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中国人热情,讲究"呼啦"一下子一拥而上。比如吃饭结账,一伙人会为争着埋单而在那里撕扯;比如谁家有急事,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立马就会聚拢过去七嘴八舌出主意。几千年的历史,差不多是人情交织的历史。但好多事成在人情上,也坏在人情上;温暖在人情上,也扭曲在人情上。好人情是一笔沉重的欠账。在人情泛滥的社会里,最先沦陷的,往往是契约和规则。  相似文献   

2.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进了班子还要进圈子,进班子不进圈子等于没进班子,进了圈子不进班子等于进了班子。简单说,就是做官要懂得融入所谓的小圈子。中国社会自古以来十分看重人情,做什么事情往往把人情关系放到重要位置,认为这样才能事半功倍。在干部队伍中,看重人情关系的现象也有一定市场。正如上面提到的,入圈就能得到好处和实惠,不入圈就要受到冷落甚至打压。干部能否得到提拔重用,要看与上级领导尤其是一把手的关系亲疏。这样的现象在现实中的确存在。  相似文献   

3.
人情广泛存在于领导工作中,如果能够较好地运用领导与下属之间的人情、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的人情、领导与上级领导之间的人情,就能充分发挥其"药性";而运用得差,就会使其沦为道德面具、情感加持和物质诱惑下的人情"毒药"。领导要正确处理人情与工作的关系,充分发挥人情在融洽感情、拉近距离、解决疑难杂症上的"药性",摒弃人情在工作中走偏、走歪、走邪的"毒性",把控好人情密码,掌握好人情原则。  相似文献   

4.
<正> 我们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之中,谁都有亲朋好友,也就有了礼尚往来,这就是悠久的历史产物——人情。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情的形式和内容也随着发生了变化,渐渐地成为人们的一种无法抗拒的负担。难怪有的人不无担心地哀叹:人情,变味了!  相似文献   

5.
<正> 商道即人道。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点在于“人和”。古人云:“人情之理,不可不察。”这说明只有重视研究人的规律。根据一定的规律去满足人们欲望,办事才能符合客观实际。企业营销策略追求的就是人气和人潮。有人气方有财气,有人潮自会带来钱潮。而人气、人潮的汇聚,皆有赖于“人性化”的营销策略。一个企业的营销策略,必须以人为中心,营销中的每一个环节都符合人性化的特点,才能够形成自己的营销特色,从而占领市场。  相似文献   

6.
秦德君 《决策》2013,(4):16
一个社会如果以人为本、充满关爱,就会得到民众更多的拥护,政权更加稳固。勤俭节约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所以老子说"俭就能广"。关于社会治理,老子在《道德经》六十七章中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认为社会治理有三大法宝,应当恪守并珍视它们:第一是柔  相似文献   

7.
<正>人情本是道德情感至真至善的体现,但是随着权、利、欲的渗透,正常的人情往来就会蜕变为权情往来,对于领导干部来讲,就可能"束缚"手脚、"绑架"身心,甚至演变成贪污腐败的温床。因此,领导干部逆转人情"绑架",既是为政立身处世的根本所在,也是净化政治生态的希望所在。一、人情"绑架"的特征与实质人情"绑架"是指在礼尚往来的语境中,通过不断地给领导干部送单向人情制造和强化其负债感,最终达到以公权偿还人情之目的的心  相似文献   

8.
<正> 齐桓公采用了管仲的“指桑骂槐”谋略,不费多大力气就称霸中原。很大程度上在于“指桑骂槐”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十六计。解语是:“大凌小者,警以诱之。刚中而应,行险而顺。意思是说,强大的慑服弱小的,要用警戒的手段诱导、威吓他。刚强之道,运用得适当,可以得到拥护和敬服。 60年代中期,台湾有种名叫“合利他命F”的药品非常畅销。然而,好景不长。伪药从四面八方冒了出来。很快,市  相似文献   

9.
在机关工作,成败得失全在于说话.对这一点,我特别有体会.我在局机关工作多年,如今已升为中层干部,靠的就是能说会道.古人说:好马出在腿上,能人出在嘴上.这话说得很有道理.由于我会说话,从而得到了局长的青睐和信任.  相似文献   

10.
道德之于人,犹如水之于舟.水无则舟无用,水污则舟腐朽,水冰则舟冻结,水急则舟倾覆.道德封闭,道德之水就如瓮中之鳖.道德冰冷,道德之水就如垒土封冻.道德失范,道德之水就如洪水猛兽泛滥成灾. 道德之水,要常清、常洁、常养、常护.道德既是立身之本,也是为政之要.道德之水清不清,是决定一个干部有没有高尚道德的基本要素.因此,干部要做到德才兼备,必须"四清"道德之水.  相似文献   

11.
《领导文萃》2007,(5):69-69
1940年夏秋之交.国民党内的顽固派在郭沫若任职的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制造舆论说:“拥护三民主义就必须加入国民党,否则就是假拥护。”意欲强迫三厅工作人员加入国民党。  相似文献   

12.
石曼 《领导文萃》2022,(3):69-72
郭沫若20世纪40年代在重庆,革命热情似火,思维大胆敏捷,有许多逸闻趣事. "那些做了和尚的,我看并不都信佛" 1940年夏秋之交,国民党内的顽固派在郭沫若任职的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制造舆论说:"拥护三民主义就必须加入国民党,否则就是假拥护."意欲强迫三厅工作人员加入国民党. 郭沫若对此做出绝妙的回答.他说:"我们虔...  相似文献   

13.
培养独立性 如果说在私下交往中,你不能得到男人的关心爱护的话,那么在工作中你就很少能得到男同事的礼遇。要是你能干,男同事反而会有受威胁的感觉。因此,女性在工作场所里,尽管能得到男同事口头上的诸多关照,但一到实际情形,惟一能依靠的只有你自己。 工作公私分明 这本是工作上的基本常识,但要严格照章办事却不容易。通常,有些人很会钻人情空子,不按常规办事,比如设下爱情或友情陷阱,诱骗女上司往里钻。当你迷迷糊糊尚不清醒时,不知不觉中却成了他们的工具。 客观接受批评 女性做事很容易主观化,别人一批评,容易不经考虑就立刻  相似文献   

14.
正咱们的风俗、文化都是很看重人情的,"人情世故"这个成语就是人情的结晶。有句话说"有理走遍天下",其实走遍天下必不可少的还有人情世故。谚云"天下衙门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不懂这个人情,再有理,也常常寸步难行。一位长辈曾给我说过,他在路边的一个石碑上看到过不知哪个人用土坷拉写的一首诗:"人穷莫走亲,走亲贱了身。有钱常来往,无钱断了根。"  相似文献   

15.
<正>曾经问过不少人有关"路数"的解释,居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整答疑,人人都知道路数是什么,却说不清楚路数是什么。因为路数在生活中就像上海的马路,数也数不清。说不定,路数就是从数路而来,把路数清爽了,路数也就清爽了。杨东平在《城市季风》中归纳了上海人比什么地方都更加严格的礼尚往来的潜规则:1.不无谓地接受人情;拖欠;2.欠债要还,而且最好不要3.还礼和受礼的价格基本相等,即等价交换的原则。路数似乎就是人情往来的规则。  相似文献   

16.
正讲人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然而,人情之中有礼法,如果做得不合情理、不合规矩,就会变得"没天理"。孟宗是《二十四孝》中的人物之一。年少时,孟宗跟随南阳李肃学习,临行前,母亲为他做了厚褥大被。孟母说:"我儿年幼,还不知道怎么与人相处、帮助他人。求学者难免有家贫少被的,有了这张大被,就能跟别人一起御寒取暖,相互之间受到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尊重领导、对上负责,既是党的组织纪律,也是党的优良作风.但是,当前许多党员干部却是只唯上、不唯下,久而久之,矛盾丛生,问题频现,甚至党群干群关系出现矛盾. 作为党员干部,不拜群众为师,不身沉心入到基层,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就不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显然,各项工作落实就难以达到预期目标和成效.而对于一些党员干部来说,由于长期坚持“唯上不管下”的工作方针,到头来不是成为“墙上芦苇”,就是成为“山间竹笋”.  相似文献   

18.
人情     
正人情,就是人的生命里众多之情的集中概括,也指人与人交往中所构筑的利益关系。李渔所言的"人情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深入浅出地道出了人情的玄机。什么都可以欠,不要欠人情。欠了人情要记得还,真心诚意还。什么都可不放在眼里,不要把人情不放在眼里。容不了人情,人情也容不了你。人情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生命的每一段,没有人情的滋润,你无法成长。成长的每一境,没有人情的河流,你难以跋涉。人  相似文献   

19.
《决策导刊》2005,(7):48-48
什么是听证会?简单说,就是依法听取各方面意见会。其目的是使决策者依法科学、合理地作出决定。而最大的意义就在于依法从程序上保证公正、广采众议,不偏袒某一方。  相似文献   

20.
<正>公元783年,陆贽上书唐德宗:"臣闻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之要,在乎见情。故仲尼以谓人情者圣王之田,言理道所生也。"(《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九)清人祝庆祺编辑的《刑案汇览》中也说:"律设大法而体贴人情。"这些话典型表达了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人情。此处所谓的人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心理倾向以及由此引起的自我意识,二是人不可避免的软弱。这就不是"人情世故"中所谓的人情。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