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朱莉 《北方论丛》2008,(3):145-147
经济学分析法学具有自己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理论研究体系.就理论研究成果的着眼点和适用领域而言,经济学分析法学既可以作为经济学的流派,也可以作为法学的分支.站在法学的立场上、运用经济学的原理对法律制度进行效率评价的经济学分析法学理论是法理学的一个分支.经济学分析法学能够促进法律制度的有效设置和改革,其相关理论研究对于中国现代化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法经济学虽然属于经济学的研究范畴,但是却和法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法学关注的是如何从权利、义务出发体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而法经济学关注的是如何严谨法律制度,让法律实现公平正义。前者关注法律结果,后者虽然也关注结果,但更关注所引用法律的制度设计。虽然学科近似,但各自研究领域内的思维方式大相径庭:法律人多数仅仅是从提供正义的角度来看待法律的作用,而法经济学人是从改变行为的诱因(隐形价格)和政策目标(效率与分配)的手段来看待法律。如果说法律思维是一个价值观,那么法经济学思维就是一把衡量尺子,如果法学思维是"主观的",那么法经济学的量化思维就是"客观的"。但法经济学思维的微观经济学观点缺少一种统领全局的原则性研究范式,"适当论"可以成为这种范式。  相似文献   

3.
李军  冯志军 《北方论丛》2008,19(2):143-148
法经济学分析范式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运用边际分析法求解对诸如个人效用最大化、政府税收最大化等最优化问题。通过边际分析方法求得的具有相互联系的行为主体的最优化行为的集合便是均衡,这也正是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核心概念。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最终任务是对行为主体的最优化行为共同构成的均衡进行效率评估,也即考察某种均衡是否符合效率标准。由此可见,法经济学分析范式是以边际分析方法为基本工具、以均衡为核心概念、以效率为规范性目标的法学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4.
汪军民 《江汉论坛》2007,1(5):20-23
法经济学是指以公平与效率为目标,以交易为对象,以权利配置为主要内容,以经济分析和法律逻辑分析为主要方法的经济学与法学交叉研究所形成的一门学科.在法理学方面,正义理论及利益法学等法理学思想均对法经济学价值理念的形成和理论体系的构造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法律思想对法经济学的形成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艺术跨学科研究的生成和兴起,是法学研究进入多元化时代的必然现象,也是法学研究后现代转型的直接而具体的反映,形成了其独特的研究特点与优势.法律与艺术跨学科研究经历了由多学科到交叉学科再到跨学科的推进过程.跨学科程度不断加深,在由前理论到引介理论再到自觉理论建构的发展过程中,其理论建构力逐步增强.法律与艺术跨学科研究的兴起与发展,既源自法学研究的内生变革动力,也与法律发展的时代背景存在密切关联,初步形成了其结构范畴.未来可预期的国内法律与艺术跨学科研究,将在判决书、解释学、人工智能、法律文化及法律教育等领域做出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6.
财产、合同和侵权行为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经济学是西方经济界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经济学与法学交叉的新兴学科,其重要特征之一就是运用经济学理论的现代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普通法,包括财产法、合同法和侵权行为法。本文主要内容是介绍和评价法律经济学有关财产、合同和侵权的经济理论。  相似文献   

7.
波斯纳是当今美国法学论坛上少数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他的代表作《法律的经济分析》迄今仍是西方经济分析法学的最权威性著作.他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了法律现象背后所深藏着的经济原因,并坚持效率应当被看作是法律的基本价值.法律的效益价值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是法学研究理论领域和方法论上的重大突破.法律经济学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理性选择理论与法经济学的发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一、前  言法经济学 ① 是 2 0世纪 6 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是法学和经济学交叉的产物 ,特色就是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法律问题。对法经济学最普遍的界定为“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检验法和法律制度的形成、结构、演化和影响”② 。但也存在分歧 ,有的侧重于研究法律政策制定过程中经济学的作用 ,有的侧重于研究与法律相关的经济现象 ,还有的于综理规则的构成要素 ,他综合经济学、法学、伦理学以及实用主义哲学形成了他的制度经济学。法经济学的第一次浪潮在 2 0世纪三四十年代很快就衰落了。法经济学的真正勃兴是在 …  相似文献   

9.
法经济学分析范式的演变及其方向瞻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科斯搭建起法律经济分析的桥梁后,谈判分析范式因其能够将法律经济分析统一在效率主题下而成为主流分析范式。随着博弈论和信息经济学的发展,博弈分析提供的特定环境下主体间互动的分析框架更适合进行法律分析,博弈分析成为新的主流分析范式。但同时,行为经济学和实验经济学挑战了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理性选择假设,现实性更强的行为法经济学分析范式正在形成中。那么,法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何在?从法经济学的历史逻辑可以得出的合理结论是:法经济学的未来发展依赖于理性选择理论这一基础理论的进步。“理性”概念可以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精炼,形成“新理性选择理论”,并以此为基础,引导法经济学将向更加实证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法律经济学(Legal Economics)又称经济分析法学(Jurisprudence of Economic Analysis),是西方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它不仅首次将法律制度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加以理论诠释,而且给法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带来深刻启示并展现了广阔的实践前景.它就象是澳大利亚的兔子在“知识生态学”中找到了一块真空地带,并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填补了它.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法律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有其客观合理性.由于它是把经济分析方法引入法学领域,从而找到了法学与经济学相互作用的最佳结合点,特别是通过对法学方法论的重新构造为更本质地了解法现象提供了可能,因此笔者将立足于法学一经济学一法学的逻辑模式来展开对论题的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1.
"经济学帝国主义"是上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的重要趋势,法经济学是法学和经济学联姻的结果。传统法经济学存在"法律中心主义"的色彩,只关注了国家立法,没有关注对社会秩序形成具有更大意义的社会规范。近二十年来,社会规范研究成为法经济学者关注的热点。社会规范是人们行为的规律性,违反就要受到社会制裁。理性选择理论仍然可以作为解释社会规范的分析范式,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的信号传递模型可以恰当地解释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12.
綦玮 《理论界》2006,(1):105-105,235
法律经济学是一个法学和经济学整合的边缘学科,经过短短四十多年的蓬勃发展,已经在法学、经济学理论研究领域及社会经济和法律实践领域显现其日益强大的影响力,生命力。本文通过对法经济学的起源的简单回顾,介绍西方学者对法经济学的几种定义,提出对其定义的看法。最后再论述法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法律改革提出的效率目标如何达到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近代以来法学过于注重价值宣扬和规则建构,对法律行为的现实性和异质性关注不够深入.行为法学通过对行为的具体研究和实证分析突破了近代以来法学的局限,成为法学研究的一个值得深入关注的研究框架.但若要作为一个学派,行为法学尚存在某些不足.行为法学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吸收更多其它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金海军 《学术界》2005,(5):93-99
法和经济学既然是对法律的经济分析,在法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方面缺一不可.<法和经济学>"上海财经版"中译本的译校者也许是经济学专家,但显然不具备法学(尤其英美法学)的知识基础,相关之处,错译频仍.更为严重的是,该书的译校者缺乏基本的翻译素质和态度,导致译文"硬伤"累累.该书是当前不合格翻译的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5.
作为用经济学的思维和方法探讨法律问题的交叉学科,法律经济学目前已形成了几个活跃的理论流派,成为一个开放、竞争的理论系统,分别为法学和经济学提供了若干创造性的思想源泉。运用经济学思维和方法研究法律问题,不仅拓展了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更重要的是为法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法律经济学使我们以一个新的方式体会法律体系,从经济学成本收益与资源配置角度出发,对法律及其制度安排作经济的分析,以期使这种安排达到最佳效益。经济分析使法学研究更具说服力,并常常会提出一些超越法律的见解,从而可能为立法、司法、行政执法等环节提供符合效率原则的帮助,以使法律制度安排有利于降低社会交易成本。作为法律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科斯定理给我们展现的就是有关法律制度最适安排的情形与图景。在法律经济学看来,有效率的法律制度便是努力使法律供求趋于均衡。所有法律活动,包括一切立法和司法以及整个法律制度事实上是在发挥着分配稀缺资源的作用,因此,所有法律活动都要以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即效率最大化为目的,所有的法律活动都可以用经济的方法来分析和指导。  相似文献   

16.
浅谈经济分析法学对经济法研究方法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娜 《理论界》2006,(1):14-15
经济分析法学是以经济学的方法对法律活动进行理性分析的一个法学流派。效益是法律的价值目标之一,因此经济分析法学的兴起为法学各分支学科尤其经济法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以来,李达始终关注法律问题,探索改造中国社会的法学理论和法律实践.他的法学思想堪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范式开展法学研究的成功范例.具体而言,李达对妇女、劳动解放与立法运动以及社会主义宪法的关注和思考贯穿着立足中国现实思考法律问题的理论旨趣;他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法律现象,考察了法律制度的历史演变,阐明了法理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方法;他的《法理学大纲》是建构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体系的理论尝试,它以法理学话语表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研究范式,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展开了法理学批判,还阐明了法理学研究的前提性问题和核心论题.  相似文献   

18.
法律经济学的基本范畴主要包括法律、经济学和交易成本。法律是法律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经济学是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而交易成本是法律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对三者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我们准确认识和把握法律经济学研究的基本思想和分析思路,防止法律经济学成为传统经济学或法学的附庸而丧失其相对独立的学科地位。  相似文献   

19.
博弈论源于应用数学研究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一个分析理性个体间策略互动的、实质性的社会科学范式,广泛应用于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语言学以及生物学等研究领域.政治学者运用博弈分析范式的理论预设、分析方法和数理模型进行的博弈分析政治学研究经过了试探期、成型期和常规科学发展期三个发展阶段,形成理性选择、演化分析、经验主义、分析叙事和博弈分析马克思主义等分析路线,在策略投票、政治联盟、国际关系、宪政与法治、政治发展与民主转型、公共物品供应、公共池塘资源治理、群体合作、自由平等、公平正义以及道德习俗演化等一系列理论议题上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政治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理论创新.如何有机地将权力这一政治学核心分析要素纳入分析框架,是其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有待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以往,由于所持的学科立场及研究视角的不同,对法经济学关注的学者们并没有就其学科性质、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取得一致的看法。以波斯纳为代表的主流学派把“法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于“法律的经济分析”,在研究范围上包括从反托拉斯法到法律和法学的各个领域,在研究方法上偏重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而以麦乐怡为代表的非主流学派则把“法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定位于“经济、社会、哲学等比较分析”,在研究范围上纳入更多意识形态内容,在研究方法上强调经济、政治、社会判断方法的综合。主流学派凭借其研究方法上的“技术优势”,在过去40年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非主流学派试图突破法经济学研究中“法律的经济分析”这种狭窄的分析框架,发展出一种新的思考法学与经济学的方法。这一发展趋势能否取得成功,主要取决于其研究方法和分析结论在多大程度上能显示出超过“法律的经济分析”。从根本上讲,法经济学理论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创造性过程。作为新兴的理论学科,法经济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