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刑事犯罪案件中,犯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的损害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不仅表现在物质损害上,同时往往也给被害人带来精神上的损害。但是,从我国目前的立法和司法来看,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是得不到支持的。有鉴于此,本文拟从我国的立法和司法解释着手,分析我国在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上存在的问题,并就建立刑事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是我国的一项重要诉讼制度,但长期以来存在着许多理论冲突和司法实践难题,如人民检察院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法律地位不明确。本文拟就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在民事诉讼中引入公诉制度,为人民检察院在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时以民事公诉人的身份介入私法领域提供科学合法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闫德利案件曾得到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社会影响极大,我们在给予受害人同情的同时,不免忧虑闫德利的受损名誉将得到法律的何种救济。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来看,对犯罪行为人的刑事处罚远远不能弥补受害人的精神痛苦,解决之道惟有完善现行法律,将精神损害赔偿引入附带民事诉讼中。  相似文献   

4.
通过剖析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不能全面保护被害人合法权益的原因及该制度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有针对性的修改建议,以达到效益与公正的和谐统一,更好地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当前,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改革成为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焦点.本文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纳入民刑关联案件的视角,从制度上、理念上予以保守主义立场的反思,在保留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提倡赋予当事人程序选择权,平衡公私权益的渐进式变革主张.  相似文献   

6.
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是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外对此有一定的研究,我国对该方面的研究与立法都很不完善,在制定侵权行为法之际,对第三人精神损害赔偿进行分析,对完善我国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精神损害赔偿是法学研究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制度的实施,能够成为维护公众精神权益的有力武器,对保障公民的精神权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的法律和司法解释并未对怎样的损害可以申请精神损害赔偿做出非常明确的规定。此问题在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下面将对可以申请精神损害赔偿的条件和赔偿措施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8.
将于2010年12月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修正案》在第三十五条中,首次明确提出了精神损害赔偿,这对于我国国家赔偿制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国家赔偿法中设置精神损害赔偿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刑事和解制度近年来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受到了很大的关注,在具体制度的构建、立法上的完善等方面还存在争议。从我国实际出发,构建一个完备的刑事和解制度是今后刑事司法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电子证据越来越多的登上民事诉讼的舞台。电子证据的真实性认定是阻碍电子证据使用的最大障碍,而英美法系国家通过成文立法和判例建立起独特的电子证据规则。我国的电子证据立法发展较慢,司法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相关的立法和实践经验,构建出适合我国国情的民事诉讼电子证据认证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11.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具有控制犯罪、保障人权、维护社会正义等方面的重大价值。当前,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在我国还处于理论探索阶段,具有实质意义的立法准备工作尚未启动。我国作为世界人权保护运动的积极拥护者,应当将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纳入被害人权利保障的议事日程,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努力寻求一种被告人利益与被害人利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协调共存的和谐、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2.
刑事禁止令是《刑法修正案(八)》新增设的一项制度。由于立法未界定刑事禁止令的适用原则。因而,确立刑事禁止令的适用原则,是摆正我们面前的崭新课题。结合刑事禁止令的形式依据和内在依据的角度来看,都要求刑事禁止令在司法实践中应当遵守必要性原则、关联性原则、针对性原则以及均衡性原则。唯此,才能为具体的刑事禁止令司法活动提供着方向性的引导。  相似文献   

13.
我国社会和经济在高速的发展,法制也在逐渐的完善起来,而且随着被害人学的兴起和发展,刑事被害人的权益保护日益成为各国法律关注的重点,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也逐渐确立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在我国,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在近几年也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前沿性的学术研究课题。特别是在缓和社会纠纷、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实现司法改革的同时,刑事被害人的国家补偿制度的完善在我国将掀起法制和人权的改革之风。  相似文献   

14.
民事调解制度是我国民事诉讼中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基本原则与制度,在我国的民事审判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社会关系的复杂化,矛盾也在不断增多,同时人们维权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使得民事调解的相关制度有了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很多不相适应之处,诉讼调解中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  相似文献   

15.
刑事调解制度即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双方在自愿的前提下参与的由中立的第三方主持的对犯罪行为引发的相关问题进行平等协商解决的诉讼制度。刑事调解制度的确立与刑事诉讼法所追求的公正、效益价值相契合,调解书替代判决书并不简单的是一种争议解决手段的替换,而是将人文主义关怀融入僵硬的诉讼程序中,在某些案件中赋予当事人,但此项制度在我国实施过程中还面临着以下困境。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对外开放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不得不面临外国投资法律制度构建滞后于实践的困境。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召开为我国外国投资立法改革指明了方向,制定统一的外国投资法律已经提上立法日程。深化外国投资立法改革必须从当前我国外国投资法律制度的现状出发,借鉴有关国家的有益经验,放宽外资准入,将审批制改革为报告制,同时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完善相关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司法的背景下,刑事和解作为一种解决刑事案件、恢复被破坏社会秩序的崭新的方式,为法学家和社会公众所关注。本文叙述了刑事和解制度的基本理念、现实意义,提出了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证明案件事实的任务不再主要由法庭承担,而要求控辩双方积极举证,以确保刑事诉讼公开、透明进行。文中试从刑事诉讼证据开示角论述了该制度的内涵、意义以及设立证据开示制度的必要性,并对我国建立刑事证据开示制度进行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19.
民事诉讼审级制度是指民事案件经过几个级别不同的法院审理才发生法律效力的制度。为了尽可能的做到法院裁判的公平公正,国家通过审级制度来发现和纠正错误审判。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二审终审制度渐渐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陷,已经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笔者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现有的民事审级制度,对我国现有的二审终审制的修改和完善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行刑法种缺乏对证人权利的有效保护机制,导致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的出庭率极低,进而影响到司法公正,极大地制约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只有完善了我国证人的出庭保护机制,才能保证证人的出庭率进而保障司法的公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