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高等教育成本补偿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被认为是解决高等教育财政危机的有效策略。为解决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财政困境,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了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在这一过程中,特别是在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目标上,却暴露出许多问题。我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应在兼顾高等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健全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绝大多数国家的高等教育面临着越来越紧的财政制约。本文论述了受教育者分担一部分高等教育培养成本是缓解高等教育经费供求矛盾的重要途径,分析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付费意愿与成本补偿的可行性,指出了政府是高等教育成本的主要分担者,并提出了积极开拓高等教育市场、完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对策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免费高等教育会导致一种“隐性”的不公平,表现在边缘性教育机会均等、成本与收益不一致。而高等教育成本补偿能够带来实质性教育机会均等、成本与收益的一致,是当前解决高等教育中社会公平问题的较好途径。为确保我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政策的正面影响,重点是降低个人及其家庭补偿率,以收入决定分担成本的合理比例。同时要加大助学力度,保证资助学生的比例与学费同步增长,以及确定适当的高等教育与义务教育阶段的资金比。  相似文献   

4.
新疆高等教育近年有快速的发展,但随着各高校人数的扩张,高校教育成本也在不断上升,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新疆高校完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来应对大学面临的财政危机。在理解高等教育成本补偿与分担原则的基础上,笔者分析了新疆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主体和分担现状,并对新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5.
徐晓辉 《理论界》2005,(10):118-119
本文认为约翰斯通的“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是世界各国收取高等教育学费的重要理论依据。高等学校在核算成本时必须确立科学合理的补偿原则,实行高等教育补偿政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以二元为主的补偿体制面临严峻挑战。政府必须保证对高等教育经费的投入,个人补偿水平应加以控制,并积极开拓其他可能的经费来源,以形成多样化的经费筹措渠道,才是确保高等教育经费随事业发展稳步增长的最好途径。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育成本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其中关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方面的问题又是政府、学校、学生和家长都十分关注的。我国目前对该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的现状,找出问题,并提出若干可行性对策,以供大家参阅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也论高等教育学费——兼与王善迈教授商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教育学费不只是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的简单现象.知识经济使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越来越明显,高等教育不应只是传统意义的"准公共产品",而已成为"准私人产品".学费则是其价格的一种表现形式,它决定于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社会平均教育成本、高等教育垄断与竞争程度以及政府高等教育财政政策等因素.  相似文献   

9.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光宇  徐晓辉 《理论界》2005,(7):122-123
约翰斯通的“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是世界各国收取高等教育学费的重要理论依据。高等教育收取学费,可以促进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增强高校经济实力、减轻政府预算压力。但是,目前高等学校培养成本补偿存在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0.
财政经费投入是高等教育办学经费来源的主要渠道.如果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能与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同步增长,必将造成一系列问题,最终影响人才培养质量.欠发达地区经济落后,穷省办大教育,面临极大的困难和挑战;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与高等教育规模不对称,存在诸多矛盾现象.重新审视高等教育财政投资理论,针对欠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财政投资的困境,需建立贫困地区高等教育成本中央财政投资补偿制度和地区间投资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雷国华 《理论界》2007,(5):153-154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的高等教育都处于精英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单一——完全依靠政府专项教育经费负担。但随着高等教育入学率的持续增长,办学规模的持续扩大,国家对接受高等教育者不得不每年收取一笔可观学费来分担部分高等教育成本,即实行高等教育的成本补偿制度。过去都是政府来负担学费,为什么今天要由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来承担部分教育成本呢?学生付费接受教育后,作为消费者是否应该享有消费者的权利呢?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中部地区为发达省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承担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成本.本文以江西为例,从粮食安全、劳务输出、高等教育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了中部地区的历史性贡献,阐述了建立中部地区经济补偿机制的经济学逻辑,并就补偿机制的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13.
加速高校教育成本改革 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是一种产业,同其他产业一样,同样需要实行产业化成本管理。高等教育是一种非义务性教育,产品是高素质人才,再教育生产中所耗的价值,必须得到适当的补偿,才能维持高校教育的再生产。在当今多元化融资办学的形势下,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高校的经济效益。为此,牢固树立教育成本意识,改革成本核算体系,已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教育是一种准公共产品,发展高等教育受益的是受教育者个人、国家和社会。按照投资与受益相结合的原则,受益者对教育进行一定的成本补偿成为应当而且合理的要求。因此,政府、社会组织与学生个人对教育事业进行成本分担,符合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和客观要求。正是基于此,高校实施学费  相似文献   

15.
新疆油气资源开采成本补偿不足已通过验证,资源诅咒效应显现,资源税费改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弥补了部分新疆石油天然气开采成本,但因税率低、国际石油价格低迷,成本补偿不足依然明显。适当的成本补偿区间范围的确定不仅是新疆油气资源开采相关税费制度改革的需要,更是企业持续长久发展的基础。文章采用使用者成本法计算确定新疆油气资源开采成本补偿区间范围的下限值,将新疆石油天然气开采业超出新疆各行业平均收益的部分作为成本补偿区间范围的上限值。新疆石油天然气开采业成本补偿的区间范围为主营业务收入的11%~36%。  相似文献   

16.
论道德成本的补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行为是道德主体有一定的体力和精神的成本投入,并对他人或社会产生利害关系的行为,因而应当获得相应的回报即补偿。本文分析了道德成本补偿的内涵,人们对道德成本补偿问题的认识,以及当前加强道德成本补偿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7.
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免交学费、部分收费到完全收费的教育成本分担历程,形成了国家、个人(家庭)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教育财政制度.该制度对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引起了高等教育经费紧张、社会居民高等教育负担过重和高校贫困生人数增加等问题.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和增强教育成本核算与管理是有效解决当前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存在不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家庭投资高等教育的社会背景和理论依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韩锋 《东岳论丛》2000,21(3):91-94
面对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及所带来的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每个家庭都迫切希望子女能有上大学的机会,并表现出强烈的高等教育投资意识。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因,但更多则是时代的要求。“脑体倒挂”现象的扭转,受教育程度与收入增加的正比关系的体现,使得高学历群体具有强烈的社会示范效应。同时,许多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具有很高的个人边际利益,私人收益率高于社会收效益率,家庭的高等教育支出能够给受高等教育的家庭成员带来未来收益,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和个人分担政策实施的理论根据。这一思想的普遍认同与接收,使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完成了由免费教育向有偿教育的平稳过渡,从而大大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面对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及所带来的社会就业结构的变化,每个家庭都迫切希望子女能有上大学的机会,并表现出强烈的高等教育投资意识。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其历史、文化传统的原因,但更多则是时代的要求。“脑体倒挂”现象的扭转,受教育程度与收入增加的正比关系的体现,使得高学历群体具有强烈的社会示范效应。同时,许多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具有很高的个人边际利益,私人收益率高于社会收效益率,家庭的高等教育支出能够给受高等教育的家庭成员带来未来收益,这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成本补偿和个人分担政策实施的理论根据。这一思想的普遍认同与接收,使我国高等教育基本上完成了由免费教育向有偿教育的平稳过渡,从而大大推动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环境成本可以借助自然力的推动和社会经济活动而发生转移,从而成为跨区域环境成本,表现为跨区域环境损害成本和跨区域环境保护成本。跨区域环境成本的实质是区域之间外部性的表现,它损害了公平和效率。要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跨区域环境成本的补偿,在传统的补偿方法之外,要探索多种区域合作方式,包括区域间货币补偿、资源环境的全成本定价、区域间资源环境的产权交易、生态特区建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