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几个基本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五四"文学革命之前,的确有过近代文学史阶段;"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下限,当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此后可以视之为进入一般意义上的"当代文学"阶段。如此分期,并非割裂中国近百年来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而在于承认对文学史现象作分阶段考察研究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2.
托派问题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及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重大政治历史问题,由于某些原因,许多人对这一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很有影响的名词并不熟悉。对中国托派历史的相关问题进行全面的厘清,有利于我们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过程中,全面掌握相关人物和事件,了解历史的原貌。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明了“可持续发展”观及其意义,论述了中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及中国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的一些关系。  相似文献   

4.
国民军是中国1920年代的一支重要的军事力量。苏联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前提下援助中国革命,国民军是其继南方国民政府之后的又一个援助对象。苏联对国民军的援助覆盖第一、二、三军,援助的形式分派遣军事顾问组和经费物资支援。苏联的援助使国民军的军事实力得到了加强,促进了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但因为苏联援助国民军的实用主义态度,使得援助效果受到影响。给人们的启示是:中国革命必须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百余年历史,原本是西方资本主义、帝国主义用洋枪洋炮书写的一部长长的侵华史。但是,西方一些政治家或学者,却经常滔滔不绝地谈论西方列强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功德”,把战争的责任推给中国,把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某些进步记在自己的帐上。美国人丹涅特在论鸦片战争的性质对认为:“战争的原因是叩头!是中国妄自尊大的主张;它不要在相互平等的条件上,而要在君臣之间那种侮辱和卑贱的形式上维持和其余人类的商业交往。”把英国推行殖民制度,对外扩张导致的不义战争,解释为中国落后  相似文献   

6.
自五四以来,文化一词在当代中国一直极富魅力,文化问题一直是吸引当代中国学术界关注的前沿性话题。本文分析与评论了现当代中国的文化进化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文化激进主义与文化保守主义,文化全球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本文认为,加强对这些文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的研究,对于建设既继承优良传统又富有时代精神,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中国社会主义新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在中国这样的大国要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必须认清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力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价值论研究必须超越“西化和反西化情结”的纠缠,摆脱文化侏儒心态,独立思考,形成属于当代中国自己的学说话语;而中国特色价值学说的形成,应在“关系-实践”说基础上,运用主体性观念与主体性方法分析和反思价值领域中的一切问题并且研究者应有科学精神,保持适当“价值中立”,担负起构建合理健康的价值观念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中国在封闭了多年之后,面对这种格局,必然遇到诸多难题.如全球竞争;体制转轨;宏观管理;资金投入;技术创新;本文就以上问题进行剖 粕,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如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成果,践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和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确认识和实践的基础上,一方面源于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所遇到问题和挫折的反思和总结。通过回顾和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个节点,指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西方化"和"苏联化"的危险性,分析了党和国家在"哪个是正宗的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等问题上出现的失误和挫折,为进一步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顺利进行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近代教育体系建立与发展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学校对逻辑学教育给予了充分重视,是中国近代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传播近代新学,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产生了积极影响。中国近代逻辑学教育在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师范教育中有其独特的内容与特点,对推进近代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完善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逻辑学在知识体系中的基础地位,在中国现当代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方面,逻辑学需要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典哲学的几个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哲学是世界哲学的一部分。从对象与范圍来看,中国哲学在基本上是与世界上別的国家的哲学一致的。然而,中国古典哲学有自己的独立發展的过程,因而也就表现了許多与別的国家的哲学不同的特点。中国古典哲学之特点的問題是一个此較复杂而需要深入研究的問題,本文尝試提出个人的一些初步的看法。中国哲学的特点可以說就是中国哲学的民族特点。我們說哲学的民族特点,这应該如何了解呢?应該承認,一个民族的哲学思想是和一个民族的共同文化有密切关系的,也就是民族的共同文化的一个表現。現在所講的中国哲学主要是汉族的哲学,这是  相似文献   

13.
关于民主理论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较系统地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主要观点 ,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基本内容 ,分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作者认为 ,在新世纪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4.
近代中国自然灾害频发,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困扰。文章从社会控制的角度,对近代灾荒赈济的主要措施及其成效进行审视,认为尽管赈济举措未能从根本上控制流民的生成,但近代中国在赈灾方面所作出的种种努力,还是应当肯定的,而其中的教训亦非毫无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尤其是小说创作向世人展示着全新的面貌。然而,文学的"热点之争"从来没有停止过。全球化背景下作家如何在文学作品中展现中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主要表现在:中国城市化率与世界城市化率对比上,人均GDP与相对应的城市化率对比上,还表面在中国城市化率与工业化率的对比上。中国城市化水平低主要发生在改革前30年这个时期,其原因是,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以人民公社为代表的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制度安排,乡镇企业的农村工业化道路以及对城市和城市化认识的偏差。为此,要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城市化的历史必然性和进步性,在政策上要为农村人口和内口转移扫除障碍,要走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要注重提高城市化的质量水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涉及中国各民族间关系,特别是中原王朝与边疆各民族的关系问题的研究,是中国历史学一个渊源已久的课题。当前,中国民族关系史的研究以它崭新的面目出现在史学之林,在一些高等院校已开设中国民族关系史的若干专题课程,有的还以此为专业招收了研究生。这就需要回答:中国民族关系史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任务与效益,以及建设中国民族关系史专业的条件等方面与别的专业有何区别和联系?它应否和能否建设成为一个新的专业?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论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然而,能否将中国文论准确地传送出去,外国读者对中国文论能否理解和接受,关键在于翻译.当前,在中国文论外译问题上,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特点和民族形式,是按照中国特点去应用马克思主义,使之具体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基。中共二大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深层次的完整的结合,是产生新思想、创立新理论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对延安精神,实际上回答了三个极为重要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延安精神是怎样产生的、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第二个问题是,延安精神究竟是什么?第三个问题是,怎样在新的时代,让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下面谈一点自己的学习体会。(一)延安精神是怎样产生的?胡锦涛同志说:“延安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13年。宝塔山下,延河岸边,孕育了延安精神。”那么,延安的13年,究竟在中国革命史上作出了什么贡献呢?概括起来说,就是三条:一、在这里产生了马克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