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一般认为,出口、投资、消费三大经济增长引擎共同发挥作用,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现在,美国华尔街金融海啸波及全球,全球经济进入萧条,金融危机必然带来经济危机。西方国家纷纷出现经济增长减速或负增长,全球经济衰退,国际市场需求降低,使中国企业出口订单减少,依靠出口的企业生存困难,经济增长引擎之一出口疲软。  相似文献   

2.
冰岛银行正在“融化”,巴基斯坦面临“国家破产”,美国已有15家银行倒闭在次贷危机掀起的狂风骤雨中,全球股市一周蒸发市值5亿美元……源于美国,波及全球,可怕的金融“海啸”正从华尔街走向世界疯狂蔓延,即使远隔万里,我们依然能感受到这股“海啸”的威力。全球联手救市,共同应对史无前例的金融“海啸”。  相似文献   

3.
始于美国次级房地产贷款的危机已经演化成了一场波及全球的金融海啸,正加速向全球性经济危机演化。包括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内的西方人士普遍认为此次危机“百年一遇”,其波及范围和影响程度将大大超过1929年。  相似文献   

4.
金融危机对高校带来的不利影响 金融危机波及全球.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酿成了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强、波及范围广的国际金融危机.目前,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本身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会进一步呈现.受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慢的影响,加上我国经济生活中尚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5.
次贷危机究竟给中国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美国经济何时能走出危机?中国的政府和企业将会如何应对新的国际经济局面?为了回答上面的问题,我们首先判断美国这次源于房地产信贷、已经也必然波及所有金融信贷和实体经济领域的危机尚未见底,可能持续5至7年,而美国经济的复苏需10年甚至更久.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知道中国,事实上也包括与中国类似发展模式的很多其他东亚经济体,实体经济究竞要被迫做出哪些调整,才能对中国的经济政策调整和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作一个方向性的判断.  相似文献   

6.
胡志鹏 《统计与社会》2007,(6):46-47,28
一、我国流动性过剩为结构性过剩所谓“流动性过剩”,通常指经济层面资金充裕,银行信货投放冲动较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背景下,中国国际收支近年来持续呈现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外汇储备持续攀升,导致出现流动性偏大。这一问题已波及经济各个层面,并由此造成贸易摩擦增多、通胀压力加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金融市场的繁荣与发展,以及统计学相关理论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统计学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金融学作为立足于经济现象之上的一门学科,与统计学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发展,金融市场的复杂程度也不断加深,越来越多的统计方法被运用到金融领域当中,金融统计学这一新兴边缘学科也由此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对外开放的发展,我国经济受到来自国外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而全球化对于国际经济金融的威胁也日益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我国如何充分利用全球化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同时抵御国外经济波动的负面影响,维护经济发展的稳定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国外经济波动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实证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国内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大多数实证研究侧重于金融的资本积累功能,较少讨论金融的要素配置功能。为了间接度量我国金融发展的资源配置效率,我们利用Battese &; Coelli (1995)提出的随机边界模型以及中国1978-2004年的跨省份面板数据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时空特征;金融发展只是通过资本积累促进了经济增长,但是并未促进我国技术效率的全面提升,这一结论与Rioja和Valev(2004) 等人的发现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0.
张南 《统计研究》2013,30(6):67-77
 本研究将中国的资金流量表调整为矩阵式资金流量表,统计描述性分析部门间资产与负债的基本特征。进而应用列昂惕夫逆矩阵建立部门间金融风险的波及效应模型及展开乘数分析,说明各项金融交易风险波及的排序,解析金融系统性风险对中国金融整体的最终波及效应。推测与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各种金融交易项目的系统性风险评估超过了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时的状况。  相似文献   

11.
浅析当前经济领域的诚信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中国经济是由计划经济脱胎而出的,信用基础十分薄弱,当前经济领域失信现象大量存在。信用已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瓶颈。  相似文献   

12.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试图从中观层面以我国各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在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应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3.
一、加入WTO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可能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越显关键。因此,研究加人WTO对国家经济安全的影响问题至关重要。 (一)对金融行业的影响。 从国内经济安全角度说,入世影响最严峻的行业是服务业,服务业中影响最重的当属金融领域。金融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命脉,金融市场是市场配置资源的核心,由于我国的金融企业改革起步相对较晚,竞争力还不强,金融市场发育还不太成熟,金融运行规则还十分不健全,在入世保护期结束后,具有综合服务功能和强大创新能力的外资金融机构的涌入必然对我国的金…  相似文献   

14.
文章根据2005-2014年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建立Panel-VAR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中国金融发展规模、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体现在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两个方面,但这种影响并不显著,相对经济增长自身的贡献率较低;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经济增长对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效率的贡献率相对金融发展本身较低.  相似文献   

15.
经济结构调整时期的上海居民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经济步入了又一轮重要的经济结构调整时期。面临经济增长动力机制的转换和更替、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上海居民消费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以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倾向等为标志,上海居民消费在近十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所产生的联动效应不仅反映在消费领域,还反馈到生产领域,波及到文化领域并辐射到整个经济领域,对上海经济持续发展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作为有数亿农民的农业大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发展已成为当今社会各方关注的焦点。如何进一步发挥金融在经济领域中的核心作用,有效推动农业产业化,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帮助农民致富,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融资需求矛盾,是当前社会各界尤其是各级金融部门值得深思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金融体系是现代经济中最容易产生严重问题的部门。20世纪90年代,波及诸多国家的区域性金融危机就发生了三次,1992年暴发的欧洲货币危机使大多数欧共体成员先后遭受影响:;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不仅影响了拉美地区,还使其他各洲的诸多国家受到冲击;1997年,开始于泰国的金融危机席卷亚洲,即使经济实力异常强大的日本也未能幸免。金融领域的不安全隐患及其表现形式金融领域的不安全隐患有很多种类型,主要有:(一)货币流通量失控。是指货币增加量严重超过经济正常运行需要。物价快速上涨是其必然后果,甚至还有可能引发物价飞涨。引发货币流通量失…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大多实证研究在方法上都选用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文章运用超外生性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正向的控制因果关系,但在长期内存在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逆向控制因果关系的结论.结论表明:优先发展经济的政策有助于带动金融长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金融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利用有关核算资料对近十几年中国四大区域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数量考察。通过从总量、结构和贡献率等角度,并辅之于部分省际的比较分析发现,中国区域金融的分布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分布一致,金融业增加值向东部地区高度集中,区域金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是东部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值得关注的是,在区域各行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比较中,区域金融业贡献率最低,且呈平稳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0.
周颖 《四川省情》2018,(11):50-50
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国务院于三季度送出增加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下调再贷款利率、禁收资金管理费等一系列“红包”。业内人士认为,创造各种条件为小微企业“解渴”,不仅有助于引导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更有利于释放中国经济的微观活力。这在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