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努尔王后     
纳德沃宫里的努尔王后是约旦国王侯赛因的第四位妻子,原名理查·荷勒芭,现年35岁,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在美国接受教育,长大成人。为了寻觅自己的终身伴侣,她进行了无数次的旅游。最后,终于在侯赛因王宫中找到了自己的意中人。《星期日泰晤士》周刊记者对她采访时,她说:“她进入侯赛因国王的生活圈,过约旦人的生活毫无困难。”不仅如此,她还积极、活跃、强有力地起到了国家王后的作用,她不仅是侯赛因的妻子、孩子的母亲,还是侯赛因国王派往美国的特使。努尔王后经常批评她出生的那个国家。三年前,她在华盛顿为她举办的一次午宴上说:“美国一再成为以色列愿望的屈从者,用美国在阿拉伯世界的重要利益进行冒险,这  相似文献   

2.
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早年有件找马的轶事。 有一天,华盛顿的一匹马被人偷走了。有了可靠的线索后,华盛顿同一位警察一起到偷马人的农场去索讨,但那人拒绝归还,一口咬定那是自己的马。 华盛顿略一思忖,便用双手获住马的眼睛,对那个偷马人说:“如果这马真是你的,那么,请告诉我们,马的哪只眼睛是瞎的?” 偷马人犹豫地说:“右眼。” 华盛顿放下蒙着马的右眼的一只手,马的右眼并不瞎。 “我说错了,马的左眼才是瞎的。”偷马人急急争辩道。 华盛顿又放下另一只手,马的左眼也不瞎。 “我又说错了……”偷马人还想狡辩。 这时警察…  相似文献   

3.
传媒览要     
美国上班族流行带宠物工作美国《纽约客》9月4日美国是世界上第一宠物大国,宠物几乎成了美国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连历届总统们也不例外,在首都华盛顿的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的塑像旁,同时伫立着他的爱犬法拉的塑像。现在,爱宠物行动又有新进展——5月23日被定为“带狗上班”日。组织者说,人们对工作中有宠物相伴的兴趣越来越大。美国宠物用品生产商协会的调查也发现,美国已有1/5的公司允许员工将宠物带到工作场所。数百万美国人也认为,工作时有宠物相伴,可降低旷工率并令员工的关系更融洽。现在,有几千家公司希望加入这一行列。美…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美国的拉丁美洲外交政策,以“华盛顿共识”为基础,理想主义色彩非常浓厚。所谓“华盛顿共识”,其核心内容是美国应该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提倡和促进民主自由、市场开放、自由贸易和禁止毒品贸易。  相似文献   

5.
日前有媒体曝光称,中国游客在法国巴黎卢浮官前喷水池里洗脚,并将之作为“把不文明带到国外”的典型加以批评,甚至用了“中国洗脚大军攻陷法国卢浮官”之类标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58岁中国籍女性田某某又因在美国华盛顿林肯纪念堂等地泼洒绿色油漆,刚刚被送上了当地法庭受审.又有一些媒体以“中国游客司空见惯的恶劣行为”等为题,将之归纳总结、大肆渲染。  相似文献   

6.
张树德 《中外书摘》2008,(12):63-66
在赞颂中国人民战胜日本侵略者的功绩的时候,舆论界对中国抗日战争中所进行的“百团大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它是抗日战争中中国战场上最为辉煌的一页。然而,这次战役的主要组织者彭德怀却因本应无可争议的问题,在后来受到不明不白的批判和攻击。  相似文献   

7.
又一个周末,从电视上得知美国爱乐乐团来台湾演出,于是乘地铁去“国家音乐堂”看看门票价格是否在我愿承受的范围之内。到达那里以后,却见音乐堂前面的广场有众人头系黄色布条集会,还有人拿着扩音喇叭发表演说。初以为是哪个党派的竞选集会,因为此时台湾的竞选运动正如火如荼,仔细一看才知是大陆新娘的维权集会。  相似文献   

8.
这次到美国来,我也尝到了当小“老外”的滋味。我对自己说,我这个“老外”可不能白当。  相似文献   

9.
央行:周小川 吴晓灵 2010年10月9日,华盛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年会上,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说:“一些国家在干预货币汇率,阻止本国货币升值。这些国家长期过度依赖出口促进经济增长,这对全球经济复苏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10.
鲁迅生前一直倡导“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他说:中国现今文坛的状况,最缺少的是“文明批评”和“社会批评”(《两地书》)。本文即意在阐发鲁迅的这一光辉思想。它通过对鲁迅大量书信、杂文的分析,论证了鲁迅对社会病态(主要是“黑色染缸”和“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对“社会批评”与“文明批评”的大力倡导,论证了鲁迅杂文、鲁迅书信的卓越成就对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朽价值及巨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2011年5月9日、10日,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在战略对话期间,美国国务卿希拉里称,中美两国“合作比冲突对两国好处更多”,“一个繁荣的美国有利于中国,一个繁荣的中国有利于美国”。  相似文献   

12.
史云 《老人世界》2014,(10):24-26
像是隐藏在绝密要地的高威力“炸弹”,—位超级间谍于1994年2月21日被美国秘密逮捕后,立即引发了美国与俄罗斯外交中的一次强烈地震:第二天,美国国务卿克里斯托夫和美国驻俄罗斯大使皮克林就分别在华盛顿和莫斯科向俄罗斯提出强烈抗议,美国总统克林顿亦称这起间谍案“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3.
美国黑人女国务卿赖斯今年3月正式访华,吸引了中国和全世界的关注目光。赖斯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国务卿,也曾是美国领导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第一位女性。美国媒体称赖斯为华盛顿“最红的人”。2004年美国《福布斯》杂志首次公布了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女性的排名,赖斯排名第一。这在美国历史或黑人历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赖斯当选美国  相似文献   

14.
非常声音     
“我已经在华盛顿有了心上人,他是一位国会议员。”——华盛顿实习生钱德拉·安·利维神秘失踪,美国举国上下全力寻找,却引出其与50多岁的国会议员加利·康迪特的一段恋情,立即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我最近访问新加坡时,他们告诉我这是最有效的方法。”——自从首相马哈迪尔的官邸迁走之后,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已经变得更加肮脏,该市市长目前正在考虑效法新加坡,对破坏公物和乱丢垃圾的人处以劳改。  相似文献   

15.
时事纪实     
一、恐怖9月11日,恐怖降临美国,美国遭遇了历史上最大的恐怖主义袭击:2架被劫持的飞机先后撞上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大楼,这两座纽约的标志性建筑在被撞约1小时后“像融化的巧克力一样”坍塌;一架被劫持飞机撞塌了华盛顿五角大楼的一角;另一架飞机在宾州坠毁,据说原来是要撞向白宫或总统专机“空军一号”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加人WTO计日可待 4月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与美国总统克林顿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等一系列困扰中美关系的问题举行会谈。双方本应就中国加入WTO达成最终协议,可是克林顿在最后一刻“临时变卦了”(美国媒体语)。对此,朱总理将症结归咎于“华盛顿的政治氛围”。但双方都认为,距最终签署协议只是一步之遥。朱总理语:“此目标的99%已经达到了。”  相似文献   

17.
演说家JamesC·Humes曾经说过:“有些时候,沉默比喋喋不休说得更为响亮;一个恰当的姿态会比千言万语说得更清楚。领导不单要求口才文采,更需要看得见的行动。”沉默都是一种强有力的身体语言?不错,正如Humes所言,有时它比喋喋不休来得更为响亮。举个例子,美国国父华盛顿一向不擅辞令,说起话来结结巴巴。别以为他因此便没有威严,不懂得表达自己。  相似文献   

18.
《城市》1989,(2)
这两年住房制度改革成了人们街头巷尾、饭后茶余的热门话题,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上也常有报导,专家学者时有集会研讨。但给我的印象是说房改手段的多,谈房改目的的少,如大量的文章讲话多是有关房改的方案上,如“私有化”、“商品化”、  相似文献   

19.
9月11日,恐怖降临美国。美国遭遇了历史上最大的恐怖主义袭击:2被劫持的飞机先后撞上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大楼,这两座纽约的标志性建筑在被撞约1小时后“像融化的巧克力一样”坍塌;一架被劫持飞机撞塌了华盛顿五角大楼的一角;另一架飞机在宾州坠毁,据说原来是要撞向白宫或总统专机“空军一号”的。  相似文献   

20.
有百年历史的雕花卧龙塌,长辈才能坐的太师椅,木架上铜质的脸盆……来自美国华盛顿的罗尼·莱斯一踏进北京什刹海南官房胡同39号,就被这座四合院的魅力深深吸引。“住在这里的人真幸运,时刻跟历史同在。我也非常想住这儿,特别是那张有百年历史的大床。”他笑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