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船山人格理论的哲学意蕴及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船山的人格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哲学意蕴."习与性成"、"继善成性"是其人格理论的哲学依据;"人苟有志,性亦自定"是其人格理论的修养方法;"诚"在王船山人格理论中起着基础性的地位,而践行更使这种人格理论具有笃实的品质;实现成人之道是其人格理论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船山人格理论促进了儒家理想人格和近代理想人格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论儒家理想人格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览历代儒家的伦理思想,可以发现理想人格学说在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从理想人格的具体模式看,在儒家的伦理思想中,有两类理想人格一直是世人所推崇的:一是圣王人格,一是君子人格。前者是儒家所设定的做人的最高典范,后者是做人的一般范型。圣王人格源于孔孟,发展于荀子及《大学·礼记》,最终完备于宋明理学,形成了由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组成的圣王人格理论。儒家的君子人格作为做人的一般范型,是对圣王人格的补充,君子人格体现在重义轻利的素质、安贫乐道的风范、自强不息的精神、坦荡宽容的品性几个方面。儒家理想人格理论有其积极的现代价值,对于当代社会的人们加强群体合作关系、克服社会危机、解决环境问题,促进人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儒家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人格理论。为了便于评析,我们首先对儒家的人格理论作一概略的说明。 (一)关于人格的分类儒家的人格分为五个等级类型:①圣人人格;②贤人人格;③君子人格;④节烈人格;⑤小人人格。圣人人格带着一种神圣、神秘的色彩。“圣”的原义是聪明之士。儒家把“圣人”概念发展为人文智慧和德性人格的象征。  相似文献   

4.
有关人格理论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 《齐鲁学刊》2004,(6):137-139
人格理论是对人格研究的系统界说。与西方注重个人的视角不同,中国对于人的关注始终是以群体为本位、以道德为旨归的,这导致了中、西方人格理论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学科发展、人格观念和价值趋向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恩格斯的人格理论,包括人格的构成理论、人格的历史发展理论和健康人格(共产主义新型人格)理论.恩格斯认为,只有消灭私有制,片面的、畸形发展的人.才能够转化为"真正的人".恩格斯的健康人格理论对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方人格理论有特质论、精神分析理论、学习论、人本主义等。这些人格理论其局限性在于回避了人格的社会性,回避了人格的历史性,回避了人格的阶级性。因此这种理论不仅不能取代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地位,相反其形而上学唯心主义观点必须给予批判。今天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三个观点,即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形式关系的原理,关于先进的社会意识必须“灌输”的原理,同时,思想政治工作要继承优良传统,借鉴西方人格理论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从制度的视角看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已有的人格理论背后,有一个研究视角长期被忽视,那就是制度与人格的关系问题。从制度的视角来研究人格将展示现实人格的新内涵。在存在论上,制度优先于人格,在价值论上,人格高于制度。人格与制度之间相互作用既包括积极的作用,也包括消极的作用。从个体的生存策略上看,可以区分制度内的人格与制度外的人格两种类型。这些论述的启示在于:制度建设需要考虑制度对人格的影响,人格建设也需要考虑人格价值原则对于制度的可能影响;人格建设既要培养制度内的人格,又要尽量参考制度外人格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多维解读人格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具有多学科的意义和特征,是许多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尤其是心理学、哲学、伦理学以及法学、社会学等都在不同视界里给予了独特的思考和规范,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人格学说和人格实践。立足思想教育和人的培养与发展,综合考察多种人格理论具有前提意义和指照作用,为人格教育和人格培养所必不可少。一人格是个古老的问题,较早且较成熟的人格理论发育于心理学科。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一个人与他人相区别,并可通过他与环境和社会群体的关系表现出来,他自己所特有的心理——生理性状(或曰特性)的有机结合,是把一个人的各种异同点组…  相似文献   

9.
王凌皓吴希刘静茹孔子理想人格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君子人格,其义理根据是仁与礼;本文从天人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物我关系等几个方面探析君子人格的基本特征。孔子所强调的理想人格已深藏于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成为整个民族的集体无意识,有着恒久的生命力。和谐社会人格构建不能逾越孔子的理想人格理论,这里包藏着有待深入的深刻人文精神和丰厚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0.
人格之境与成人之道──从孟子看儒家人格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格之境与成人之道──从孟子看儒家人格学说杨国荣人的问题是儒家关注的基本之点,而这一问题的探讨,往往与理想人格的设定及成人之道(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相联系,后者即构成了儒家的人格理论。从儒学的演进来看,如果说,孔子为儒家人格学说提供了历史的起点,那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