发型和10种男性发型。  相似文献   

5.
朱伟一 《领导文萃》2009,(18):61-64
《最寒冷的冬天》(The Coldest Winter,Amateurs,2007)是关于朝鲜战争的一本新书,作者戴维·哈尔伯斯坦姆是美国的近代历史读物老牌作家,哈尔伯斯坦姆通过讲述美国参战者个人的故事来介绍朝鲜战争,其中夹叙了他自己的观点。他在书中披露了许多新史料,揭露了美军内部的黑暗、无能和腐败。朝鲜战争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以前不便说的事,现在可以说了。  相似文献   

6.
《领导文萃》2012,(16):33-37
张琏瑰:朝鲜绝对不会放弃核武器长期以来大家都认为朝鲜问题非常敏感,中国媒体很少对朝鲜的情况进行充分、全面的报道。很多情况不仅一般的老百姓不了解,甚至连一些知名学者也不甚清楚。此次朝鲜射星失败后,有的学者提出中国强大了,要对周边国家提供安全保障,向朝鲜提供核保护。我认为这是典型的传统宗藩思想在作祟。这种  相似文献   

7.
2002年10月,美国对外公布朝鲜承认其有核(浓缩铀)计划后,围绕如何处理朝鲜的核武器开发问题,朝鲜与美国之间的直接对抗不断升级。一方面,美国联合“朝鲜半岛能源开发机构”(KEDO)的其他成员,停止向朝鲜提供重油,并加大了对朝鲜在外交、经济和军事上的压力;另一方面,朝鲜宣布退出NPT,宣称已经拥有“核威慑力”,并完成对过去封存的8000根核燃料棒的后处理。不仅如此,美、朝两国之间甚至剑拔弩张、相互发出战争威胁,美国声言必要时有可能像对伊拉克一样,对朝鲜进行毁灭性的军事打击;而朝鲜也一再宣称它将把一切对朝制裁行为视为宣战,并警告说美国企图封锁朝鲜的行为可能引发“全面战争”。  相似文献   

8.
乔良 《领导文萃》2012,(5):57-61
最值得重视和尊重的对手比起巴顿、麦克阿瑟、艾森豪威尔这些常人耳熟能详的名字来,李奇微3个字并非如雷贯耳,但却是中国军人格外需要记住的名字,因为此公是朝鲜战争中,唯一给我军留下痛苦记忆的美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和朝鲜的双边经贸关系得到了快速发展。增长速度虽然很快,但我国和朝鲜的贸易投资总额比较低,朝鲜对于我国的经济依存度每年都在上升,中朝经济交往仍面临着许多的困难。依据我国和朝鲜所共同面临的经济形势,建立中朝经济自由贸易区即中朝边境次区域性FTA是一个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挑战意义的举措。  相似文献   

10.
《领导文萃》2009,(16):12-14
愤懑的朝鲜2009年7月4日一口气连发7枚导弹。美国对其国庆日收到的朝鲜“导弹贺礼”表现出无动于衷。朝鲜发这些导弹,真的是向搭载核弹头的大目标“默默前进”吗?作为一个国土不大、人口不多的国家.朝鲜核危机从1994年来闹了十几年了,至今越来越孤立,没得到任何好处.  相似文献   

11.
记:今年2月12日,朝鲜不顾各方反对进行了第三次地下核试验。3月7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2094号决议,决定对其实施制裁。之后朝鲜反应很激烈,宣布废除朝鲜停战协定。您认为造成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的根源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叶永烈 《领导文萃》2010,(17):137-139
<正>来到朝鲜,我见到朝鲜人的服装无非是黑、灰、蓝、白四色,其中以黑色居多。正值盛暑,穿黑色的衣服该有多热。朝鲜的军人颇多。陆军官兵一律绿色军服。他们的军服没有短  相似文献   

13.
目前,朝鲜正以独特的方式寻求结束与美国的敌对关系。当有证据显示朝鲜在购买用于提炼浓缩铀的设备时,美国就认为,朝鲜像伊拉克一样在制造核武器,它因违反诺言而要受到惩罚。然而,朝鲜不是伊拉克,它希望与美国改善关系,并表示准备以放弃核武器、导弹和其他武器计划作交换。朝鲜宣布的满足美国所有安全关切的立场值得通过谈判予以探讨,但布什政府对谈判不感兴趣。日本和韩国都避免直接与朝鲜对抗,并采取了进一步接触的政策,而布什政府和美国国会中强硬的单边主义分子却反对韩日与朝鲜接触。这把美国置于与盟友相对立的境地,削弱了韩日对美国…  相似文献   

14.
《领导文萃》2013,(7):32-36
被美国封为"邪恶轴心国"的朝鲜和伊朗,一举一动都牵动着西方的神经。关于朝鲜和伊朗军事合作的论调,近年来频繁出现在西方媒体上——如今的伊朗与朝鲜同样面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全方位制裁,相同的境遇促使这两个国家开始联手,以共同对付来自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威胁。那么,在西方眼里,朝鲜和伊朗究竟谁更危险呢?  相似文献   

15.
朝鲜的核武器与美国的警察角色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朝鲜核问题缘起从现在公布于世的资料看,人们无法知道朝鲜是从何时起决心研制核武器的。人们可以回忆起,金日成在世时曾于1980年、1986年和1991年先后三次主动提出朝鲜半岛无核化提议,朝鲜于1985年12月12日加入《核不扩散条约》,1992年1月20日同韩国签署《朝鲜半岛无核化共同宣言》。但这不说明问题。因为直到2003年4月下旬中、朝、美北京三方会谈时朝方代表非正式承认自己业已拥有核武器以前,朝鲜一直在声称其核计划完全是为了电力生产(如2003年1月10日朝鲜决定退出核不扩散条约时,其驻联合国代表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朝鲜目前不会发展核武…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与朝鲜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形成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主体思想。朝鲜主体思想既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脉相承,又有其独特地创造与发展,我们应辩证地看待朝鲜主体思想对"以人为本"的继承与发展,从中吸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随着苏联的解体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朝鲜失去了经济战略物资的主要供应来源,加之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对朝鲜的经济封锁,以及连续几年的自然灾害,朝鲜经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朝鲜经济从1990年起连续9年负增长,经济总量不断缩小。从1999年开始才有所好转,经济总量保持正增长,但近5年增长率仍不到3%,2003年经济规模仅为184亿美元,2004年经济增长率为6%。受经济不景气的影响,朝鲜对外贸易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萎缩,直到2000年,对外贸易才开始回暖。从2000年以来,朝鲜对外贸易额年均在20亿美元以上,2004年达到28.6亿美元。…  相似文献   

18.
苏嘉鹏 《领导文萃》2014,(13):34-36
<正>种种迹象表明:朝鲜和日本出于各自在东北亚打开外交僵局的共同动机,正在日益走近,而这其中的一个共同原因,便是中国因素。"不能透露详细内容,但(朝鲜)至少没有拒绝讨论的态度,这点可以告诉你。"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局局长伊原纯一这样回答日本记者关于被朝鲜绑架日本人质问题的提问。朝方谈判代表宋日昊也证实,对于朝鲜一直主张"已经解决"的绑架问题,没有拒绝与日方继续讨论。朝、日互有需求  相似文献   

19.
一位著名的军事统帅说:最能够表现一名将领天才的不是进攻,而是撤退;不是胜利,而是失败。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死而后生,方显出一位杰出指挥官的大智大勇。公元1894年,清政府派叶志超率军去朝鲜战场抗击日军,军中有一名  相似文献   

20.
现如今,在国际上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无疑是伊拉克的战事了。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不顾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反对,发动了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并发誓要把萨达姆赶下台。然而,就在对伊拉克大打出手的同时,美国在另一个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关的问题上则表现得出奇的“克制”,这就是所谓的朝核问题。事实上,按照美国的标准来看,伊拉克和朝鲜属于同一性质的问题,即所谓寻求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且,在2001年布什的国情咨文中,伊拉克和朝鲜同被列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