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现锋 《社区》2013,(19):57-57
1.干锅小火将少量花椒粒焙出香味。2.将焙好的花椒粒放入保鲜袋,用擀面杖敲碎。分出一半做辣椒油,另一半拌入麻酱里。  相似文献   

2.
黑木耳吊袋栽培出了2~3潮耳后,由于袋内水分、营养缺乏不再出耳,就当废料扔掉,但袋内养分还未耗尽。为了多出耳,笔者象平菇后期覆土那样,对黑木耳后期进行覆沙,取得了可喜的效益,现介绍如下:将出过2~3潮耳后的菌袋脱袋,用大颗粒状的含水量为5%的河沙和1%的石灰拌匀,再将脱袋后的菌料置每100公斤水中加入了磷酸二氢钾  相似文献   

3.
刘令智 《小康生活》2002,(12):10-10
花椒播种育苗,以往既有春播又有秋播。实践证明,秋播比春播有如下好处:一是秋播花椒免去了种子催芽程序,一次出齐,抗逆性强。二是提高抗病能力。秋播的花椒,一般在翌春3月下旬或4月上旬出齐,当外界气温剧烈变化时,幼苗已具备了一定的适应能力。三是秋播花椒不需追肥。秋播比春播提前  相似文献   

4.
海南岛古称“儋耳国”,又作“离耳国”。郭璞云:“儋耳在珠崖海渚中”。从西汉王朝在海南岛置初郡开始,历届中央王朝任当地的行政建置,经历了由北向南、由环岛四周向中心山区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中央王朝统治势力延伸的表现,也是该地由封闭到开发的反映。1 汉武帝平定南越后,在海南岛置珠崖、儋耳二郡。应劭曰:“二郡在大海中崖岸之边。出真珠,故曰珠崖。儋耳者,种大耳。渠率自谓王者耳尤缓,下肩三寸”。珠崖、儋耳当由其地之物产及民俗而得名。珠崖郡,治瞫都县,在今海南岛琼山县  相似文献   

5.
一、红白豆腐。原料:豆腐一块半,鸡血100克,火腿70克,花生油、酱油、精盐、花椒、淀粉、香菜、味精、高汤适量。做法:(1)把豆腐和鸡血切成小四方丁,用开水烫一下,火腿切薄片,香菜切半厘米小段,(2)锅内放油,油熟后用花椒、酱油炸锅、捞出花椒,加入三勺高汤,放入火腿片和适量的盐。(3)汤煮开,再放入豆腐及鸡血丁,烧开  相似文献   

6.
花椒水煮过的布袋或麻袋,有很好的储粮防虫效果。方法是:先煮花椒水,一只袋子用25至30粒花椒。煮开后,再将洗净的袋子放入水中煮5至10分钟,捞出晒干,装进大米、小麦、面粉、面条、豆类等,系紧袋口,放在木箱、木柜内或其他干燥处,不生虫,无毒,无异味。  相似文献   

7.
杨淑玺 《小康生活》2002,(11):48-48
(1)选料:选成熟已干红枣,分类,剔除霉枣。要求枣体完整,大小均匀,无虫蛀,无破头。青枣不宜作原料。(2)去核:用去核机把枣核除掉,要求出核口直径不大于0.7厘米,口径完整无伤,无破头,针眼一致。(3)泡洗:将去核的枣倒入60℃的热水中,轻轻搅拌,泡洗20分钟,待枣肉  相似文献   

8.
花椒是药食兼用的品种,人秋以来,花椒市场涨声一片,由过去的26元/公斤飚升到36元/公斤。四川成都荷花池药市竟高达50元/公斤,销路很畅。由于今年花椒减产导致花椒俏销,药市上有北京、保定客商囤货,价格不断趋升,含籽5%的花椒成交价36元/公斤,含籽8%的花椒市场成交价35元/公斤。次货也被看好,成交价在32—32.8元/公斤徘徊。青川椒多商求购大货,但近  相似文献   

9.
山楂的妙用     
陈卉 《小康生活》2003,(11):46-46
山楂,又称红果、山里红,不仅营养丰富,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1)治高血压:鲜山楂10个,捣碎,加糖50克,水煎服,连服数日。(2)治高血脂:山楂40克,荷叶15克,草决明12克,花椒1克,加水500毫升煎汁茶饮,每日2次。连服一个月,如果血脂恢复正常,可去花椒,其  相似文献   

10.
中药对抗储存养护是利用一些中药所散发出的特殊气味和特有驱虫防霉化学成分与易生虫、易发霉中药共同存放,达到防治中药虫蛀、霉变的养护方法。(一)泽泻、山药与丹皮同储防虫蛀、变色泽泻和丹皮分别含有挥发油和酚类成分,能够抑制害虫生长发育。将山药、泽泻、丹皮三者分层叠放,或泽泻、山药各自与丹皮同储在一起,既可防止泽泻、山药生虫,又可保证丹皮不变色。(二)大蒜防芡实、薏苡生虫芡实和薏苡含丰富的淀粉,在储存中极易遭虫蛀,如果将它们与生大蒜按20:1的比例,把生大蒜瓣用纱布包好放置于芡实  相似文献   

11.
儋耳乃是耳挂重环,使耳下坠拉长而得名,因为国名。始于任姓,居于黄河以北,约于商初已南迁于岭南,以后再通过雷州半岛而进入海南岛,又逐步南迁到岛南端的儋县。后来骆越人、黎人迁入,儋耳人融入于越、黎人之中,到汉代时,儋耳已成为郡,逐渐消失其民族特色。到唐代时,已不见儋耳族人的名称了。一、儋耳的来源儋耳之名,最早见于《吕氏春秋·恃君》云:“雁门之北,鹰隼所鸷,须窥之国,饕餮、穷奇之地,叔逆之所,儋耳之居,多无君。”又《任数》云:“其以东至开梧,南抚多(?),西服寿靡,北怀儋耳。”高诱注:“北极之国”。即把儋耳列为北方之国。儋耳又被写作(?)耳,毕沅谓:“《大荒西经》作‘(?)耳’。”松皋园谓“儋耳在南海,宜以(?)耳为  相似文献   

12.
傅生 《小康生活》2003,(7):20-21
(1)姜:取姜捣烂榨汁,再取汁液按容量比1:20加水稀释喷雾,可防治腐烂病。(2)青蒿:取青蒿按重量比1:25加水,煮成20份汁液,可防治立枯病。(3)花椒:用花椒按重量比1:10加水稀释喷雾,可防治白粉虱、蚜虫。(4)打碗花:将茎洗净、切碎、捣烂,按重量比1:5加水,浸泡24小时,其滤液可防治蚜虫、叶蝉、网蝽。(5)白头翁:将植株洗净、切碎、捣烂,按重量比1:10加水,浸泡23小时,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甜糯玉米周年均衡供应市场的难题,提高甜糯玉米种植与加工的经济效益,河南省遂平县生物技术研究所果蔬保鲜技术研究会研究出几种甜糯玉米夏贮冬卖的保鲜技术,现将其中两种介绍如下:一、盐渍法①选料:从乳熟期的玉米棒(煮熟后玉米粒吃着香甜可口不老也不嫩)中挑选无虫蛀、无病害、棒体大小均匀、籽粒饱满者作为原料。②清理:除去苞叶和果穗花丝,用清水冲洗干净。③预煮:将玉米放入85℃—95℃的热水中,烫煮2—3分钟。烫  相似文献   

14.
观耳察病     
王哲 《山西老年》2010,(3):54-54
运用耳廓(外耳部分)诊断疾病,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医学专著多有关于"察耳"、"望耳"、"观耳"、"诊耳"的记载。《灵枢·本脏篇》云:"高耳者肾高,耳后陷者肾下,耳坚者肾坚,耳薄不  相似文献   

15.
《周南.卷耳》诗中出现的植物“卷耳”,历代的解释歧义纷呈,比较混乱。宋代以后逐渐形成一个较为普遍的误解:卷耳即苍耳。通过对古人有代表性的观点的辨析,我们可以发现卷耳其实应当是草耳类的可食用的植物。  相似文献   

16.
人体正常的眼,主视觉;耳,主听觉,各有功能。但历来的评说,如《说苑·政理》:“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颜氏家训·勉学》:“谈说制文,援引古昔,必须眼学,勿信耳受”;还有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总之,许多人认为眼的功能比耳的功能重要。这也许不是没有一点原因和道理的。然而,倘若就此而漠视耳的功能,那也未必妥当。其实,我们从前人所遣的如“耳闻目睹”、“耳濡目染”等成语上,也可知道眼耳的功能向来是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人,眼明耳  相似文献   

17.
西安药市:九月份以来,气温逐渐转凉,中药材市场交易也渐渐活跃,绝大部分药材保持平稳状态,调料类走俏形势畅快,特别是陕西韩城的大红袍花椒,市场云集,已成大庄货。凤县花椒色红味香,颗粒大,质量优,价高货少,已经出口。药物走俏的有虻虫干货每公斤收价400—450元。最近又升到450—520元,销价为500—620元。冬虫夏草干货每公斤5000—5500元,  相似文献   

18.
薛增琪 《山西老年》2014,(10):62-62
生活中,人们对眼保健操十分熟悉,其实,耳部的保健也是非常重要的。岳母曾是医院护士长,退休后她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细细琢磨,研究出了一种适合老年人保健的"耳保健操"。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所以经常做"耳保健操",可起到健肾壮腰、养生延年的作用。岳母研究的"耳保健操"主要包括四节动作,每节动作均围绕两耳。具体动作为:  相似文献   

19.
幸猷权 《小康生活》1998,(11):50-51
(1)大蒜治猪尿结石。大蒜100—200克,捣成泥用3—4层纱布包裹,涂擦尿道外部。(2)冬瓜子治猪膀胱麻痹。冬瓜子40—50克,水煎,一次灌服。(3)玉米根治肾炎。玉米根5—7个,用水浓煎,去渣,饮服。(4)花椒末治猪感冒。取花椒适量微炒研末,在病猪尾尖上割一小口,把花椒末填  相似文献   

20.
把大蒜加工成脱水蒜片,既保持了大蒜特殊风味,又贮运、食用方便。加工方法:(一)选料。选无腐烂、无病虫害、无严重损伤及疤痕的白皮瓣、无干瘪的大蒜头。(二)清理。清水清洗蒜头,然后切除蒜蒂,剥出蒜瓣,去净蒜衣膜,剔除瘪瓣及病虫蛀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