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作为现代散文难得的珍品<不算情书>,浸透了作者最真、最纯、最浓烈的情与爱,身体的言说将女性情爱的执着专一,炽热忘我,深厚宽广,精妙幽微,曲尽其致,是女性用爱演绎了自己情感的无穷丰富,用身体铸就了爱的华章.这样的书写引领两性尤其是男性思考女性情爱的丰富博大,从而为建构未来自由、平等、人文的新型男女关系作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在塑造女性美的作家中,巴金是个具有独特成就的作家.从《激流三部曲》到《寒夜》,他为我们塑造了众多的新女性的群象.笔者在这里,仅对《寒夜》里的知识女性形象的艺术美,作一些探讨,以求教于读者.如果说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塑造的新女性琴,是他将中国知识女性传统的美和时代的美融为一体,使她以自己的斗争,和青春的活力,从黑夜走向了光明.为新女性的个性解放,唱出了一曲动人心弦的赞歌,那么他在《寒夜》里,则是以深沉而热情的笔致,描写了新女性曾树生追求个性解放的坎坷遭际,唱出了一曲悲哀凄切的挽歌.从美学价值来说,曾树生是巴金塑造的青年女性群象中,最具有独特美的女性形象.她标志着巴金的创作,在探索女性美的艺术领域中,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女曲家活跃在元、明、清三代,她们中的大部分从事曲的创作,小部分从事曲作批评活动。同她们丰富的创作实践一样,女曲家们的批评实践也洋洋大观———其批评的重点在于女性创作的散曲、剧曲和男性曲家表现女性生活和心态的作品。中国古代女性曲评家的批评实践风格细腻,有女性独到的视角和见解,是古代文学批评史和妇女文学批评史、女性曲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自任中敏先生提出“带过曲”概念以来,曲学界大多着眼于元代而对带过曲的成因作了广泛的研究。本文试从元明清三代的通观视角,对带过曲的成因与特征作进一步的探讨。带过曲的构成有五个条件,其中最紧要的是“曲调间衔接紧密美听、起收圆满”,否则,所产生的带过曲都不可能有生命力。纵观元明清三代之带过曲,明代才是带过曲的创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D·H·劳伦斯《儿子与情人》中有三位主要女性,莫莱尔夫人——保罗的母亲、米丽安——他的第一个情人以及克拉拉——他的第二个情人。所有三个女性都成为这个男权中心社会的受害者和男权主义者保罗走向成功的踏脚石。尝试回避对《儿子与情人》的常规性文学评论,从女性主义视角来仔细剖析书中的三位悲剧女性,希望借一曲女性的悲歌,加深对劳伦斯作品思想和内涵的更深理解。  相似文献   

6.
萧红是一位女性意识很强的作家,在她的小说中,她始终未忘却女性关怀,从女性的命运、女性的生育、女性的爱情三个层面展示了女性的悲剧生态,唱出了一曲女性挣扎在生存与毁灭之间的凄婉歌谣,以近乎痛恨而无奈的笔调揭示了男性世界的无情与自私的同时,揭示了造成女性生存困境的更深层的原因就是男尊女卑的社会关系以及封建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7.
《金山》是海外华人作家张翎的巅峰之作,对《金山》的研究当下研究者大多集中于小说的家族叙事、华人苦难、碉楼意象的探讨。本文独辟新径,将研究视野投注于《金山》小说中的印第安元素。笔者通过解读小说中的诸多印第安元素,尤其是印第安女子与白种/黄种男子的爱情,认为小说《金山》潜意识中关照和反思了后殖民文化语境下与外种族男性恋爱生子的印第安女性的生存境遇。面对她们何去何从的困惑,张翎悲唱了一曲印第安传统文化失落、印第安女性被迫流放的挽歌。  相似文献   

8.
庐隐是描写恋爱的专家,也是书写女性情感悲剧的先驱者。她以独特的生命体验,细腻、委婉、感伤地诉说着五四时期知识女性彷徨于歧路的情感世界。在强大的夫权话语系统下,新女性进退维谷,苦闷徘徊。庐隐的作品谱写了一曲五四知识女性情感命运的悲歌,成为五四新文化浪潮的绝唱。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女性文学史中的第一代女作家,凌叔华用手中的“生花妙笔”书写了一曲鲜活的女性生命的赞歌,从她们身上表现出了一群锁在深闺中的女性自我意识“浮出历史地表”的艰难过程以及女性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灵探寻之历程。文章主要就凌叔华小说中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0.
婉曲是一种传统的修辞方法,是有意为之的修辞现象。其主要特点是“意在言外”,这里的“言”具有委婉性,但能明确地表达“意”。婉曲的使用往往出于不同的目的,据此,本文对婉曲的定义和类型分别作了重新归纳和再划分。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鸳湖曲>的作期作了补充论证,在细读的基础上,分析<鸳湖曲>的主旨有双重意蕴,即寓身世之悲,表达个人生命与时世迁移的两重悲剧.同时指出全诗的主线为竹亭湖墅,对<鸳湖曲>一诗有关吴昌时的评价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雷雨》和《金锁记》都表达了对旧时代女性生活、生存状态的极大关注,描绘了她们的爱与恨,为她们谱写了一曲悲歌,一曲挽歌。而作者曹禺和张爱玲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出身、早慧、敏感,这一切又成就了他们。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雌三醇外用加伊曲康唑胶囊口服对老年女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2例老年女性阴道炎患者使用雌三醇外用加伊曲康唑胶囊口服治疗观察效果。结果老年阴道炎患者的42例治疗后治愈21例(50%),有效16例(38.10%),无效5例(11.90%),总有效率37例(88.10%)。结论雌三醇外用加伊曲康唑胶囊口服对老年女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好,值得基层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郭沫若的《女神》经常被理解为"一曲女性的赞歌",但是该诗集中的很多女性意象呈现出欲望化特征,缺乏形而上的道德崇高感。郭沫若心中真正欣赏的是"女性的男性化"、"男女合一",而且作者对男性的自我认同感相当强烈,在他的意识深层,男性对于女性仍然具有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5.
曼斯菲尔德的短篇小说成功刻画了人生不同阶段的女性形象 ,她写小女孩的清纯、少女之初的美丽、上层社会少女的矫饰、下层社会少女的不幸 ,老处女们凄凉、已婚上层妇女的隐痛、老妇人的孤独等等 ,充分展示了各种各样女性的悲哀 ,谱写了一曲女性生命的“长长的挽歌”  相似文献   

16.
透析安德森《林中之死》中的女性映像,可以探究当时美国女性悲剧生活的根源。女主人公格雷姆斯凄凉、孤独的死亡是对当时男权社会的一种无言的抨击,也是一幕美国时代的悲剧,一曲妇女命运的悲歌。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鸳湖曲》的作期作了补充论证,在细读的基础上,分析《鸳湖曲》的主旨有双重意蕴,即寓身世之悲,表达个人生命与时世迁移的两重悲剧。同时指出全诗的主线为竹亭湖墅,对《鸳湖曲》一诗有关吴昌时的评价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安妮勃朗特是19世纪英国文学中一位现实主义大师她在小说怀尔德菲尔山庄的房客中通过海伦这样一个圣洁崇高的女性形象,体现了信奉上帝拯救灵魂和相信末日审判的基督教精神,并奏出了一曲凄婉悲壮的圣歌  相似文献   

19.
晚明闺阁曲家群体形成原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后期,女性曲家的构成由元曲中清一色的风尘女子,一变而为风尘女子与闺阁女子并存的新局面,尤其在晚明还形成了一个闺阁曲家群体。这个新的曲家群体的形成,其原因在于:首先是随着理学思想约束的松动,使闺阁女性文化水平普遍提高,并且能较为自由地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其次是晚明浓厚的曲学氛围为闺阁女性习染词曲提供了良好条件;再次是家庭成员的影响起到直接的促进作用;最后是曲文学自身题材内容的变化使闺阁女性容易对其产生亲和感。  相似文献   

20.
文学作品中屡屡出现的母亲弑婴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其中,美狄亚弑子是为了报复丈夫的始乱终弃,为了反抗不合理的父权制;阿兰弑子则是为了减轻丈夫的负担,与自然灾害抗争;塞丝弑子却是为了避免孩子重返奴隶制的魔窟,是对奴隶制压迫的惨烈反抗。她们在揭示父权制和奴隶制对女性压迫的同时,也揭示了女性在与父权、自然、社会制度斗争的勇气和理性,为女性奏了一曲悲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