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母亲的新家     
父亲过世后,母亲一下老了许多,年近50的她看上去竟有60多岁。可惜当时我并不十分了解母亲的艰辛。两年后,有人给母亲介绍了个老伴,母亲在和他谈话时特意叫上我,说那人如何厚道,如何会体贴人云云,想让我从心理上接受他——我未来的继父,看样子母亲是动心了。她也许真的很想过一段被人体贴被人爱的生活。我心里却想,母亲改嫁的时候也就是我离家的时候。那年初夏,母亲终于去了她的另一个“家”。坐着一辆小车,母亲在一片冷清中出嫁了。在此前的那个晚上,我背上包袱毅然离开了家。不久,母亲给我打来一个电话,在电话中我不愠不火地跟她讲着,意思…  相似文献   

2.
改嫁     
我8岁上没有了父亲,第二年母亲执意要改嫁,她向男方提出的唯一条件是必须带上我。然而我认为母亲再嫁人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死活不肯跟母亲到继父家中。母亲没有法子,只好含泪把我托付给我的二叔二婶,自己一人到了继父家中。母亲改嫁后,常回来给我送新衣服和好吃的东西,可我不但不穿不吃,而且一见到母亲回来就躲起来不肯见她。二叔二婶家并不富裕,可供我上学读书却不遗余力,我很顺利地考进了大学。大学三年级时,我回家探亲,二叔告诉我:你母亲中风瘫在了床上,你得去看看。二叔往常没少催我去看母亲,总是说她有病,这回没准又是在哄我。我很冷漠…  相似文献   

3.
闻名吕梁的汉高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圪针湾,村里有一位年近八旬的女共产党员。就是这位老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人们学习的榜样。老人的名字叫秦拖则,在她还不到10岁时,父亲就身患重病去世了。全家的生活难乎维继。无奈,母亲只好把秦拖则送到邻村圪针湾当了童养媳。13年后,再嫁的母亲也去世了。当时,她的继父心想:"我是个继父,这个前家女儿能孝敬我吗?  相似文献   

4.
母亲准备的馒头不能每顿都吃,母亲准备的毯子也不会每晚都盖,但是,在母亲心里,哪怕只是让你饱上一顿,哪怕只是让你暖上一秒,那也是她的幸福。所以,母亲要给你的背包里塞东西时,无论是什么,都背上。 只有背上,母亲才会安心。  相似文献   

5.
沈黎明 《新天地》2017,(8):24-25
辽宁省庄河市青堆镇三合村有百十户人家,是由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民多以种地为主业,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民风淳朴,朴实勤劳,村里生活着多位高龄老人.农家妇女孙凤波十几年如一日,悉心照料年迈的公爹,当地人都称赞她是好儿媳. 继父是这个家的恩人 64岁的孙凤波个头不高,瘦削精干,长期劳作的手粗糙裂纹,脸上刻印着岁月的风刀霜剑.原以为长年照顾年迈体衰的公爹,会让当儿媳妇的农村大嫂变得脾气急躁或愁容满面,没想到,孙凤波展现给我们的却是一张灿烂的笑脸,她言语不多,话语朴实,对于周围人的夸奖之辞只是羞赧地笑着说:"真没有什么出奇,平平常常,都是俺们应该做的."  相似文献   

6.
亲亲继父     
《北方人》2006,(2)
继父是在我5岁那年出现在我视线里的。那时,我父亲去世已经半年,年老的奶奶、年幼的我和体弱的母亲都需要一个壮硕的肩膀来依靠。可就在母亲和继父确定婚期没几天,被查出患有子宫肌  相似文献   

7.
骁勇 《山西老年》2008,(12):65-65
奥巴马1961年8月4日出生在美国夏威夷檀香山,父亲是来自肯尼亚的留学生,母亲是堪萨斯州白人。两人在就读夏威夷大学期间相识。由于父亲此后前往哈佛大学求学,奥巴马从小由母亲抚养。奥巴马两岁多时,父母婚姻破裂。6岁时,奥巴马随母亲和继父前往印度尼西亚生活。  相似文献   

8.
小妹不是我的亲小妹。 她是继父的女儿,母亲带我改嫁到许家的时候,小妹就在了,她比我小十天,我记得自己很紧张,一直牵着母亲的手,那年我九岁,小妹倚在门上甜蜜地叫我,哥。  相似文献   

9.
阳夏 《新天地》2017,(1):28-29
面对校园欺凌,为他出头 瞿佳出生于1956年,是江西省修水县矿产资源局一名普通司机.6岁那年,父母因性格不合离异.11岁那年,母亲改嫁,瞿佳跟随母亲和继父瞿信银一起生活,他对从未见过面的继父有一种恐惧和陌生感. 让瞿佳没想到的是,继父第一次见他,就怜爱地摸着他的头,从兜里掏出两粒糖块,笑着塞给他.在那个困难年代,能吃块糖也是不容易的事情.继父的和蔼给了瞿佳很好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希罗出生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市的一个贫困家庭。她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希罗14岁那年,继父带着一个比她大两岁的男孩走进了她的家。继父是个酒鬼,每当喝了酒之后,就会打希罗。那个大她两岁的男孩子成了家里的宝贝,家里所有好吃的,如果他不允许,希罗是一丁点儿也吃不到的。更可气的是,他经常在家里惹祸,然后把罪名全都加到无辜的希罗头上。在家里希罗受尽了欺负,在学校里,也常有同学欺负她。  相似文献   

11.
新闻背景:今年21岁的女孩王明明出生在黑龙江省穆棱市八面通镇靠河村,她8岁时,聋哑母亲与同样聋哑的继父组成了新的家庭,全家住在亲戚帮着修建的泥草房里,生活朝不保夕。出生在特殊家庭,小明明非常要强,  相似文献   

12.
继父节     
每当母亲节或父亲节的时候,都会使我想到我们国家还缺少一个节日——继父节。如果任何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节日,那么继父节应该是那些用他们的爱心和谨慎,在一个重建家庭里建立起自己位置的勇敢心灵的节日。这就是我们家里为什么会有一个我们称之为“鲍伯的节日”的原因。这是我们自己的继父节的版本,是根据继父鲍伯的名字命名的。下面是我们的继父节的由来。那时鲍伯刚进入我们的家庭。“你知道,如果你做了伤害我母亲的事情,我会让你住到医院。”正在上大学的男孩说,他比他继父要魁梧得多。“我会记住的。”鲍伯说。“你不要告诉我我该怎…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父母在我出生前便收养了哥哥,我出生后不久,父亲便去世了。于是继父来到了我们家。继父的到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富裕了。母亲和继父一起供我哥上初中,上重点高中,后来他结婚、生子。1997年上半年,父母用两人多年来的积蓄5万多元为哥盖了套新房。可谁知房盖好之后,哥便变了一个样。母亲生病,哥也不给治。哥还经常骂继父,甚至有一次,他与继父闹矛盾,将继父打得头破血流。于是,父母决定通过法律来寻求保护,想和哥解除收养关系。父母为哥盖的房子的房产证上写的是继父的名字,如果他们和哥解除收养关系,这套房子该归谁所有?读者李炎李炎…  相似文献   

14.
我出生在黑龙江省肇源县。在我两岁那年,父亲就被日军杀害了,母亲焦淑清为了躲避日军的追杀,带着我改嫁到肇东,我随着继父姓张。14岁时,一天我放学回家,碰见母亲正流着泪摩挲一副纸鞋样子。在我的追问下,母亲告诉我:这副鞋样  相似文献   

15.
郭兰英和由她所带领的演出小分队从攀枝花匆匆返回北京后,随着夏衍、田汉等一批文艺界老领导、老专家被点名批判,歌剧舞剧院的空气越来越紧张。一些人利用进一步落实毛主席对文艺界“两个批示”的机会,把矛头指向郭兰英。他们指责郭兰英是旧戏子,是帝王将相的孝子贤孙,指责她认真地演《窦娥冤》是为被镇压的反革命分子鸣冤叫屈。批判会接连不断,有时白天批不完,晚上接着批。从1946年在张家口跟着兰英参加革命,到解放后进了北京,兰英的母亲一直和她生活在一起。兰英母亲年纪大了,几次提出想回老家,都被兰英劝阻。近来,剧院里的火药味越来越浓…  相似文献   

16.
我还在读小学时,亲生父亲就在一场车祸中遇难。我痛心地以为,父亲走了,从此世界上不会再有一个男人像父亲一样爱我。而继父的出现,消除了我心底的隐忧。一个冷冷的冬日,母亲带着我走进继父的家。我至今还  相似文献   

17.
正比尔·盖茨的母亲说过一句话:"两个民族的竞争说穿了是两位母亲的竞争。"我认同这句话,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既有先天植入,也有后天渗透,可以说是贯穿孩子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我母亲刘效坤祖籍浙江绍兴,她的父亲是北京知名中医刘润甫。我母亲个性突出,我小时候睡前她给我讲故事,那故事是她原创的,就一个故事,给我讲了几年。故事  相似文献   

18.
写作指导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惊惶伤心时她会为你梳理好零乱的思绪;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瑟瑟发抖时她会呵护你安然入梦;母亲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干渴痛苦时她会让生命的甘露在你心中蔓延。古往今来,母亲被视为仁慈、坚忍、博爱的化身。写作时,同学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描绘母亲:一、拓宽视野延伸母爱。同学们不仅可以写自己的母亲,也可以将我们赖以生存的黄河、地球或是家乡作为写作对象;二、缩小范围细诉真情。泛泛而谈是写不出真情的,最好抓住一声问候、一次误会或者一件小事切入,通过生动细腻的情节,自然地回忆与妈妈之间发生的或爱…  相似文献   

19.
手心手背     
吴春富 《老友》2011,(5):43-43
"你们都是我身上的肉,我手心、手背都是肉。"这是母亲常挂在嘴边的话。她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坦诚,但妻子听完往往会嘴巴一撇。因她觉得母亲的言语与实际行为不相符,母亲对哥嫂明显更偏爱。  相似文献   

20.
其实,照老家的称谓习惯,她活着时,我直叫她姥姥。 这些年,母亲每隔三年两载便会回山东探望姥姥一次。她从老家回来,便絮叨着说,还能和你姥姥再见三次,下一次便是,还能和你姥姥再见两次。最近这一次是前年,她回来不如以前乐观.说,你姥姥都过了八十七了,最多还能再见她一次,撑不了几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