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8 毫秒
1.
偶然?必然?     
郑淑洁 《安家》2009,(Z1):109-109
<正>我们已经历了很多,《2008中国地产100大事件》,确切记录了2008中国地产的历程、奋斗、努力与纷扰,乃至无与伦比的转折……《2008中国地产100大言论》,每一句话都是一声时远时近的鼓点,不断击打着已被反复咀嚼的当下。原来夹杂着各种或复杂或深刻的思想与特定时间背景的语言交锋可以如此性感!《2008中国地产100大数字》,记录了地产业行至2008年所能呈现的数值,行业里的水分慢慢被挤出,然后,回归理性的发展。《2008北京地产100大品牌推动力行动》,记录了曾经在遭逢大灾之后的一个群体行动,也投射着地产人继续对企业品牌与责任的大气担当,对未来充满行动的期待,更闪现着逆境中互相温暖的光辉。即使这样——仍有很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正所谓,"不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没有成长中的经历,就没有转变的可能。我们期待着与地产界所有人士一起在未来的岁月中为这个行业的进步、为这个城市的进程、为这个社会的和谐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苏河丰 《职业》2016,(4):45-47
2014年12月6日晚上,央视《青年中国说》节目,一位被称为"科学小怪人"的人语惊四座:"宇宙中有一颗属于我的行星,它被命名为NO.25580xuelai,虽然,我1992年才来到地球,但是我已经开始着手改变这个星球的未来,因为我拥有强大的能量……"这让蒋方舟、韩雪等现场观众对眼前这位22岁的青春分享者充满好奇.  相似文献   

3.
像来自天籁、充满温馨的《吉祥三宝》刚一唱出,所有人都被深深地感染了。在这个祥和的除夕之夜,这首让人们感受到温馨家庭和谐、幸福、美满的《吉祥三宝》,成了春晚最动人的一首歌。  相似文献   

4.
《浮士德》是著名文学家歌德的代表作之一,是歌德耗费了大半生创作出来的。《浮士德》的创作原型是德国的民间传说"约翰·浮士德博士的故事",其创作背景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德国甚至整个欧洲。歌德笔下的浮士德对现状充满了不满,因此一生都致力于改变,对社会充满了探索,不断探索着生命的价值以及对自身人格的不断完善。本文主要对《浮士德》的创作背景、浮士德的人物形象作出研究,进而研究《浮士德》这本书如何体现浮士德的"追求",以更好地理解《浮士德》的中心思想以及歌德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2014,(1)
正在翻译家王智量的家中,墙上挂着一副刻有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头像的版画,上面写着一句充满哲理的话———"你想要幸福吗?先得学会受苦。"王智量一生命蹇时乖,但却遇到了不少好人。他在大学里学的是俄文,一生中翻译出像《叶甫盖尼·奥涅金》、《安娜·卡列尼娜》等不少俄罗斯文学名著,享誉中国和俄罗斯,而他人生的每一步,却充满了艰辛和磨难。  相似文献   

6.
来函照登     
圆子:我是一名热爱写作的青年,充满幻想和热情。几年来,我发表了不少稿件。这里面,除了我这个人的努力外,还凝聚着《现代妇女》的一份心血。在这里,我真诚感谢《现代妇女》给我的帮助和慰藉。多年来,我一直把她当成我的良师益友。她教会我怎样写作,教会我怎样工作和做人。那天,看完那篇《一位日本女子和她那没有"躯体"的爱情》,我被深深感染。它让我看到一个善良女人为爱而付出的种种艰辛。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健康、善良,本身就是一种幸福。1998年,我又订了全年的《现代妇女》,我愿和她携手走向未来。祝我最喜爱的圆子身体…  相似文献   

7.
论政治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兰克是《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中的一个次要角色,当人们把目光聚焦于特雷莎、萨宾娜以及托马斯之间复杂纠葛的性爱时,倒可能忽视了他。这个热血青年不甘忍受单调乏味的现实环境,怀着狂热的理想,参战越南支持红色高棉。昆德拉写他的文字,充满了调侃与讥讽。对这部小说来说,弗兰克的形象不算重要;但对昆德拉来说,他对弗兰克的批判却道出了他的心声:一个人的愚蠢与媚俗或许比邪恶还要糟糕。  相似文献   

8.
川端康成战后初期写下的《重逢》延续他一贯的优美与哀伤,因战火的缘故,文字中处处充满了战争带给人的创伤印记。《重逢》亦充满了对日本传统美的坚守,对两性情感细致入微的刻画,对和平的渴望,作者向我们描绘的不仅是一对情人在战后的重逢之景,也是对当时日本社会荒凉与贫困面貌的展现。川端康成一向善于描绘人物内心世界,对女性心态的把握尤为独到,《重逢》中的人物心理也是受到战争影响下的体现,从这个角度反观战争,我们会有更深刻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黄河 《伴侣(A版)》2007,(12):44-45
一个卫校毕业的打工妹与"人民文学奖"的距离,似乎遥不可及。但在前不久,相貌平平、一身朴素穿着如邻家小保姆的郑小琼,却与诸位知名作家一起登上了这个文坛权威大奖的领奖台。继而,她的《铁》《黄麻岭》《人行天桥》等诗作在网上广为传播,并以嘉宾身份出现在《鲁豫有约》节目中,一时间竟成了红遍大江南北的"诗坛超女"!  相似文献   

10.
正他是《家有儿女》中憨态可掬的"国民爸爸"夏东海,也是《人民的名义》里贪污腐败的刘新建,更是后者的总出品人、总制片人。在演艺工作中花样迭出、成绩斐然的高亚麟,在生活中也延续了这个风格,与小他11岁的太太时玮谱写了一曲妙趣横生的爱情乐章……不见兔子也撒鹰说起高亚麟,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家有儿女》中憨态可掬的"国民爸爸"夏东海。出演这个带着孩子的二婚爸爸时,他其实才30出头,还是一个单身汉。等到他终于解决了自己的终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法律及相关文件对内幕信息公开标准的规定充满了矛盾性与不确定性,给司法实践造成很大困难,笔者希望在新修订的《证券法》中,能够明确内幕信息公开标准,建立起内幕信息"形式公开结合实质公开"标准。  相似文献   

12.
正4月15日《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在北京举行首映式,首映式上首度公布了部分精彩片段。从播放的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来看,《舌尖2》借鉴了电影类型片的创作手法,有些桥段会让人联想到公路片,有些片段有武侠片的影子。当天的片花播放了上海"铲刀帮"运用"蓑衣刀法"实现"整鱼脱骨"的利落画而,让人对《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播放,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3.
引子细心的读者也许能记起2002年8月31日《武汉晚报》在"扶助行动"栏目中,以头版刊登两幅照片和一篇文章。文章讲述了武汉市75中读初一的王颖(女)突患一种"代谢性肌病"的怪症。她不能行走,不能自主呼吸,连吞咽都极其困难。江城著名的一家大医院也承认此病发病机理不明,难以医治。死神一步步地逼近这个年仅15岁的小姑娘。《武汉晚报》、《楚天金报》、《武汉晨报》先后以醒目标题报道了濒于死亡的小姑娘的  相似文献   

14.
唱片     
《花火》/深白色二人组/艾迴唱片/2007.12在10年的创作生涯里,深白色的歌曲是许多制作人用来放在专辑里的,其中就包括了刘若英的"一辈子的孤单";不哗众取宠,不矫揉造作,与主唱端好组成的这个"深白色二人组",一如他最爱的深白色一样,沉静安稳,缓慢而充满律动,温暖而诗意。  相似文献   

15.
正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子女与爸爸共处的时间极度缺乏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这也是亲子秀节目《爸爸去哪儿》《爸爸回来了》到热播剧《小爸爸》《两个爸爸》越来越受到热捧的原因之一,仿佛一夜间,都刮起了"爸爸风"。而前段时间,一组名为《爸爸说》的网络实景漫画更是火遍全国。漫画中,这个被网友誉称"机智牛爸"的父亲  相似文献   

16.
正19岁=青春无敌×无限可能19岁童真的眼里,对世界充满好奇19岁用所有的热忱,爱上生命19岁与世界一起转动的青春无敌。19岁张暄祺,完成首张作品《如果可能》张暄祺的19岁,可以是无邪的青春萌颜,也可以是爆发力十足的舞台精灵。19岁本来就是个充满青春能量与无限可能的年纪,张暄祺在经纪人的规划之下,开始打造属于她的19岁青春世界。张暄祺可以安静得像一只猫,躲在陌生环境下观察周围的人,也可以立刻活跃开朗,和大伙儿说说笑笑成为开心果。更让人钦佩的是可以和造型师连续斗嘴6小时都不会累,就像永远充满电力的电池般不会停止,甚至让工作人员余音缭绕好几天,都是她的欢笑声。张暄祺笑说:"有时候觉得自己很像谐星耶!但看到大家笑,我也很开心。"  相似文献   

17.
裸婚也许是少数年轻人对物质化社会观念的反抗,但拒绝裸婚,可能更反映时代对爱情的不信任?婚礼?房子?要不要?结婚在今天的中国城市,有太多太多的考虑,以致不考虑、不在乎这些条件的,成了一种特殊现象,流行用语叫它"裸婚"。不久前在大陆大红的电视剧《裸婚时代》让这个名词流传得更广,改编自当红畅销小说《裸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我们一定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宽广的世界眼光"。忧患意识是中国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价值理念和人文精神,是一种基于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的充满生存智慧的进取精神和探  相似文献   

19.
评选年度汉字,似乎成了每年年终的一个文化时尚。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等机构联合主办的年度汉语盘点已举办八届,今年又首登上星卫视,走入大众文化视野。不过评选结果,倒让人有点不以为然,"房"和"正能量"被评为2013年度"国内字词",而在网友中呼声较高的"霾"、"土豪"等词反而落选。相比较起来,新加坡《联合早报》的"字述一年","霾"以超过总选票三成的得票数登顶。用一个字反映一年,肯定不可能全面,但它应当是本年度最具焦点、最有年度特征的一个字。在未来,人们可通过这个字,来激活对这一年的记忆。用这个  相似文献   

20.
李志明 《社会学研究》2012,(4):221-240,246
伴随着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社会保险权的发展轨迹也愈加清晰:从德国《1881年帝国诏书》中面向劳工阶级的"书面性"权利,到美国1935年《社会保障法案》中"较为丰满"的法定权利,再到1942年《贝弗里奇报告》描画的国民普享式社会权利,并经受住了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新保守主义及其政策导向的考验",经历了从工业公民资格到社会公民资格的螺旋式演进。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保险制度呈现出的全民化、福利化和私营化趋向,已经、正在、未来必将继续影响社会保险权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