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女性天地》2007,(3):49-49
倾诉:我先生有了外遇,给我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在极度痛苦当中,失去理智的我在他与那个女人同居的出租屋里打了他们,过后又请单位领导出面劝他回心转意。先生认为这种做法伤了他的自尊心。现在他已搬到外面住了三个月,前几天我跟他谈了两次,他说不会回来了。可是我让他写离婚协议书来给我签字,他又一直不写。  相似文献   

2.
一位老师说他曾布置了一个作文题,让学生写自己的父母,也就是说可写父亲也可写母亲,结果是班上40余名学生,有30多名选择写《我的母亲》。他曾问过这部分学生,回答同出一辙:对父亲不太了解。思考与讨论就此展开,它直指今日之父亲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被动角色。其实这也是一些父亲自己造成的:为了所谓的位子、房子、票  相似文献   

3.
xiaoxixp 《现代交际》2007,(11):55-56
(1)1919年,罗素把他提出的集合论悖论通俗化如下的理发师悖论:萨魏尔村有一位理发师,他给自己订下一条规则:他只给村子里自己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请问他该不该给自己刮胡子? (2)梵学者的预言:印度预言家的女儿,在纸上写了一件事(一句话),让他父亲预言这件事在下午三点钟以前是否发生,并在一个卡片上写"是"或"不"。  相似文献   

4.
张薇薇 《女性天地》2014,(12):53-53
张老师:我是在几乎崩溃的状态下给您写信的。今天我老公又打我了!他第一次打我是在我们结婚半年后,因为我们拌嘴,他急了就打我,我当时又气又惧。他打完我以后非常后悔,表现得好像打我时根本不受自己控制一样。他特别虔诚地向我道歉,我一心软就原谅他了。没想到后来他又动过几次手,有一次还是在我怀孕的时候。每次打完以后,他都表现得特别后悔,甚至下跪、打自己,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对我特别好,所以我就一次次地原谅了他。  相似文献   

5.
儿子今年23岁了,他上小学三年级时,老师让他们班写过一篇作文,题为“我想成为这样的父亲”。一天,这些作文结集成册,送到了各家。  相似文献   

6.
惠东 《老年世界》2014,(1):26-26
邻近城市同学的到来,打乱了我周末回家的计划。于是,我给老家的父亲打电话,告诉他暂时不回家。可打了多次电话一直没有人接。第二天,我又打了电话,还是没人接。心里就有点担心。自从母亲去世了。老家就父亲自己在那儿,让他过来和我居住,  相似文献   

7.
因家暴而离家流浪 那是2009年寒冬,喝醉酒的父亲动手打了母亲和他。经常性的家庭暴力,使这个原本温馨的家庭变得支离破碎——不堪忍受的母亲躲到了阿姨家,害怕被父亲毒打的他决定离开这个让他充满恐惧的家。14岁的他独自蹬着自行车骑行在陌生的路上,不知道目的地,看不到未来,只知道沿着路一直骑下去,再也不回到那个给自己带来噩梦的家。  相似文献   

8.
赵化南 《老年人》2009,(9):45-45
大学问家于光远先生,已逾90岁高龄。他的身体不好,年龄到了生命的暮年,但他思想的创造力仍然像年轻人一样。他有两枚印章,一枚是“无时不想,无日不写”,另一枚是“服务万岁,创造万岁”,并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他解释说:“这不是警句,更不是格言,只是本人的习惯。人各有特点,我的特点就是思考和写作。  相似文献   

9.
幽默文摘     
报复小明的爷爷是个急性子,每见小明顽皮,总要打小明一顿。小明的爸爸每见小明挨打,便也自己打自己耳光,有一次居然打出血来。爷爷问小明的爸爸:“你这是为什么?”小明的爸爸气愤地答道:“你能打我的儿子,我就不能打你的儿子?”不是他干的甲:“老张,有人看见你儿子昨天给我的自行车放气了。”乙:“放完了吗?”甲:“还算走运,没放完。”乙:“那绝不是我儿子,要是他定会把气门芯拔掉的。”度蜜月山姆和亚瑟的太太都在生产,两人在产房外焦急地踱步。“我实在很倒霉。”山姆抱怨说,“这事居然在我休假时发生了。”“你以为这…  相似文献   

10.
《伴侣(A版)》2008,(2):32-32
正薇薇:丈夫是一家外企的部门主管,月收入较高。孩子出生后,因为家庭经济状况还不错,我辞职做了家庭主妇。去年,我的父亲因为突发脑溢血住院。我想给父亲一万元钱治病,但丈夫不同意。在我的强烈要求下,他才同意拿出一万元,但要求我打借条。一气之下,我给丈夫写了借条。这件事情让我和丈  相似文献   

11.
幽默·漫画     
《老年世界》2010,(19):34-34
今小刚考了全班倒数第一,被爸爸打了一顿。回到学校后,老师让小刚谈一谈成绩落后的原因。小刚撅着嘴说:“我现在总算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  相似文献   

12.
1·扯耳朵陈明明上学以后,学习成绩不大好,他爸爸经常扯着他的耳朵打他.有一次,爸爸给他买了两个笔记本,他故意当着爸爸的面,在笔记本写名字的时侯,把“陈明明”写成“乐明明”。“混蛋”上了几年学,怎么连自己的姓都写错了?”爸爸生气地一把扯住明明的耳朵,又准备打。“爸爸,您先别打,我哪儿写错了?”明明歪着脑袋问。‘陈’字怎么没有耳朵?”“耳朵?耳朵早被爸爸扯掉了!”明明愤愤地说。2.读书破万卷父亲正在剪从图书馆借来的杂志。儿子:“爸爸,你怎么把书剪破了?”父亲:“你懂什么,这叫读书‘破书调万卷’嘛!”3…  相似文献   

13.
东明老师:我今年已经30岁了,越来越不知道能不能把自己嫁出去,我感觉自己掉进了一个怪圈,你能够让我走出来吗?我对家庭的记忆是一片狼藉,在我六七岁的时候,做医生的父亲开始酗酒,喝多了就回家打妈妈,妈妈根本不是爸爸的对手,每次都是在爸爸打累之后沉沉睡去了,才敢整理自己的伤口。  相似文献   

14.
安子 《女性天地》2005,(8):28-28
我一直以为父亲不爱我。在我九岁的时候,母亲病故了,从此父亲成了这个世界上最沉默寡言的人,他很少开口说话,对我的教育仅限于拳头。从小我就吃够了父亲的巴掌,挨够了父亲的鞋底,在一次次挨打之后,我在心底发誓,一定要考上大学,离开父亲。后来,我终于如愿以偿踏进了大学的校门,作为村里二  相似文献   

15.
父亲的奇迹     
父亲的奇迹陈华强父亲,瘦小,简朴,其貌不扬,小学文化,退休前是普普通通的商店营业员,要说有什么雅趣,那就是工余饭后爱动笔写点儿什么。然而,父亲的“奇迹”就在这平凡、普通之中。父亲什么都爱写,写新闻报道,写随笔、杂感,虽然是小打小敲,但不几天就要接那么...  相似文献   

16.
老父慈心     
参加工作后,离开了父母,来到另外一座城市,我欣欣然就接受并很快习惯了自己的一方小天地。然而父亲却不习惯,他一天给我打好几个电话,说家里的葡萄熟了,你什么时候回来吃;说你知道排骨是怎么炖的吗;说最近报刊上你的文章怎么少了,是不是懒了,不写了。  相似文献   

17.
丁宁 《老人天地》2014,(2):44-45
丁老师:你好!最近这两年,我遇到颇多烦心之事,心情很不好,很想让你帮我分析一下。这种恶劣的心境是从我父亲过世开始的,父亲走了有两年多了。这之后,我情绪一直比较恍惚,好像什么事都高兴不起来,而且一系列的不顺接踵而至。  相似文献   

18.
《中外书摘》2007,(6):1-1
宽容是一种心态,将忌恨、仇恨抛开,心情归零,人就会轻松。这里有一则老师教育学生如何撞得宽容的故事,很值得一读: 一天,老师叫班上每个同学各带一个大袋子到学校。并叫大家到杂货店去买一袋马铃薯。第二天上课时,老师叫大家选出一个马铃薯来,将自己不愿原谅的人的名字以及犯错的日期写在上面。再把马铃薯丢到袋子里,这是这一周的作业。第一天,同学们觉得还挺好玩的,快放学时,其中一个孩子的袋子里装了九个马铃薯.上面说的是一个孩子说他新理的头发很丑.另一个孩子打了一下他的头,还有一个孩子不肯让他抄作业。  相似文献   

19.
小城,大爱     
2005年12月2日,父亲第二次从鞍山来上海,还是穿着绿色的旧军装,提着只黑皮箱。父亲当过10年兵,转业后也常以军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时不时地就会来一句“我是个军人”。母亲在他退伍那年和他离婚了。那时我13岁,我一直以为母亲会带着我走,可是没有,她把我留给了父亲。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父母都心存恨意,尤其对父亲,我至今都认为,如果他肯早点转业回来,这个家就不会散。  相似文献   

20.
正我第一次知道大黄,是在远房堂爷家里。那次我和父亲回老家去看他,当三代都是中医的三爷得知父亲有点便秘时,让三奶给父亲盛了一碗大黄粥,拿了两块大黄糕,让父亲吃下,并说"马上见效"。真是"黄"到病除,父亲的便秘,从此再也没有犯过。当然,没犯的主要原因,是父亲按三爷开的"饭谱",经常服用大黄起的效果。将大黄研成细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