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陶渊明《归去来辞》,前后用两个“归去来兮”。读者皆解为由彭泽县归去来,来字下,无注,当是解作来往之来。窃以为不然。来字是语助词,无义,与,《孟子·离娄篇》的“盍归乎来”的来字同。渊明《归去来》一文,篇首的“归去来兮”是在彭泽县准备回家时的口气;篇末的“归去来兮”是回家后在园中散步已晚,将回家休息时的口气。读者如果还不相信,请另外细看渊明亲手作的《归去来辞》和梁昭明太子的《陶渊明传》,就可彻底知道。我为一般读者方便,暂将《归去来辞》和《陶渊明传》的内容讲个大概如下: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是一篇流传广泛、影响深远的名作,但篇名及文中的两个“归去来兮”应该作何确诂,心里存疑颇久,最近读到彭泽陶同志的《论陶渊明<归去来辞>中两个‘归去来兮’》一文(载《广西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一期)颇有启发,也想对此发表些鄙陋之  相似文献   

3.
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是一篇脍炙人口,誉满古今的不朽之作。自唐宋以来,研析者,称美者,颇有名家硕士。如:北宋欧阳修就说:“晋无文章,惟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两晋并非没有文章,而欧公之意殆谓堪称妙文者,惟此而已。清代吴蔚文言之更为具体:“晋时如茂先、太冲、二陆、三张、两潘、景纯、束哲,虽称巨擘,然不免以博溺心,以文灭质,惟渊明之《归去来辞》,气体洒脱,千古不刊。”吴梯《巾箱拾羽》也说,“陶渊明《归去来辞》,字字如肺肝出,遂高步晋人之上。”迄至解放以来,各高校教  相似文献   

4.
(一)叶晨晖同志最初一次说:“《归去来辞》中所表现的是归隐的乐趣和欣喜。该文的序中说‘因事顺心’,是思想斗争获得胜利才写这篇辞的。”(《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八一年第三期第八十页) 请看陶渊明《归去来辞》中说“倚南窗  相似文献   

5.
陶渊明自41岁(公元405年)冬赋《归去来兮辞》毅然归隐后,就步入了22年的躬耕生活。他的政治态度入于明确,思想入于成熟。我们沿着其生活的历程,可看到他从《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至《桃花源记》前后期思想发展变化的轨迹。值得指出的是陶渊明青少年时代,由于家庭和儒教的熏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归去来兮辞>创作地考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归去来兮辞》标题的深刻内涵及其正文有关句式的重要意蕴,得出更趋完善的结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作于彭泽辞官之后、诗人归田之前,全赋内容纯为悬想之辞。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归去来兮辞>创作地考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归去来兮辞》标题的深刻内涵及其正文有关句式的重要意蕴,得出更趋完善的结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作于彭泽辞官之后、诗人归田之前,全赋内容纯为悬想之辞.  相似文献   

8.
陶渊明《归去来辞》在中国文学史上久享盛誉,且 因苏轼等文豪的拟效阐扬,这篇名作的人格范式与文学范式的意义更其光大。在《归去来辞 》的流传史上,海东文人所表现出的崇仰之情甚为浓烈,从高丽中期至李朝之末,赞评之语 与拟效之篇源源不断。从形式上看,韩国汉文学家主要通过三种途径来表达其仰慕效法之情 :一是集《归去来辞》字而成诗;二是以诗体表达读后感;三是依其韵而赓和之。他们取则 陶渊明的文学实践,透显出相应的文化意蕴和一定的审美得失,对于全面了解陶渊明在汉文 化圈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中韩文化的结缘,尤具意义。  相似文献   

9.
彭泽陶同志在《就〈归去来兮辞〉两个“归去来兮”的解释答复叶晨晖同志》(见《广西师范学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二期第三十七页)一文中认为我是受了《古文观止》注的影响,“擅自把‘归去’改为‘归隐’。”我希望彭泽陶同志再看一下我那篇小文,我是将“归”解释为“归隐”的意思,并无妄改古人之著作。“归”能否解为“归  相似文献   

10.
陶渊明以诗名世。他只留下三篇赋,约占现存文稿的百分之二。历代对其三赋作出的评价也多众说。对《归去来辞》,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巳”;苏东坡也有相同的意见,并“于建中靖国间,和《归去来》”。对《感士不遇赋》,明张自烈说,“此赋未为佳”;清孙人龙却谓“有助于风教”。至于《闲情赋》,大多就“爱情”和“比兴”立说。主“比兴”说的又有“求道”、“恋主”、“思帝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名作之一.所以,已有很多学术论著谈及这篇作品的文学价值与写作背景.但,本人认为《归去来兮辞)所蕴藏的文学深度仍然有待发掘.拙作要从“陶渊明家妹”这一从未受到重视的角度,探讨其文学深度.首先要向读者说明,拙作乃是本人研究(归去来兮辞》的第一份报告,只是提出了一个不够成熟的推测而已.希望能够以此为一个起点,今后继续研究下去,将来有机会写出一篇经过严密考证的文稿.此次拙作乃是一篇初步草稿,所以题为(<归去来兮辞>札记》.以下在(本论)中,先确认一下该作品在陶渊明生平中之地位及意义,继而探讨“陶妹”这一因素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陶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出生于东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的一个没落地主家庭,青年时代家境就很贫困,29岁那样,开始出任江州祭酒,不久辞官归隐,此后又做过几任参军一类的小官,每次时间都很短,在这十几年中,他的经济状况日益窘迫,只好亲自参加农业劳动,然而,“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归去来辞序》),在亲友劝告下再任了八十多天彭泽令,终“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萧统《陶渊明传》)而离职回乡,并且写了著名的《归去来辞》以示归隐的决心,从此“躬耕自资”直到63岁去世。  相似文献   

13.
《〈归去来兮辞〉并序》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五的第四课,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可见此文成就颇高。《归去来兮辞》的创作不仅是陶渊明结束多年徘徊的决定,也是他回归田园的宣言。《归去来兮辞》由“序”和“辞”两部分组成,序文交代了本文写作时间背景以及自己辞去彭泽令的原因,正文将生动可感的生活情境与自己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体验联系在一起,抒发了作者决定离开官场、回归田园后,所流露出的自然真实的情感。也正是这份自然真实、发自肺腑的情感让人深受感染。本文根据作者的情感脉络,从真情的内涵、真情的展现和真情的价值三个方面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4.
《桃花源诗并记》(以下简称《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重要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解放后,对这篇作品的思想意义的评价,一直存在着重大分歧。本文试图从《归去来兮辞》到《桃花源记》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创作中,探讨陶渊明思想的发展过程,谈谈对“桃源理想”的初步看法。一《归去来兮辞》的写作时间是很清楚的。作者在此文的“序”中点明它作于“乙巳岁”,即东晋义熙元年,公元四○五年。《桃花源记》的具体写作时间则是很难确定的。历来学者大都认为它是陶渊明的晚年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将结合近三十年间关于陶渊明及其<归去来兮辞>的研究成果,从创作时间和地点,陶渊明归隐的原因,作品渊源与艺术特色和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6.
《归田赋》与《归去来兮辞》两者同为对归隐生活的想象之词,且都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归隐生活之趣,但由于作者的家庭生活背景和生活经历不同,他们有不同的归隐方式——归于自然中的山水与归于山水中的自然;有不同的情感基调——乐以载忧与乐以忘忧。因而两篇辞赋的归隐心态也大有不同,这不同表现为:被迫的逃避与自觉的返途。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分前后两个“归去来兮”叙述。泽陶按:两个“归去来兮”中的“来兮”二字,都是无意义的语助词。“归去来兮”,犹言“归去啊!”兮字作语助词解,众所周知,我不谈。现在我只谈来字的问题。清王引之《经传释词》云:“来、句末语助也。《孟子》:‘盍归乎来’,《庄子·人间世篇》:‘尝以语我来’,又:‘其有以语我来’,来字皆语助。”是其确证。  相似文献   

18.
早悟而归 陶渊明41岁时,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诗人对过去“误落”官场的经历,在迷途未远时,已及早省悟了。既然已经省悟,就坚决辞官而去。这集中表现了陶渊明卓然不群的人格特征。为了探求陶渊明早悟而归的意义,先要了解他当初入仕的动机。  相似文献   

19.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引来后世众多的次韵效体之作,其中最为奇特的一例,当属出于海东女子徐氏(1753—1823)之手的《次归去来辞》。因为这样的题目通常为反省仕宦经历的男性诗人所染翰,在仕途之外的古代女子则极少尝试。徐氏向往隐逸而又笃于人伦,这使其笔下的“归去”图景既清气袭人,又饶益亲情,在步趋陶赋中自显特色。作为异域女子,她在观照和汲取中国隐逸思想的资源时,把退隐之道与保家安邦的理念加以调和,反映了儒道两家思想的一种生活化的交汇形态。将徐氏置于中韩女性与隐逸文化的结缘历程中,不难看出女性发挥隐逸价值观的相应的思想空间。  相似文献   

20.
比较陶、谢异同,其说由来已久。除去其才性互异与各自独特的创作个性之外,根本上乃在于其诗文之立意不同。作为大庄园主的谢灵运,在晋宋易代之后,由于卷入了皇家刘氏兄弟的纷争,因而仕途上的飞黄腾达被阻隔了,不得不于来少帝景平元年(公元423年)称疾去职,写下了《辞禄赋》、《归途赋})等文章,肆请于山水,每到之处都留下了不少的诗句,“心中有不平,泄为山水诗”(白居易诗);而约略同时代的另一位大文学家陶渊明也在之前不久辞官归隐,以一种“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心境,写下了《归去来兮辞》,自觉地归田参加了劳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