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美国、日本、印度三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遇到农业劳动力如何转移的问题。美国和日本转移速度很快,印度则比较缓慢,而且在转移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劳动力转移是一个十分突出而重要的问题。在整个50~70年代中,我国农村积蓄了大约2记过剩劳动力被“隐性化”滞留在农村。83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便开始了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历史进程,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更是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开始了跨区域远距离的流动而形成“民工潮”。目前,常年流动的农村劳动力大约5000~6000万人,且正以每…  相似文献   

2.
八十年代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完善,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进一步解放。与此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也逐点显现出来,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为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开辟了新的途径,但仅此还不足以及纳农村剩余劳动力。90年代以来出现的“民工潮”,即显现了农村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就业的客观必然性,也突出地反是非曲直出农村就业不充分的严重趋势。目前,我国近5亿的农村劳动者中,有1亿多剩余劳动力,跨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者已达几千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是关系我…  相似文献   

3.
我国人口流动和城镇化研究的力作──评《当代中国人口流动与城镇化》艾松人口流动,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农村人口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从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出现了一股规模空前的“民工潮”。这种人口流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民工潮"引发了农产品供求瓶颈状态的加剧,从而使农产品价格居高不下。这一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通货膨胀的治理。如在东部经济发达城市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的对口支援关系,使来自农村的民工形成一种有序合理的流动态势,既改变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对农业生产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可使农产品价格上涨得以缓解。  相似文献   

5.
“民工潮”与我国城市化道路鲁晴岚“民工潮”的出现,标志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在我国已成为现实,特别是90年代以后,其规模有增无减,据估计,目前流动人数已达5000—6000万,且每年递增1000万,流动区域遍布大江南北,足迹已涉及全国每个...  相似文献   

6.
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其演变趋势——一个新的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诱发了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流动。劳动力的跨地区流动强化了东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弱化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从而使城市化的地区差距与劳动力流动之间产生了正反馈效应。这种正反馈效应决定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和打破地区间不均衡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已有3400万农村劳动力在县城以上城市就业刘存信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城市改革的逐步深入,出现了以就业为目的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大量流动,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被社会称之“民工潮”。据对全国6万多农户的抽样调查及最新农业普查资料推算,...  相似文献   

8.
人口流动,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以及农村人口城镇化,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从8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出现了一股规模空前的“民工潮”。这种人口流动,对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对城市乃至整个社会形成了冲击。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这股“民工潮”,如何制订科学的改革配套措施,尽快实现我国人口的合理有序流动,如何保证在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同时,避免在一些国家已出现了的“城市病”,以及如何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选择一条最佳的城镇化道路等等,是一系列有待  相似文献   

9.
“民工潮”与“民工荒”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工潮”和“民工荒”都是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非均衡现象。为研究非均衡现象的产生原因,通过对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模型的修改,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民工流动模型,并利用《中国统计年鉴2006》中农业部门人口比例作为被解释变量,以农业部门消费价格指数、加入WTO、农村新增劳动力高峰作为解释变量,实证“民工潮”和“民工荒”是一种价格波动情况下的“非均衡”民工流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20年,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之后农村富裕劳动力纷纷外流,相当多的流向了沿海,特别是城市,形成了年复一年的民工潮。随着国有企业的改革深化。富裕  相似文献   

11.
劳动力流动与城市化的地区差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用比较分析和文献分析等方法,探讨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异引发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的问题.认为劳动力跨地区流动强化了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弱化了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从而使城市化的地区差距与劳动力流动之间产生了正反馈效应.这种正反馈效应决定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和打破地区间不均衡发展格局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安徽农民一拨一拨地离开故乡热土,纷纷走向并非熟悉的异地他乡,特别是涌向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市去求谋职业,人数之多以致形成了潮——“民工潮”。以“民工潮”为代表的数百万农村劳动力的异地流动说明了什么?“潮”之初起,议论纷纷,褒贬不一。然而,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都以极大的热情注视和称赞这一社会现象,有的认为这是继大包干、乡镇企业之后农民的又一伟大创举。然而  相似文献   

13.
农民进城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世界各发达国家无不经历这一历史发展过程。近几年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民工潮”一浪高过一浪。为此 ,本文仅就如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做到合理有序的流动问题谈谈看法。一、流动的原因是什么 ?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 (M .P .Todaro)认为 ,从西欧和美国的经验看来 ,劳动力从农村流向城市 ,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释放出来 ,重新配置到城市生产部门 ,使城乡生产有明显的分工 ,促进了工业化 ,也促进了城市化。按照托达罗模式 …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来 ,随着农村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深化 ,以及城乡收入差距的逐渐拉大 ,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缺乏组织和管理的情况下 ,为增加收入 ,不断涌入大中城市寻找就业机会 ,形成大规模无序的人口流动 ,时称“民工潮”。民工潮给城乡社会带来了广泛、复杂而深远的影响 ,迄今仍然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农民历来是以食为天,以土为本。然而今天,数百万农民却一反他们千百年来形成的热爱故土的传统,独自一人或携家带口流向城市、矿区,从事建筑、服务等行业,以工程队、保姆、盲流等形式出现,形成一股人口流动的民工潮。这种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的潮流取决于农村地区低收入和劳动力过剩形成的推动力以及城市的拉张力。具体原因如下: 首先,农民流动是部分农民失业现象的客观反映。我国农业人口多,耕地面积少,劳力一向过剩。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广大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劳动生产率有了极大的提高,劳动力出现富余,且这种现象随着当前经济的发展而愈加明显。加之他们的文化素质低,缺乏必要的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在有限的土地上进行集约经营,他们所能从事的只能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因而他们只能到适应他们的地方,即缺乏简单劳动力的地方去干体力活。因而,向非农产业转移,已成为  相似文献   

16.
机会成本与民工潮、民工荒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农民工作为一支重要的劳动力大军,已经肩负起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任,伴随着农民工队伍的不断壮大,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前些年的“民工潮”和近几年的“民工荒”都是这些问题的集中体现。当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进入产业工人行列形成“民工潮”,应适当增加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进而对民工潮进行“削峰”;当农民工“用脚投票”,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形成“民工荒”时,应综合运用各种措施降低其进城务工的机会成本。  相似文献   

17.
“民工潮”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转移高峰时期的一种指称。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大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城市和乡村的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转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业领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成人教育的改革发展张传燧关键词剩余劳动力,成人教育,改革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G72090年代农民工跨区域大规模流动,形成了声势浩大的"民工潮"。全国跨省区流动的农民工大约6000-8000万。但这只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1/4。9...  相似文献   

19.
"民工潮"是指民工的劳动力市场供给大于民工的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一种非均衡现象。这种农村劳动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流动的现象,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整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民工潮"现象产生的原因;其次剖析民工潮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认为民工潮的存在既有积极的意义,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最后针对目前我国"民工潮"现象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这次大会,是由中国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会、中国扶贫基金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这样的会议自1994年以来已举办了三次,今年是第四届。入选创业之星的代表,有跨地区流动就业的农民回乡办企业的创业者,有一开始就在农村创办、领办乡办企业的创业者,也有出身农民而到城镇创办企业的创业者。295名创业之星来自以中西部为主的17个省、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