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乐与中外文化交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唐盛世,文学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唐文化的辉煌成就与汉民族自身的努力固然密不可分,然而唐代社会对外来文化所持的开放态度,汉民族善于博采众长的学习方法,作用也不可低估。大唐文化的丰碑是由中外各族人民共同书就的,异域文明的精髓早已被有机地融入了中华文化的血脉中。唐代音乐即是中外文化成功结合的鲜明一例。本文试图通过对外来音乐在唐代发展、变化的探讨,来反映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一些普遍特征。1 唐代外来音乐的传播不仅是对历史的继承,更是对历史的发展。这与唐王室的民族政策和文化政策不无关系。素以  相似文献   

2.
青岛,一座拥抱大海的城市,是海洋之城、旅游之城、帆船之都:青岛,一座艺术人才辈出的城市,是艺术之城、音乐之岛、魅力之都。伴随着大海的潮起潮落,青岛白天鹅芭蕾艺术学校已经走过了十余年辉煌的发展历程。芭蕾,孕育在意大利,诞生繁荣于法国、俄国宫廷,是艺术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以其独特的表现魅力  相似文献   

3.
西安鼓乐     
《青岛画报》2022,(1):36-39
西安鼓乐是流传于西安(吉长安)地区古老的民间器乐合奏形式,亦有"长安古乐" "西安鼓吹乐" "西安古乐"等诸多称谓.西安鼓乐保留了唐宋以来多个历史时期的重要艺术传统,被称为"中国古代音乐的活化石".它的记谱方式源自唐代的"燕乐半字谱",乐器以中国传统的笛、笙、管等为主,乐曲含有唐以来各代民间音乐的成分,是中国传统器乐文...  相似文献   

4.
王晓如 《唐都学刊》2012,28(4):81-83
宋代是音乐创作及表演中心转向民间、民间音乐表现活跃的转型时期,表现为音乐发展的雅俗共赏趋势,宫廷音乐活动的民间化趋势,民间音乐活动的商业化、专业化与形式多样化发展趋势,城市市民成为音乐消费的主体,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5.
<正>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等高度发展的时期,基于此背景,雕塑艺术获得了空前发展。唐代雕塑作品中,仕女雕塑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最突出,是唐代最具代表性的雕塑艺术。唐代工匠以高超技艺,将仕女绘画艺术与雕塑艺术完美融合,通过“塑其形、绘其神”形式,将仕女的生动表情、优美形态、华贵气质充分展示了出来。文章结合唐代仕女雕塑产生的背景和形象分类,探究唐代仕女雕塑艺术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6.
唐诗中所反映的唐代妇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盛况空前,后难为继,仅《全唐诗》就收诗48900余首,共900卷。唐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反映妇女生活的,包括宫廷妇女、商人妇、征人妻、劳动妇女、女道士和妓女等,为我们展示了唐代妇女的群像,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唐代妇女的地位及其生活情况  相似文献   

7.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里程碑。其国力之强大、经济文化之繁荣昌盛都堪称封建社会的高峰。与当时全国形势相适应,河西文化更是异彩纷呈,甚至可以说在唐代文化中独领风骚。唐代河西文化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体系,内容宏富,独具特色,对唐代文化大局和我国文化史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唐代河西文化十分丰富。音乐成就极大,中西音乐特征的结合很明显,所谓“中国旧乐而杂以羌胡之声”;伴随着河西音乐作品的出现,河西又是引起外来乐器及外来演奏形式的地区;河西的音乐成就,影响及于文学,长短句的词牌乐谱大量孕育于开、天之  相似文献   

8.
唐代是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边塞诗则是唐代诗苑中秀色独具的苑囿。最近,甘肃教育出版社推出了《唐代边塞诗选注》(胡大浚主编)。这是国内第一部专题性的唐代边塞诗集,在唐诗的选集方面,做了一项填补空白的工作。而其放眼有唐一代边塞诗的整体,反映边塞诗的发展流变,分析边塞诗产生的原因及总括解放以来边塞诗研究的成果等方面,则代表着唐代边塞诗研究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唐楷漫议     
本文针对某些人对唐代楷书的轻蔑态度,指出唐楷的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分析了唐人的创新精神以及他们在笔法和结体上的卓越成就,并对以康有为为代表的“卑唐”论提出了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世俗化是中国佛教造像在传播和发展中的重要特征,并对中国艺术的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唐代佛教造像在前代世俗化的基础上,以现实生活为原形,创造了大量鲜活生动的艺术形象。奉先寺大卢舍那像龛的雕造,集中体现了唐代佛教艺术高度中国化、世俗化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1.
张天虹 《唐都学刊》2008,24(3):11-14
唐代长安人口的问题是学界争论的一个焦点.近十多年来学界对长安人口数量及相关问题讨论甚多,这些成果是我们继续进行研究的基础.如果结合当时人的记载并考虑到那个时代长安商业的发展水平,那么,在中唐至唐末大乱以前这段时间内,唐长安拥有百万人口是比较可信的事实.  相似文献   

12.
陈金生  费翔 《社科纵横》2009,24(4):147-149
唐继承两汉、魏晋以来的做法,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以其子弟入朝宿卫的制度。唐代质子宿卫制度包括身份查验、宿卫授官、轮流替换、抚养教育等重要内容。唐把质子统一纳入到宿卫系统之中,这使质子在唐的职责更加明确,地位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其中.宿卫授官制度的确立是唐代质子制度完善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3.
张炳文 《南海学刊》2023,(6):114-125
唐代绝句大家作品之中,传统选本批评难以解决的争议问题可结合联章体进行论证,以重释唐人七绝大家及其作品的典范意义。在唐人联章七绝诗中,王昌龄的联章七绝艺术造诣极高,而联章体可从另一侧面凸显李白、王昌龄绝句艺术特质之差异;杜甫的联章七绝颇具结构意识,联章体亦是诠释批评史上杜甫绝句争议的一个新视角;白居易的联章七绝数量最多,反映了中唐绝句艺术的创变。三位绝句大家的联章体可谓唐人联章七绝艺术的多元典范。  相似文献   

14.
在唐代商人阶层中,胡商队伍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唐代国家统一,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社会安定,水陆交通空前发达;唐政府又执行了开放的民族政策,重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及外国的通商互市。这些有利因素,为唐代胡商提供了良好的经商环境。胡商在唐代的空前发展,有力促进了各民族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联系,加速了民族融合进程。  相似文献   

15.
朱悦战 《唐都学刊》2005,21(6):15-18
华清宫是唐初唐与盛唐时期的帝王行宫,在中国历史上久负盛名。华清宫的园林及宫廷建筑布局,宫内建筑的使用功能,目前学界尚言之不详。对其进行详细的研究,有助于对唐华清宫遗址的保护与开发。  相似文献   

16.
张玉兴 《唐都学刊》2008,24(2):9-13
唐代县丞是县级地方行政机构中重要的佐官,其设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唐后期的设置增废更加频繁.其原因主要有唐代社会及时局的影响,以及县丞自身职掌与主官相冲突等.  相似文献   

17.
毛阳光 《唐都学刊》2006,22(6):13-18
中国的灾害奏报与监察在经历了秦汉魏晋的发展之后,在唐代已经基本成熟,灾情的申报,官员的检覆、监察都已形成了固定的程序,在救灾中得到了执行,并收到一定的效果。但唐代的报灾制度中一直存在着救灾与中央财政控制之间的矛盾,唐政府一直在为提高受灾地方政府应对灾害的主动性和效率而努力。唐代的报灾与灾情监察制度为宋元明清救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昭义镇是唐代中原型藩镇之一,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种族文化,这种特殊性使昭义镇在唐中后期至五代初历史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昭义镇特殊地理环境和种族文化的论述和分析,可以揭示昭义镇在唐中后期至五代时在唐中央和地方藩镇关系中,在汴晋两大势力间有重要地位的原因,以及胡汉冲突的种族文化因素对昭义镇的发展和这段时期历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从敦煌服饰管窥唐代文化王仲纯以莫高窟为主的敦煌文化宝库中的壁画、雕塑、遗书、帛画、出土文物等载有大量的服饰形象资料、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其中唐代资料尤为丰富。敦煌莫高窟现存492个洞窟中213个是唐窟,3390身塑像中670身是唐代塑像、此外还有45...  相似文献   

20.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封建经济已发育成熟,城市经济呈现空前繁荣景象,尤其是中唐之后冲破传统的封闭性的市制,不仅在城市中出现了新兴的街市、商业区和夜市,而且各地方的草市、集市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因而唐代的饮食市场呈现一派生机,饮料店肆尤其是酒肆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从而大大丰富了人们的饮食生活和需求。酒肆是唐代饮食行业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与食肆、餐馆等共同构成当时丰富多采的饮食成品市场,成为唐代城市经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既是当时城市经济繁荣的表现,又为促进城市经济的繁荣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而为丰富城乡人民的饮食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