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草场是发展畜牧业的基础。就百色地区来说,在人口逐年增多、耕地面积较少、粮食不很充裕的情况下,必须充分利用丰富的草场资源来发展畜牧业生产。这是振兴百色地区民族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一、牧场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百色地区草山草坡面积宽,牧草资源丰富,是全区草场最多的地区。据1983年区划调查,草场总面积1770万亩,占全地区总面积的32.4%,约为全地区耕地面积4.26倍;宜牧草场1568万亩,占草场总面积的  相似文献   

2.
民族地区大多是资源丰富的待开发区。要因地制宜地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发展商品生产,就要选准起步点。拿我们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来说,山区占全县总面积99.3%;全县33万多人口中,哈尼、彝、傣等少数民族占77.79%。在这样一个山多、少数民族多的县,怎样才能尽快致富呢?我们认真、全面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我县100万亩播种面积中,只有水田、雷响田和台地28万亩,其余72万亩多为陡坡地、轮歇地。如果走以粮为主的路子,到二  相似文献   

3.
湖南怀化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山区,属武陵山区贫困带。1988年确定为省山区开放、开发试验区。其中5个自治县和15个民族乡是开发的重点,靖州苗族自治县和新晃侗族自治县则做为两个“窗口”进行建设。开发已初见成效:人工造林140万亩,封山育林100万亩;新扩果园7.44万亩,改造老果园7.8万亩,水果总面积达66.86万亩;烟叶、花生、中药材等也有较大发展;完成了锦和、狮子岩、刘家坪等3个水电站建设和怀化、辰溪2个火电厂的续建任务,建成  相似文献   

4.
攀西地区是我国资源富集的聚宝盆,开发条件很好。水能资源富甲天下,约占全国可开发量的30%;矿产资源种类多蓄量大,是发展基础原材料工业最理想的基地;雨量充沛,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是发展立体生态农业的重要基地。开发攀西地区资源,是国家实施农、轻、重协调发展,东、中、...  相似文献   

5.
如果说,沿海沿边的开放开发是一张弓,沿江开发是一支搭在弓上的箭,那么湖北省巴东县就在这支箭的中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巴东县是三峡库区移民搬迁重点县.三峡工程将淹没11个乡镇、房屋118万平方米、土地20000多亩,其中涉及5个乡集镇和县城的  相似文献   

6.
(一) 河池地区地处广西西北部,与云贵高原接壤,全地区有10县1市(自治县5个),总人口360,4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83.4%。 这个地区是大石山区,九分山、七厘地、三厘水面和村庄。全地区总面积33554平方公里,折合5033万亩。其中,石山半石山2929万亩,占总面积59%,土山1548万亩,占30.7%,耕地只有336万亩(田157万亩,地179万亩),仅占总面积的6.76%,人均耕地0.93亩。全地区有61个乡513个村,92.9万人处在恶劣自然条件的大石山区和深山区,每年灾害频繁,不是旱就是涝,不是风就是冰雹,社会发育程度低,困难面很大。如按扶贫新标准人均收入300元,口粮400斤计算,全地区至今还有200万人的温饱尚未解决。河池是老、少、边、山、穷地区,被列入全国十大贫困块之一。  相似文献   

7.
当我们把“开发西部”这个话题谈论得热而又热时,我们似乎只意识到了西部开发就是对西部的能源、森林、矿藏这些物质资源的开发,我们显然忘记了西部还蕴藏着另一种更加重要的资源,那就是文化。来自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副所长、正在攻读博士后的白庚胜在这里这样提醒我们。“西部资源不仅仅是森林、矿藏这些物质资源,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文化资源。如藏区有许许多多的寺庙,每一座寺庙都可以说是一座博物馆。再如东巴文化、毕摩文化等等‘绝学’,在西部的蕴藏量、品味、质量都非常高,所以西部开发中必须加入对文化的开发,而…  相似文献   

8.
在为经济振兴作贡献的队伍里,有一支组织严密,特别能战斗的生力军——凉山民兵。把荒山变宝库在土地资源日益枯竭的今天,谁拥有土地,谁就具备发展经济的强大优势。凉山州委、州政府从全州可耕地开发利用极具潜力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开发建设“三亩地”(两亩“找钱地”,一亩高产地)的经济发展规划。军分区党委把实现这一规划作为民兵的中心任务,号召民兵向荒山进军,要求每一个民兵比群众多开半亩“找钱地”,多建一亩高产地。地处黄茅埂大风顶脚下的美姑县瓦候区,气候寒冷,人烟稀少,过去是个“拉屎不生蛆”的穷地方。分区党委的号召,激励了这里的46位民兵。他们组成第一支开发队,用汗水和辛勤的劳动,在杂草丛生的  相似文献   

9.
前18年的扶贫,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比如说:过去我们讲经济开发,只看重物、看重钱,动员贫困地区的人们去开发当地丰富的地上、地下的资源,很少讲人力资源的开发。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实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期间,曾提出了扶持贫困户创造稳定解决温饱的“四个一”的措施,即:人均建成半亩稳定高产的基本农田,户均一亩林果园或一亩经济作物,户均向乡镇企业或发达地区转移一个劳动力,户均一项养殖业或其他家庭副业。毫无疑问,这“四个一”,当时对解决贫困群众的温饱是非常适用的,凡是认真落实了这些措施的地方,群众的温饱问题都基本得到了解…  相似文献   

10.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北省西南部,面积2.4万平方公里,人口384万,是共和国最年轻的自治州。恩施州水能蕴藏量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州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河流纵横、溪沟众多,共有大小河流60多条,总流域面积21801平方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5条,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8条,水资源总量299.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能资源是全国人均占有量的2.9倍、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55倍,为湖北省除宜昌地区以外最大的水能资源富集区。加大水电资源开发力度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多年来,恩施州大量宝贵的水能资源未得…  相似文献   

11.
关注民族旅游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旅游是指游客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民族传统文化是指少数民族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创造的物质、行为、精神和制度。它包括物质形态的民族遗存遗迹、民居建筑、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用具及工艺品;包括行为形态的民族礼仪、民风、民俗、行为举止及宗教仪式;包括精神形态的民族精神理念、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宗教信仰;还包括制度形态的宗教制度、宗族制度、道德及约定俗成的规范等。民族地区的旅游,凭借这些文化资源进行的开发,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事实表明,旅游开发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给当地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了民…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土地辽阔,资源丰富,全县总面积为926万亩,总人口为23.3万多人,其中蒙古族3.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5%。全县有草原面积469万亩,苇塘面积82.8万亩,水域面积140万亩;耕地92万亩,尚有57万亩宜林草面积,成为“六草二水一苇一分田”,具有全省闻名的“杜尔伯特大草原”之称。  相似文献   

13.
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而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是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一切载体,是科尔沁地区图书馆的特色文献。开发与保护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是科尔沁地区图书馆的重要职责。论文从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开发范围、开发和保护对象、开发方法等方面论述了科尔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资源开发与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14.
当前,改革之风吹遍祖国大地。党中央一再告诉我们,要搞四个现代化,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改革。改革要贯穿四个现代化的整个过程。从我们内蒙古自治区这几年来的工作实践证明,只有解放思想,从实际出发,搞好改革,才能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步伐,开创新局面,保证四化的实现。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有可利用的草原10亿多亩,林地近2亿4千万亩,耕地面积8,000多万亩,水面1,000多万亩,还有占世界第一位的稀土,占全国第二位的煤炭,以及发展冶金、建材、化学工业,特别是发展轻工、毛纺等加工工业的极其丰富的原材料。这些都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极好条件。多年来,我们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未能获得应有  相似文献   

15.
费:你写的<中国西部--文化艺术遗产的大宝库>,以及准备申报的科研项目--<保护、开发和利用西部人文资源>的课题设计方案,我都看了,写得很好,很有想法.我认为对西部的开发,应该是立体的,其中不仅是包括经济的开发,也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现在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问题已经有点意识了,并且也正在这样做,我觉得很好.但是对于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能够有深刻认识的人并不多,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人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应该把这项工作加到西部开发这个大的战略中去.申报这样一个课题,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应当等同于经济的开发和自然生态的保护.它们应该是一个平行发展的整体,也就是说,社会的进步应该是一种全面的进步,如果只有经济的发展,而在生态的保护、文化艺术的发展、人的文明程度的提高等方面都很落后的话,其不仅不是一种进步,还很可能是一种破坏和退步.因此,对于西部的开发应该是一种全面的、全方位的,即从经济的繁荣到生态平衡的合理发展到文化艺术繁荣.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是最具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之一,对其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能推动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可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以湘西苗族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地区传统节日资源的优势和开发现状,并提出了苗族传统节日旅游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金坑公社是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一个瑶族聚居的公社。这个公社所在的地区山高坡陡,林多田少,以经营林业为主。全社山林面积共二十五万多亩,其中森林十八万多亩,占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二,水田只有一千五百多亩,占百分之○点六。全社共有社员七百八十八户,三千二百多人,其中劳动力一千四百六十九人。解放十四年来,这个公社共营造杉木林七万多亩。其中采伐迹地及时更新的有三万  相似文献   

18.
<正> 永州市有少数民族47.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9%,其中1个瑶族自治县,21个民族乡(瑶族乡20个、壮族乡1个);民族地区(指自治县、民族乡)土地面积890.97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26.2%。为了全面了解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状况,加速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开发利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1996年5月下旬至10月下旬,我们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有关调查情况综合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芳  张廉 《民族论坛》2003,(12):48-49
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这是人所共知和普遍认同的事实。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民族地区资源范畴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自然资源。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拟定的各种策略和规划,比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其立足点也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上。实际上在民族地区,资源的概念与范畴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人文资源、文化资源、法制资源等。实践证明,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要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使这一战略能够持续、稳定、协调的进行,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法制资…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委根据当地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实事求是地制订了“以林为主,林粮结合,多种经营,林工商综合发展”的生产方针,因地制宜地调整了全县农业布局,从而使这个县的经济迈出了新的一步。古丈县是一个只有10万多人口的山区小县,土家族、苗族和汉族各占人口总数的三分之一。全县总面积194万亩,其中宜林山地162万亩,耕地11万亩。这里虽然山多田土少,但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重叠的山峦上,生长着松、杉、柏、樟、楠等树木,蓄积量达252万立方米,人均25立方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