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股权结构与信息披露关系的研究,国外文献主要是从股权分散、管理层(内部人)持股、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大股东持股等四种不同类型股东持股比例与信息披露的关系着手。本文针对上述四种具体类别,对相关文献的理论分析和经验结果进行了回顾。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2001~2007年中国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检验了管理层持股、大股东持股比例对企业多元化程度的影响.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企业多元化水平会下降,这一现象可能是由于企业大股东通过多元化侵害中小股东利益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经理人的代理问题引起的.本文的实证检验还表明管理层持股与多元化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支持了代理理论对多元化折价问题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与西方企业不同,中国上市公司普遍表现出股权再融资偏好,以往相关研究缺乏从公司治理结构最深层的因素--特殊股权结构视角对股权再融资行为进行系统的研究.本文结合1999-2003年中国沪深A股实施股权再融资的样本公司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国有性质控股股东的行政层级与股权再融资行为正相关;重点国有企业进行股权再融资的可能性更高;控股股东持股比例与股权再融资行为呈现U型关系;股权制衡度或管理层持股比例的提高,有助于降低企业进行股权再融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赫晓峰 《兰州学刊》2006,8(1):136-142
从代理理论角度看,公司治理机制是决定企业行为的一个重要制度问题,研究治理机制与中国企业的融资行为的关系,特别是股权结构对融资行为的影响,将有助于理解治理机制对于企业行为的影响,对于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机制和规范企业融资行为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采用了统计性描述、相关分析以及加权平均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分别分析了2000-2003年3886个次上市公司的基本现状、股权结构与融资结构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股权集中度与负债比例是负相关关系,说明了大股东持股比例的提高将导致负债水平进一步降低,这与我国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代理矛盾相一致;与西方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同,管理层及董事会持股与负债比例成反比,这说明在上市公司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为主要代理矛盾情况下,股东可能会选择债务融资替代股权激励对经理人发挥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5.
《江西社会科学》2018,(6):227-233
以2007—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内部人股权激励对企业R&D投入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内部人股权激励与企业R&D投入强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企业管理层持股比例、高管层持股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监事会持股比例等对企业R&D投入强度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这表明对企业管理层、治理层等内部人实施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的R&D投入强度。因此,应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适当提高公司治理层持股比例;完善企业经理人市场并实施企业管理层股权激励;完善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企业治理层和管理层对企业R&D投入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生物制药作为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之一,具有诱人的发展前景,其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关系因此也受到了关注.由于不同行业的股权结构对绩效的影响有时是不一致的,有必要以我国生物制药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2010~2013年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采用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方法,从股权构成、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三方面对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探讨生物制药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绩效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发现: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和法人股都与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绩效成正比.股权制衡度与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绩效成负相关.而流通股、国有股与生物制药上市公司绩效成反比的假设被拒绝.  相似文献   

7.
股权结构、多元化与公司绩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通过对2000-2002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多元化和公司绩效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多元化和公司绩效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国家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和多元化呈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流通A股比例和公司多元化呈U型曲线关系;法人股比例和公司多元化关系不显著。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影响其多元化行为,进而影响公司绩效,从这个角度来说,优化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才是目前完善公司治理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控制权分离,也使剩余索取权与经营控制权分离,进而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出现了代理成本。合理的股权结构会使代理成本趋于最低化。减持国有股,培育管理层控制体系及各类法人股东,使国有控股公司实现股权多元化,是优化公司治理主体,构建有效股权治理结构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基于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的特殊背景,利用我国2010~2015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对股权结构与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与股利支付水平正相关;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股东都偏好低股利政策,管理层持股比例与股利分配正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利分配的相关性不显著;第二、第三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能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而第二到第十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的制衡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意见为基础,构建了会计信息质量指数。以股权结构为中心,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海南省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之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与会计信息质量正相关,而股权集中度和高管的持股比例都与会计信息质量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9-201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制衡与审计师选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因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第一类代理问题,大股东有监督管理层的需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大越可能选择高质量审计师;因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问题,大股东有隐蔽侵占行为的动机,大股东会降低对高质量审计师的选择。大股东纠结于两类代理问题中,在大股东持股比例与高质量审计师选择之间体现出倒U形关系;当其他股东有能力制衡大股东时,对两类代理问题的反映将是,其他股东会选择高质量审计师监督公司管理层和大股东。  相似文献   

12.
公司实践中的股权结构与决策之间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关系,事实上它是一个加权的“选举系统”。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引入夏普里—舒比克权力指数来探讨股权结构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力,通过对权力指数的分析,得出权力指数能够客观地度量公司控制力。权力指数分析方法的讨论,为我国国企改制、股份制企业的进一步改造以及公司并购重组的实践,提供了一个较好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盈余管理手段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沪深股市2004-2006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管理层盈余管理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管理层采用线上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没有监督效果,相反却促进了公司管理层盈余管理的程度;而对公司管理层采用线下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具有监督效果。进一步地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仅体现在机构投资者增持组中,而在机构投资者减持组中,没有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盈余管理行为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关性。这些结论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的力度还不够深入,现有的机构投资者对于信息使用和识别的能力可能还很有限。  相似文献   

14.
薪酬制度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工具。以高管人员平均薪酬水平为被解释变量,以股权集中度、管理层持股比例等指标为解释变量,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独立董事薪酬、经理年龄与高管人员的薪酬水平正相关;股权集中度、国有股比例、未流通股比例与高管人员薪酬水平负相关。其中,管理层持股比例和独立董事的薪酬水平对高管人员薪酬水平的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5.
管理层持股的契约模型表明管理层持股能通过激励、信息传递机制和控制权分配三个渠道作用于公司治理结构和影响公司治理绩效。现阶段中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持股比例普遍偏低,使管理层持股的契约模型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作用;实行和深化管理层持股制度受到分配制度、产权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6.
王佳 《理论界》2010,(1):201-202
在我国的制度环境中,不合理的股权结构是影响审计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方法,验证股权结构变动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寻求合理的股权结构,以提高审计质量。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审计质量呈负相关;国有股比例与审计质量负相关;非国有法人股比例与审计质量正相关;第二至第六大股东持股集中度与审计质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与经营业绩的相关性,是近几年资本市场投资人和上市公司管理层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本文依据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2006年年报数据,选择:100家已实施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卜市公司为样本,对我国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相关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股权激励比例偏低,持股结构不合理;管理层持股比例对公司业绩存在区间效应.本文最后对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实施股权激励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江西社会科学》2014,(11):209-213
以2007—2013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管理层特征和财务指标的非平衡面板数据为经验证据,探讨检验管理层权力与公司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关系及其在高质量审计视角下的差异性。结果显示:管理层权力越大,公司盈余价值相关性越弱。高质量的审计会显著削弱它们之间的关系,这种削弱作用主要表现在国际"四大所"和具有行业专门化的事务所审计的样本公司中。这一研究结果为研究管理层权力的经济后果提供了新的证据,可为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外部监督机制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7,(7):76-85
本文以沪深两市主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选取2012—2014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现金边际价值模型,对内部控制、管理层权力与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管理层权力越大,现金的持有价值越低;内部控制质量越高,现金的持有价值越高;内部控制缓解了管理层权力与现金持有价值之间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20.
持股类型与公司绩效相关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持股类型与公司绩效相关关系的研究作了简单回顾和评述,以期得到一些对研究有益的启示。研究发现:(1)到目前为止,关于内部管理者与公司绩效相关关系的研究,并没有得出明确的一致结论,尚需进一步探讨,内部管理者与公司绩效应是非线性相关的,“权力巩固”假说更有说服力;(2)大多数观点均认为机构投资者与公司绩效正相关,积极投资者与公司绩效不相关;(3)公司治理研究的焦点,由关注股东与经营者的利益冲突转向控股股东对小股东的掠夺,从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视角,研究终极股权结构是近年来前沿研究中的焦点问题;(4)今后的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