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唯物史观与三种生产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社会史就是人类将自己和自己的社会生活不断生产与再生产出来的历史。马克思在研究生产范畴的一般规定时指出:“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22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卷数页数)。“广义唯物史观”的“生产”范畴,较经济学和狭义唯物史观的生产范畴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包含三个内容:人的生产、物质生产、精神生产。所谓生产,首先是指人的个体生命和种的延续活动与过程,它又包括人们为满足物质精神需求与其他  相似文献   

2.
需要有无限性,同时也具有有限性。在量的方面二者的辩证统一是需要的重要规律。无限性的依据是人的社会性、发展性;有限性的依据是人的现实性、物质性。需要和欲望有不同的规律。需要是客观的,欲望是心理现象,有更大的无限性,容易背离人的实际需要。只有理解物质需要的有限性才能克服贪欲,才能与人分享,这是个人幸福和社会和谐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陶富源 《东岳论丛》2002,23(2):97-99
物质世界是无限的 ,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大爆炸宇宙学主张宇宙有一个开端 ,然而这只是关于“我们的宇宙”起源的一种描述 ,并没有否定物质世界的无限性。物质世界的无限性 ,是一个通过对有限物质形态的不断超越而不断展开的无限性。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条件下,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更需要注重精神价值,它具有价值无限增大、无限传播、价值的长久性、无限性等特点.它是人类应有的追求,是人的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表征;它能为人和社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促进入和社会的发展;它也能间接产生物质价值.  相似文献   

5.
社会,就其产生的起源来讲,它是从原始自然中逐步异化、独立出来的自然的一个部分。它是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的。自然,就其本体上来考察,它是一个物质自身运动发展着的系统,它在时空上都具有无限性。 人类社会的产生,改变了自然原始的相对于人的自在的运动发展系统,产生了一个对自  相似文献   

6.
摆在政治经济学面前的问题,“首先是物质生产。”“说到生产,总是指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所谓自然的,一般的社会生产从来都是不存在的。“可是,生产的一切时代有某些共同标志,共同规定。生产一般是一个抽象,但是只要它真正把共同点提出来,定下来,免得我们重复,它就是一个合理的抽象。……对生产一般适用的种种规定所以要  相似文献   

7.
人类对时、空无限性理论地探索经过了曲折而漫长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始终没有形成科学的时、空无限性理论。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科学的时、空无限性的理论也产生了。恩格斯在研究自然、回击杜林对无限性理论的歪曲中,对时、空无限性理论做了专门阐发,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大贡献。 历史上的时、空无限性理论 时、空无限性的理论,同其他任何一种理论一样,都有人们对它探索的历史过程。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研究了时、空无限性的问题,提出了朴素的时、空无限性的理论。例如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一切事物的始基是原子和虚空。”(《古希腊罗马哲学》第96页)由于原子的数目是无限的,所以虚空也是无限的。卢克莱修发挥了德谟克利特的时空无限性的理论。他说:“宇宙在它的向前的道路上没有一个地方是被限定了的”,“一个人不论站在任何地方,在它的周围总会有那无限的宇宙向各方伸展”。(同上第39,395页)这种时、空无限性的理论是朴素的、直观的,带有猜测性的。它没有足够的科学根据来证明。而且,这种无限性理论是把物质与时、空分开了的,带有形而上学性。 到了近代,牛顿继承了原子唯物论的观点,第一次在自然科学的基础上描绘了一幅  相似文献   

8.
宗教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既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它亦将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并随着社会发展而继续改变,直至最后自然消亡。但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只有当实际日常生活的关系,在人们面前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极明白而合理的关系的时候。现实世界的宗教反映才会消失。只有当社会生活过程即物质生产过程的形态,作为自由结合的人的产物,处于人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控制之下的时候,它才会把自己的神秘的纱幕揭掉。但是,这需要有一定的社会物质基础或一系列物质生存条件,而这些条件本身  相似文献   

9.
西方传统形而上学崇尚抽象的、绝对完满的无限性概念,压制了现实的有限的东西,使哲学脱离了现实和人生。西方现当代哲学特别是人文主义思潮的哲学,其所关注的不再是脱离人生的、超验的无限性概念,而是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中具体的有限的东西,这种哲学一般都致力于把有限性从抽象的无限性中拯救出来,让哲学和人生具有生气和诗意。它决不是停留于有限的个别东西之上而不思超越,它给超越和无限性以新的界定和定位。无限性被界定为有限之物的无限进展。这种新的哲学方向启发了我们:人生的意义在于超越自我的有限性,在这样的无限中不断追寻,永无止境地奋发前进。本文从时间的有限性、有与无的统一、尊崇差异性等几个角度,并结合中国哲学,论证和阐发了这种新的哲学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前哲学界对哲学的“价值”范畴(或称“普遍价值”、“一般价值”、“价值一般”)的界定多达十余种,绝大多数学者认为:价值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或关系.似乎已成定论.笔者认为它缺乏理论和实践依据,曾多次提出质疑.现从价值的本质特征入手再探其实质,向诸位同行求教.依据马克思抽象商品价值的思路,哲学的“价值”范畴可界定为:客体所包含的主体的劳动、创造和奉献.客体是指满足人们需要和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物质的、精神的、社会的实践产物.表面看价值是主体需要和客体满足需要的自然关系,实际上反映主体在创造物质财富、精神财富、推动历史前进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贡献与索取的社会关系.它的本质属性可概括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学术月刊》1982年第9期上发表了晓亮同志的题为《生产力是物质的而不是精神的》文章(以下简称晓文)。我认为,他的一些观点是不够全面的,特提出自己的意见,与晓亮同志商榷。物质和精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①“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②精神则是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它是高度发展,高度组织的物质(人脑)的机能。精神对于物质有依赖的作用,思维不能离开人脑。但精神毕竟是与物质相对立而存在的范畴。晓文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出发,引证了经典作家关于物质和精神,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和社会意识之间关系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物质的生产力(生产物质产品的力量)”和“精神的生产力(生产精神产品  相似文献   

12.
1.零维一维二维三维空间的真实性问题 真实的空间是物质自身的广延,世界上没有任何具体物会像几何学上的一、二、三维空间那样平滑连续而毫无间断性,物质总是在相对不同的层次上发生“间断”。因而几何学意义上的一维二维三维空间都与实际物质有“距离”,都是不真实的。 但另一方面,因为世界上没有真正的虚空,即世界处处充满物质,所以空间是处处连续而毫无间断性。因而几何学意义上的一维二维三维空间都是真实的。 — 甚至零维空间也是“真实”的。因为正是它可以正确地反映物质无限可分性,它是对物质空间无限性的表征的“下极限”。零维空间不是纯粹的无。 我国现行哲学教科书认为,“任何物体都有长、宽、高三个方向;这就是空间的三维性。”这一命题实质上是借用了几何学上的相关概念,它抛掉了一切实际物体的内部空间结构差异,是对一切实际物体空间的一般抽象。因为传统上表征空间都用整数维,所以在此意义上任何物体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都应有其“特征长度”。它是相对真理。  相似文献   

13.
“宇宙的无限性”是一个古代自然哲学观念,而在现行哲学教科书中,一律把它认作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命题。这种自然哲学的倾向,使哲学研究长期停滞,阻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向纵深发展。“宇宙的无限性”这一命题,在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以及我国先秦诸子的哲学中,都曾论及。原子论的先驱阿那克萨哥拉认为,整个物质世界是由其本源——“种子”所构成的,由种子生化万物,无限的种子构成了无限的宇宙。在伊壁鸩鲁看来,“无限的东西”“表示原子和虚空共同具有的一种质,在这个意义上它表示宇宙的无限性,宇宙之所以无限,是由于原子的无限多,由于虚空的无限大。”①我国古代学者从日常经验中领悟到,天色苍茫,是因  相似文献   

14.
论精神需求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十分著名的命题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由于人是社会活动的产物 ,因此人必然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人类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既有区别 ,又有联系 ,有时又互相转化。无论如何 ,人们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总是同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密不可分 ,总是同一定时期人们的思维、兴趣、习惯联系在一起的。人类的这两种必然的需求 ,从来都是十分具体的 ,而不是抽象的 ;从来都映现鲜明的民族特征和突出的时代特色 ,而不具有超越时间、空间的特点。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什么是精神需求”,尚无定…  相似文献   

15.
人类思维的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原始人的原始思维,到现代社会的综合思维,每一步发展,都标志着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个进步。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人的思维的最本质或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是自然界本身;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那么,人类的思维与人类主体结构中的理性、非理性又有哪些内在的关系呢?本文就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解答,钱学森教授认为从人的思维规律的角度看,“把人的思维分成三种,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因此,我们分别先考察这三种思维中的理性、非理性问题。由于创造性思维是人的思维的主要代表,它“决不是单纯的抽象(逻辑)思维,总有点形象(直感)思维,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仅就我国人口发展中的数量和质量问题,谈点粗浅看法。 一、人口发展过程中也有个数量和质量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物质就是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的统一体。事物的发展过程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由质变到量变的交替过程。社会人口的发展,同样存在着数量和质量的矛盾运动。 人口是人类社会的主体。处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现实社会,就是一定数量和一定质量的人口组成的统一体。但人口作为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实体,也象其它具体事物一样,具有多种质的规定性。如马克思所说:“具体之所以具体,因为它是许多规定的综合,因而是多样性的统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03页)具体的社会人口,就它的社会性方面看,“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在阶级社会里,人的本质就是它的阶级性。离开阶级划分,人口就是一个空洞的抽象。就社会物质资料生产过程方面看,人口又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总合体等。我们正是从后面这种意义上来考察人口数量和质量的。 所谓人口数量,通常是指它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即人口绝对数和人口密度。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多少,在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7.
一、调节职工心理需要的依据和意义 企业领导在经营管理活动中,首先应当抓住人的因素,而抓人的因素又应当首先抓住职工的心理需要。因为,需要是人们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构成了人们活动的内在动力。马克思说:“人有别于动物是人需要的无限性和对需要扩展的才能”。正由于人的需要的无限性和需要的多样性,才驱使人们积极地活动创造着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18.
凡涉及“价值”这一类的认识,都反映出一种主客体关系,尤其反映出主体在这种关系中的主导地位。“社会价值”也不例外,它以某一特定社会作为价值主体来认识价值,或者说,“社会价值”是指从一定社会的角度来考察和评定各体之后,判明客体对社会具有的积极的或善的美的意义或作用的认识。 由于认识“社会价值”的主体是某一特定的社会,社会价值的确定者从一定社会的角度出发,特别是从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需要和利益出发来确定价值,由此使得社会价值不同于“个人价值”等其它价值,从而表现了它自己独有的特性。 社会价值虽然是一种社会性的认识,但它并非是一个抽象的、捉摸不定的概念。人们是能够认识把握它的。它具有客观标准和确定性的方面。 按照唯物史观的原理,社会价值的产生,最初是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中认识的。人们的生活资料这一类的物质需要,是与有生命的人一同降生于世的,人类社会只要存在一天,它就一天也不能停止生活资料的生产和使用。因此,人们对社会价值的认识,首先是从占有和使用生产资料、生活资料,这一类的物质需要开始的。  相似文献   

19.
自然界存在着生态平衡问题,而且这一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社会精神生活中也有平衡问题,这就是精神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平衡。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整个世界的生产,也包括精神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2页)所谓精神生产,就是指以”精神劳动”的方式创造社会精神产品或精神财富的生产,也就是指“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同上,第30页)科学研究、理论探讨、文学艺术、文化教育等活动,都属于精神生产活动的范围。人不同于一般的动物,人除了要有物质生活、物质资料的消费以外,还必须具有精神生活,进行精神消费。所谓精神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对精神产品的消耗与吸收。 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表明,精神生产和精神消费之间存在着平衡,不过这种平衡不周于一般的物质生产和物质消费之间的平衡,在其发展过程中有它自己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20.
<正> 《青海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发表了郝宁湘同志的《谈主体无限性与客体无限性的本质差异》(以下简称郝文),对于这两类无限性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很有启发性。这里我想顺着郝文所提供的思路谈一点想法。 关于人类思维的至上性和无限性与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之间的认识和被认识之间的关系,我国现行哲学教材是这样说的:“人类的思维,按其本性、能力和可能性来说,是能够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这就是思维的至上性,亦即思维的无限性和绝对性,但是每一个以至每一代人,由于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