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近几年来,工商部门虽然加大了查处无照经营行为的力度,但无照经营行为仍是屡禁不止. 一、无照经营行为存在的原因 (一)前置审批手续不好办 1.环保许可证:一些企业由于规模小、生产工艺简单,所以环保部门不办理环保许可证.企业为了规避法律,把生产型公司办成销售型公司,这也是典型的无照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2.
王俊杰 《决策探索》2009,(22):49-49
无照经营是指未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核准登记,领取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一种行为,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笔者就整治无照经营行为的难点及对策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滑县是豫北的农业大县,由于历史原因,致使部分偏远农村以及城乡结合部无照经营现象严重。近年来,滑县工商局把查处取缔无照经营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工作,层层明确责任,实行巡查与互查相结合,共查处无照经营行为5436件,取缔1530户,疏导办照3906户,无照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深受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4.
滑县是豫北的农业大县,由于历史原因,致使部分偏远农村以及城乡结合部无照经营现象严重.近年来,滑县工商局把查处取缔无照经营作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工作,层层明确责任,实行巡查与互查相结合,共查处无照经营行为5436件,取缔1530户,疏导办照3906户,无照经营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深受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5.
在可持续发展理论、利他行为理论和企业环境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企业环保导向、环保策略(行为)与企业绩效关系模型;运用层次回归分析法,检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内304家食品企业在嵌入"两型社会"的利他环保观念和环保行为后,对企业绩效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利己环保导向和利他环保导向并不矛盾,可以并存,且对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嵌入利他性的环保导向后,企业利己环保导向对企业绩效影响减弱;虽然企业环保行为仍然偏好产后污染治理("管末"策略),但利他环保导向却显著促进了企业基于环保的组织和战略创新("管前"策略)以及经营过程的环保策略("管中"策略)转变,并显著正向影响企业绩效。  相似文献   

6.
查处无照经营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最基本的一项职责,也是工商部门查处违法行为中最常见的一种违法行为。无照经营是依据在经营中未经登记来认定的。在市场经济中,经营活动成千上万种,法律不能也不可能一一对经营  相似文献   

7.
重要参考     
《经营管理者》2007,(2):48-49
物价继续低位良性增长;企业环保信息纳入信用数据库;41种货物实行出口许可证管理;央企负责人考核有新规;中国资本市场将长足进步  相似文献   

8.
日前,安徽铜陵市公布了《铜陵工业企业环境行为评价管理暂行办法》,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根据这个暂行办法,铜陵市拟用新标准评价企业的环境保护行为,用颜色标注企业环保行为的优劣程度。今后企业的环保“颜色”若不同,其各项待遇也将不同。铜陵市拟把企业环保行为的优劣程度分为很好、好、一般、差、很差5个等级,用绿色、蓝色、黄色、红色、黑色标示。对获得绿色等级的企业将采取激励措施,比如,对连续两年获绿色等级企业,优先安排环保专项资金项目、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循环经济试点项目等,参加各类评先评优活动可免除核查或简化审批手续…  相似文献   

9.
公司政治行为是指企业试图影响政府政策使之做出对企业有利的决策的行为。其研究起源于西方,近十几年来,公司政治行为已经成为我国学术界十分重视的课题,但由于公司政治行为理论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不同学科,因此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本文尝试着对中国学术界相关企业政治行为的研究和动态进行系统性总结,为企业管理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同时希望引起我国学术界对于这一理论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环境规制的治理作用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但有关企业环保处罚的行业内溢出效应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以2010年—2020年中国上市公司环保处罚事件为样本,考察竞争对手环保处罚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竞争对手受到环保处罚时,公司会增加自身的绿色创新数量,并提高绿色创新质量.2)影响机制主要包括:处罚事件的震慑作用、公司与对手之间的市场竞争以及公司所在地的公众环保关注.3)当公司所在城市的污染水平较低、属于国有企业、媒体曝光度较高时,这种影响更为显著.4)进一步研究发现,当竞争对手受到环保处罚时,公司也会增加本公司的环保投资金额,且自身未来发生环保违规的可能性降低.本文从竞争对手环保处罚的溢出效应这一新视角丰富了有关企业溢出效应的研究,也为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研究补充了新的科学证据,同时对于政府部门更好地监管与治理企业环保问题也提供了重要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1.
查处无照经营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最基本的一项职责,也是工商部门查处违法行为中最常见的一种违法行为.无照经营是依据在经营中未经登记来认定的.在市场经济中,经营活动成千上万种,法律不能也不可能--对经营活动作出登记、不登记的规定.这使我们在日常管理中对何种经营活动是依法应该进行登记这个问题产生困惑.  相似文献   

12.
无照经营是一种严重扰乱社会经济秩序.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正常的生活造成影响.损害国家利益.造成不公平竞争的一种违法行为。这种违法行为,看起来查处容易,但实际要根治起来却相当困难,如果不多管齐下,综合治理,难以凑效。查处取缔无照经营,不仅是执法部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当前监管执法的一大风险点。  相似文献   

13.
<正> 化机厂是四川省泸州天然气化学工业公司的直属厂,现有职工700余人,持有国家颁发的压力容器设计、制造、修理、安装许可证。前些年,该厂依靠公司吃大锅饭,只负责公司内的设备维修,设备制作,设备检修任务。没有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认为有靠山不会挨饿。自从企业实行经济体制改革,落实经济责任承包制,化机厂作为独立的经营承包机构,使企业的机制从传统的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进一步向市场竞争型转变,企业要自谋  相似文献   

14.
丽江:失败的“以钱补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琼 《决策探索》2008,(17):55-57
当前,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村民关注环保的核心仍在于索赔,一旦赔偿到位,即可继续接受污染。这是一种较常见的维权方式,是一种低层次的环保意识。 真正的环保行为不以争取经济利益为诉求,而是让企业停止污染与侵害。否则,“以钱补污”的模式将不断拖延治污进程,最终受害者仍是民众。  相似文献   

15.
<正> 国家技术监督局、财政部最近制订了查处无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规定,主要内容有: 一、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全国工业产品许可证办公室负责审核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名单统一登报,并公布、发证。 二、自发证结束之日起,企业未取得许可证的产品,均属无证产品。  相似文献   

16.
蒋涛  刘梦宁 《管理评论》2022,34(2):241-255
本文研究中国经济市场化进程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上市公司高管薪酬考核政策更加偏重利润指标;与社会责任相关的非财务指标考核没有加强。事后的经济后果的验证发现,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上市公司经理人与会计利润相关的薪酬业绩敏感性更高,而相关的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并没有提升。通过宏观经济制度与微观的企业行为研究,说明市场化进程的确能够提升公司治理能力,但是不能促使企业承担更多安全生产、环保方面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7.
生产许可证制度是政府依法对产品质量实行强制管理的一项有效措施。企业必须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申请,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现针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过程中的申诉管理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高颖 《决策探索》2009,(10):14-14
郑州郑起起重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位于河南省省会郑州,是一颗崛起于中原大地的璀璨明珠。公司始建于1958年,注册商标“郑起”牌,是国家机械工业局定点生产起重机的重点企业,中国起重机行业协会理事厂家,1988年国家首批起重机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单位,国家桥式起重机协会会员单位。产品行销全国,出口海外,  相似文献   

19.
盈余管理不仅仅是会计行为,也是一种管理行为,要想控制盈余管理就必须从根源上抓起。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规范公司所有利益相关者之间权、责、利关系的一种制度安排。本文首先剖析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及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然后以辽宁省17家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最后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肖之涓 《经营管理者》2013,(16):159-159
<正>一、引言火电环保施工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日益提高,所承担的工程项目都是是高技术的火电厂中的脱硫、脱硝等工程,所有的设备集中了最先进的技术,而环保施工企业能否拥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由于管理岗位的人员相对与工人岗位来说,变动频繁多,工作业绩突出的很快可以提升,别的公司条件优越,可能会辞职跳槽。因此,如何及时合理地配置企业的管理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优势,是我们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