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津 《决策》2011,(9):80-81
宋江以群盗之首招安拜将;刘备三分天下;唐僧取得真经,功德圆满。三个“无能”之人最终成就大业,究竟是造化厚他,命该如此?还是有其它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在每一个单位,都会有个别特殊之人,是领导比较难管的人.这些人就像烫手的山芋,弃之可惜,但是不弃,又会经常让人难堪,甚至影响单位工作的开展,如何管理这些人成了领导者一个头痛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官多兵少     
甲对乙说:“听说你很调皮,是个难管的‘兵’。”乙说:“这实在是太冤枉了,我一向遵守纪律,服从命令。”  相似文献   

4.
管理是“管事”而不是“管人”。中国管理跟两方管理最大的差异是:西方管理都是关注事,而中国管理关注的是人。但是人是无法管的,越有能力的人越难管  相似文献   

5.
<正>时下,不少领导者觉得下属难管,有的也想了很多办法.但仍收效甚微。笔者认为,一个领导者要关心好、管理好下属,不能不做到“八戒”:  相似文献   

6.
“无赖”一词,字典上有两种解释:一为放刁撒泼,蛮不讲理;二为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也叫无赖汉、无赖子。而现今有一种无赖,可以说是介于地痞流氓与小人之间的一种人,既有地痞流氓的无理与蛮横,又有小人的奸诈和狡猾。对于这样的无赖,你真是无可奈何,既不能与之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又不能使用党纪国法,让其受到制裁。这种无赖之人,过去多在民间,现今又在官场出现。所以,我们把官场上的这种无赖之人,简称为“官无赖”。遇到这种无赖之人,可以说是为官者的不幸。无赖之人的无理与蛮横、奸诈与狡猾,足以让你头疼、束手无策。面对“官…  相似文献   

7.
寇奚慈 《领导文萃》2010,(8):101-105
安阳“曹操墓”的发现,再次勾起人们对曹操这位三国英雄的追忆。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毁誉各半.与他同时代的人对他评价很高,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唐代以前,几乎所有人都推崇他,因为当时人们认为以有德之人替代腐朽王朝是很自然的事。  相似文献   

8.
现实工作中,“领导很累”似乎是一个带有一定普遍性的现象,无论是行政管理干部,还是企业管理干部,无论是资深的老领导,还是新提拔的年轻领导,大多有这种感受,特别是一些基层的领导干部,在经济转型期间总感到“事难办”、“人难管”、“问题难解决”、“任务难落实”、“关系难处理”,等等。  相似文献   

9.
第一章:睁大你的眼睛 选择未来需要勇气,有一些记者以及官员,在不同场合常常会问我诸如联想成功的奥妙这样一些问题,于是我便引用“有志之人立长志,无志之人常立志”的那句老句。而“长志”就是企业的战略。什么是企业战略?企业战略就是你要干什么行当,要干到多大,钱和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一切有效的领导者都善于用“谋”,都讲“谋略”。《孙子兵法》主张“上兵伐谋”。认为“全国为上,破国次之”。是指用谋,完整地使敌国降服,即为上策;经过交战击破敌国,即次一等。“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善善者也。”指用谋不战而胜,是高明中最高明的上上策。讲谋略,对当今世界和人类生活,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为人处事,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微观治理现代化视域下的领导理念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单位微观治理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领导理念的革故鼎新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意识到领导越来越难当,下属越来越难管,其实质是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以及价值观、利益观多元化的不断冲击下,传统的领导理念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本文试对微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的领导理念创新问题进行探讨。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是对过去改革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广角》2001,(9):36-36
小康这个词本是用来标定生活富裕程度的,如今一些为官之人,将其移花接木用到仕途上来,名日“政治小康”。  相似文献   

13.
“班主任难当,尤其现在的班主任更难当.”这句经常被老师们挂在嘴边的话,道出了当今班主任工作的艰辛.现在的学生很难管,稍不顺他的心意就不高兴,甚至离家出走,弄得我们班主任在学校,家长间两头受气,都不愿意当班主任.  相似文献   

14.
“用人不疑”与“疑人不用”是孟不离焦的,前者的意思是用人就要信任,后者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能信任某人,就不要用他。但那些有缺陷、历史上犯过错误,甚至可能“有二心”的“可疑之人”,是该疑而不用,还是用而不疑呢?不妨拿崇祯和咸丰作个比较。  相似文献   

15.
<正> 谈到商人,市人常爱概之以“无商不奸”。即经商者要赚钱,就必须奸诈,舍此别无发财之路。如将此观念视为对商人的“写照”.就委实冤枉了他们。实话讲,没人会认为商人中没有奸诈之人,也没有人承认商人中只有奸诈之人。和气生财吗!“你可以愚弄人一时,不可愚弄人永  相似文献   

16.
“五美”与“四恶”,可以说是儒家施行仁政的重要原则,值得好好研究。子张曾经问过孔子,什么是“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呢?孔子的回答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这段话翻译出来,意思大概是:以百姓的利益为利益,不是施行了恩惠又不必耗费钱财吗?选择可以辛苦百姓的事让百姓去做,这样百姓虽然辛苦,也不会有怨言。希望施行仁政并且施行了仁政,又何必贪求别…  相似文献   

17.
丞相管牛     
秦文连 《领导文萃》2006,(8):175-175
汉宣帝时,丞相丙吉下乡考察民情,碰到一个群殴场面,伤者无数。丙吉视而不见,令车队继续前行。又见一健牛在前狂奔,气喘吁吁,一老农在后直追。丙吉马上对卫士说:“把那老者叫过来问话。”丙吉与老农嘀咕一阵后,又若有所思地启程了。他的手下迷惑不解:“丞相,打死人那么大的事情你都不管,反而去管人追牛那样的小事?”丙吉严肃地说:“百姓斗殴,那是地方官员的管辖范围。如果他们连这点事都管不好,还要他们干什么?我堂堂一国丞相,难道要给这些地方小吏当帮手吗?”“那你有什么必要去管那人追牛的小事呢?”“现在是早春时节,这个时候应该还不算热…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领导思想,是现代领导思想和领导理论的资源库。指出“民为邦本”是现代领导思想的基点;“德法兼济”是现代领导举措的支点;“运筹帷幄”是现代领导思维的方向;“尚贤使能”是现代领导理事的原则;“明心正己”是现代领导修养的起点,颇有新意。  相似文献   

19.
“跛足而不迷路,能赶过虽健步如飞但误入歧途的人”。领导工作如果没有确定的目标,就如同乘风破浪的航船永远达不到彼岸一样毫无意义。但确定创造目标,必须难易适度,用形象的话说,就是“跳起来摘桃子吃”。如果“桃子”垂手可得,那就说明这个目标的确定尚未最大限度地激励出人的创造性。如果“桃子”悬得太高,跳起来也摘不到,也会使领导者的创造欲望遭遇挫折。  相似文献   

20.
任何单位、组织、企业、实体之“圆“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其主要领导人尤其是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对“圆”的驾驭艺术。从微观上看,领导者的领导活动实际上也是一个“圆”的运动。但是,欲使领导者之“圆”的运动卓有成效,从而带动本单位之“圆”过几年上一个大台阶,来一个大变样,则需要领导者对本身之“圆”的高超的驾驭艺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