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侯武社 《经营管理者》2012,(16):203+192
随着生物医药产业的兴起,海沧生物医药产业经历了"一十百千"四个发展阶段,通过分析海沧生物医药产业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能够有效提高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广东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到2025年,打造生物医药万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本文深入研究国际知名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经验,分析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广东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全国制造业产业集群化发展,采用园区与企业调研,查阅文献等方法,对玉溪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玉溪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论述玉溪市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发展制造业集群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为玉溪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已成为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集群创新能力是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和保持其核心竞争力的基础。北部湾经济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小,竞争力不强,创新水平低,知识产权少,急需增强其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促进其发展,从而促进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本文对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及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在未来创新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几个主要问题,指出应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内的相关创新体系,提升其集群创新能力,同时也为其他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5.
裴钢 《决策咨询通讯》2008,(1):44-44,49
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生物医药严业已进入蓬勃发展阶段,而我国尚未形成以专利保护为核心的生物医药产业运作体系。因此,我国迫切需要转变医药产业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不仅是面对重大突发疾病科研攻关的重要支撑,也是满足人民生命健康基本需求的保障。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呈“一超多强”的创新格局,美欧等主要国家建设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成功经验对中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根据生物医药产业创新特点,从产业创新资源要素、产业创新主体载体、产业创新运行机制等维度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分析理论框架,剖析全球主要国家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体系的先进经验,最后提出启示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昆明高新区为例,以提升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为主题,通过对昆明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提升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8.
采用查阅文献、问卷调查和政府咨询等方式,统计并分析了厦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目前的产业基础、创新能力、发展优势和瓶颈、政策需求等整体发展现状。通过企业调研,综合分析并广泛听取有关部门、专家意见,针对目前产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机遇与挑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结果发现,厦门市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目前面临"四大挑战",一是龙头企业缺乏,全国影响力明显不足;二是产业链不完善,服务水平待全面提升;三是资金投入不足,科技金融的作用有限;四是中层人才缺乏,尚未能全面支撑发展。为推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建议进一步完善人才体系,打造领军人才创新创业高地;实施倍增计划,培育产业小巨人;加快产业环境提升,适应新的医药法规要求;加强科技招商,提升产业规模;完善政策体系,推进供给侧改革。  相似文献   

9.
笔者从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契机、建设基础和育人机制出发,对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进行剖析,浅析了现代产业学院的协同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10.
江接海 《决策》2014,(2):I0006-I0007
太和,一个位于安徽西北部的传统农业大县,近年来因地制宜,狠抓工业经济,已然成为皖西北振兴的领头羊。尤其是在生物医药领域,凭借“全国最大的医药购销集散地”的传统优势,陆续闯下了“安徽省新型工业化(生物医药)产业示范基地”、“安徽省太和生物医药和物流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名头。  相似文献   

11.
以惠州的生物医药产业为研究对象,结合惠州地理、产业环境,以及差异化和不对称发展的优势,科学分析惠州产业经济的出路、优势和可行性。研究提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是惠州加快建设“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的关键,并提出从产业结构、产业规模、重点企业、园区建设、供给侧改革、创新发展体系、创新平台和创新项目等方面着手完善和积极培育惠州的生物医药产业,构建惠州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打造惠州经济新增长极。  相似文献   

12.
美国著名咨询研究机构厄恩斯特-杨公司的一份最新调查报告称,全球生物医药技术产业正处于强劲上升阶段,未来5-1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将成为新的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基地。日前,应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的邀请,美国国家总统首席政策顾问大卫·比尔(David Beier)先生来京出席“中美生物医药产业政策研讨会”,研讨会期间,比尔先生就中国生物医药所面临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等问题接受了记者的  相似文献   

13.
黄玲 《管理科学文摘》2011,(16):197-198
对安徽省生物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对如何更好地对安徽省的生物医药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4.
潘锋 《科学咨询》2002,(13):34-34
美国著名咨询研究机构厄恩斯特-杨公司的一份最新调查报告称,全球生物医药技术产业正处于强劲上升阶段,未来5-10年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将成为新的生物医药技术研发基地.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2007-2009年生物医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其资本结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6.
政府主导型生物医药孵化器根据社会资本介入程度的不同,在组织形式与运营模式上呈现出市场化层度的区别,市场化程度较低,会导致管理机制、工作方式和团队激励的僵化。因此如何明确政府在生物医药孵化器建设中的定位,转变以往的直接支持为间接支持,制定切实可行的孵化器市场服务规范以便对其进行监管,是未来政府引导生物医药孵化器所应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是以物理学、化学、生物化学、海洋生物学等学科为基础,以食品科学、食品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等学科为骨架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性很强的新兴科学。本文结合浙江海洋学院“海洋资源利用与生物医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探索该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机制与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站在历史的新高度,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建设“长江上游生物医药中心”为奋斗目标,建立一批符合GLP标准的实验室、符合GCP标准的临床试验基地和符合GAP标准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培育一批医疗器械骨干企业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疗器械品牌;建立和完善我市地方病防治的技术保障体系;在未来15年的发展过程中达到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不少于15个、规模以上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平均达到3%以上、新产品产值率保持在25%以上。一、解读重庆市生物医药…  相似文献   

19.
<正>一、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核心区建设以北部新区为核心、南坪经济技术开发区、二郎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沙区大学科技园区组合成为重庆高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工业聚集区,构建现代工业基地的核心区。——在北部新区构造一个新兴现代制造业基地。重点是构建光电产业、软件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生物医药及新药、环保产业、新型汽车工  相似文献   

20.
徐浩程 《决策》2009,(11):1-1
“十二五”规划又将增加一个新话题:新兴战略性产业。 9月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两天三次座谈会的罕见频率,宣告开始布局“新兴战略性产业”。而在此前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温家宝就曾谈及此事,并大致圈定了一个范围: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低碳经济、绿色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