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两个选手的激烈角逐刚告一段落,突然冲上来两名披头散发,穿着前卫的“街妹”,她们冲着对方互相比着猥亵的手势,嘴里不断发出辱骂声,其中一个趁人不备,爬到摔角场边的围栏上猛地跳下,狠狠地蹬在另一女子身上。于是双方有更多的人拥进场内厮打,每人出手都招招狠毒,挨打者完全像一个“人肉沙包”。当你正在为被打倒在地的人捏把汗时,她挣扎两下又毫发无损地再站起来开打。看台上的人群已经沸腾,拼命呐喊助威n这一幕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摔跤比赛,是“摔跤秀”,是世界摔角联盟…wE)靡下的著名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2.
《青岛画报》2012,(1):64-65
"这些可爱的中国女孩儿表现的很热情,她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但在一起表演却很整齐,她们的表演很为今天的比赛添彩,她们应该和美国的啦啦舞队员同台表演。"美国观众Jim在看完中国啦啦宝贝表演后兴奋地说。当中国球迷还在庆祝马拉松式的NBA谈判结束的时候,2011青岛啤酒"炫舞激情"啦啦队选拔赛的6强选手已经悄然抵达奥斯汀,于美国当地时间12月18日下午15:30(北京时间12月19日凌晨4:30)登上了奥斯汀  相似文献   

3.
女人天生是爱美的,喜欢阅读的她们,又平添了一种异于男人的知性美。这样的知性会让她们更有欲望和能力来把握为自己创造浪漫与格调的方式。书房就是这样一个提供片面性一美的空间,成为她们居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成果王永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创造、新成果。它用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境界,提到了一个新的时代水平。本文想从这一理论特色和理...  相似文献   

5.
塑身的颜色,你看到了吗?并非愚人节的搞笑问题,我深知在这酷热的季节,任何的玩笑话都会让人心情烦躁,我所说的色彩是已被众多女士感受过的事实,她们向我描述的塑身,是绿色的,大自然的颜色,寓意着健康、文明、希望,那是充满着勃勃生机的色彩!  相似文献   

6.
龙婧  金柳 《东西南北》2012,(18):14-15
8月4日,在伦敦奥运会男子1500米自由泳的比赛中,中国选手孙杨以14分31秒02夺冠并打破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创造了中国男子的“水军”历史,“以压倒性优势完美诠释了世界级明星的价值”,同时还以2金1银1铜的优异成绩结束了本届奥运会之旅。注定了他未来的“钱”途无量。品牌商们表示,孙杨就是他们所需要的接棒者,一棵新的摇钱树。  相似文献   

7.
《赢在中国》第三赛季商业实战利郎篇——"2008利郎赢在中国"。在这一期的比赛中,选手们被要求为利朗服装公司设计一个全新的平面广告。比赛的总评委是蒙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牛根生先生,另外两位评委分别是巨人网络公司首席执行官史玉柱先生和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朱新礼先生。众所周知,这三位都是中国企业界赫赫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这样的女人,她们很善良,她们很能干,只是一点也不有趣。这倒并不是说,如果做一个不守规矩的人,就会变得非常有意思,一点也不会,那样的人,更多的是让人觉得厌烦。  相似文献   

9.
剖析兴趣——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女大学本科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学习计算机专业的女大学生都曾经历过一个斗争的过程。她们曾经满怀热情地选择了这个专业 ,后来却发现她们的兴趣消失了。在大学二年级前后脱离计算机专业转学其他专业的学生中 ,女生占很高的比例。本文作者曾对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进行调查 ,集中探讨那些怀着很高的热情和兴趣进入计算机专业 ,却很快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 ,对这个专业也失去兴趣的女生的变化过程。调查发现 ,这些女生说她们改学其他专业是因为对计算机“不感兴趣”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这其中包含着一个复杂的过程。问题在于创造知识的人口的构成。虽然女性可能…  相似文献   

10.
《东西南北》2013,(19):48-49
在中国,未婚妈妈是一个隐秘的群体。现实中,她们承受着道德、规章制度、情感、经济上的种种压力,守护着小生命的尊严。网络里,她们互助慰藉,抱团取暖。 飞飞出生那天,北京大暴雨。生完飞飞,乔敏接到了母亲的电话。母亲说,前一天夜里,她和乔敏的父亲都做了奇怪的梦。父亲的梦是:女儿掉进了粪坑里;母亲的梦跟那天的情景很像:乔敏奔走在暴雨里,“叫也不应,漫天大雨里就你孤单单一个人。”  相似文献   

11.
佚名 《东西南北》2010,(6):18-18
火锅是中国民间最为流行的美食之一,在任何一座城市经营火锅店都非易事,在中国创造一个火锅品牌更是充满挑战。而最近有一家火锅店非常火。火到让同行羡慕,让客户惊艳,让学者忍不住要研究。这就是“海底捞”。  相似文献   

12.
“五四”以来,在中国新文学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女作家,她们的文学创作,丰富了中国新文学的内容,促进了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过去,较长的时期内由于“左”的思想影响,一些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科书,对于中国现代女作家,未能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这在当时是见怪不怪的事情。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两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时期,重新研究她们的作品,正确估阶她们在中国新文学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是我们文学史工作者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拟就此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试图通过对小说的本文分析,从民族(文化)与身份、语言(文化)与身份、性别(文化)与身份这三个方面,考察美籍华人女作家查建英、於梨华、谭爱梅作为一类特殊的文化人——身处异国他乡的知识女性,在男/女,东/西两个世界之间特殊的生存状况,以及她们对自我文化身份与性别身份的理解和阐释,由此说明,这两位作家精心构筑的小说世界,隐现了中国及其文化在遭遇西方文化时的困境,因此,从某种程度而言,她们小说中的人物便不再具有纯个人式的境遇。相反,这些人物的生命命运,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对自我身份的困惑和确认,都与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的存在总体经验联系在一起。她们的小说故事,成为与中国有相似政治经济背景的第三世界的隐喻。  相似文献   

14.
走近外来妹     
伴随着中国的城乡改革,在城市出现了数以千万 计的打工族,在上海也不例外,特别是九十年代对浦东的开发,招徕了数百万的打工族,他们之中不乏女性打工群体。其中一些女性打工族就落户上海,即上海人称之的外来妹,后来又成了外来媳妇,这一群体不断壮大,据宁越敏在《90年代上海流动人口分析》载:“现有越来越多的外来妹同本市男性结婚,上海市民和外来妹结婚的数量每天已达30人,占结婚户的15%”。虽然她们常年生活在城市里,家在城市里,家人在城市里,但她们仍没有获得相应的认可,如此特殊的群体,人们自然要问,她们究竟是…  相似文献   

15.
闫伟 《社会工作》2008,(13):56-56
在中国大陆有没有农村社会工作?很多学者、专家都有不同的看法,所以对什么是农村社会工作有不同的定义。假设中国农村社会工作是存在的,那么笔者觉得这其中有三点是需要明确的:第一,这是在中国,中国的农村问题一直以来受到世界的关注,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受到国家的重视;第二,中国农村,农村的问题是什么,农村社会工作的主角是谁等;第三,社会工作,社会工作如何介入农村的问题,怎样促进农村的发展。《农村社会工作》让我们走出了课堂,对农村的现状进行有益的探索。在学习课程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妇女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一大批杰出的女科学家、女将军、女学者、女飞行员、女医生、女教师,……在新中国的土地上脱颖而出。她们成为社会的中坚和骨干。她们事业的成功,无不雄辩地证明着,自尊、自强、自主和自信是女性的人生真谛;...  相似文献   

17.
女人的怕寂寞是由来已久的事了。在封建年代,富豪人家的太太、小姐们都有随身丫头陪伴左右,单是一部《红楼梦》里就有“个丫头陪着20位贵妇人,甚至在一个人拥有的众多丫头中,还分着贴身丫头、细作丫头、粗作丫头,可谓是里外三居,层层少不得丫头相倍相伴。通常,文史资料只把这看作是历史的必然,而忽视了造成女人惧怕寂寞的脆弱心理。在大多普通女性中,她们的怕寂寞则表现得平和而又富有人情味。比如说上街购物,她们总喜欢几个女伴一道去。女人结伴逛起街来,能达到忘我的境地。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她们能尽情地逛它一夭。女人一边逛…  相似文献   

18.
今天谁来做晚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少世纪以来,家庭厨房历来是女人的天地。在20世纪中,女人的这块天地发生了巨大的变迁,考察家庭厨房和厨房中的女人的变迁,能够发现20世纪中社会性别分工、性别角色行为模式和传统价值观念的变化历程。本文通过对一个中国家庭中四代女性的访谈来考察研究她们与厨房的关系和变化,并以此折射出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女性社会生活及其地位的变迁。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揭示出她们共有补天者的特征以及作为补天者在整个小说世界中的位置和意味。其中,对贾元春、王熙凤、贾探春这三个女子形象从历史、美学、文学诸方面作了全新的分析,既论及了她们的性格特征、命运遭际;又涉及了她们的形象造型、象征意味。最后,又通过对这三个人物形像的异同和关联的分析,阐述了她们作为补天者形象的系列性,包括她们在不同叙事层面上的作用等等。  相似文献   

20.
宋剑华  杨姿 《求是学刊》2006,33(5):101-106
庐隐、萧红、张爱玲三位女性作家,她们的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史上,具有相当突出的时代象征性。她们每一个人都以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视角,生动而形象地揭示了中国现代女性在追求自我解放道路上的真实感受与理想破灭;她们不仅用细腻入微的故事叙事向广大读者展示了女性主人公的现实困惑,同时也深刻地阐释了女性对于男权话语的抵触与拒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