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公选中,能够顺利通过笔试和面试进入组织考察阶段的考生,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都是比较突出的,已初步具备了胜任领导工作的能力。针对如何在好中择优,避免在考察中考察组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仅凭印象评价,以致考察失真失实的情况,我们在公选实践中,尝试实行了百分量化考察制,通过细化指标,设置分值,逐项打分,对考察人选进行全面考察。在考察的同时,实行“三个鉴定制”,即廉政鉴定、计划生育鉴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鉴定,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合理确定组织考察指标。我们确定指标考察的…  相似文献   

2.
公选能较好地扩大干部选拔任用中的民主,提高选人用人质量,是党管干部原则与干部工作走群众路线的较佳结合。其中,民主测评、民主推荐是获取群众公论的有效途径。群众公论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公选的结果,因此,公选中群众公论的真实与否对公选的成败至关重要。但在公选中时有发生的因“公论不公”而导致部分在公选中胜出的干部“高票低能”的现象却不容忽视。究其原因,与部分在测评推荐中参与打分、投票的群众存在的三种不良心理有关。其一,碍于情面心理。个别进入测评或推荐阶段的人选,不是在演讲答辩等环节上展示自己的真功夫,而是自己上…  相似文献   

3.
李智民 《领导科学》2005,(19):35-36
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公选作为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有效方式被广泛运用。实际操作中,笔试和面试的结果以量化的形式出现,客观公平,便于比较,而考察却具有较大的弹性,不易形成定量对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选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如何科学地做好公选考察工作,已成为公选工作中最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公选工作水平,必须创新考察方式,在全程量化、扩大民主、准确察绩上实现新突破。创新方式,在全程量化上求突破。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定性考核主要是对被考察者本质与主流的判定,定量考核则是对干部能力和水…  相似文献   

4.
在干部考察中,可以将民主测评的结果进行量化记分,运用数学的方法进行定量分析,最终对干部评价情况作出定性判断.这种从定性的概念出发,运用定量分析,再回到定性的判断的评价方法,内含定量与定性两次结合、两次升华,有助于我们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领导干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突破公推公选领导干部职位层次的路子,拓宽县(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人选的选拔视野,四川省宜宾市于近期成功地公推公选了一名县长人选,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其主要做法是: 一、紧紧把握公推公选县长人选的职位特点,做到了程序科学高效.  相似文献   

6.
在企业岗位价值精细化管理中,岗位工作数据采集的真实性、客观性决定了岗位考核体系运行效果。本平台利用前端数据采集器记录员工在岗位工作情况,按照采集数据与指标量化转换体系实现岗位各项工作分值的自动计算,避免了人为打分的主观性,并大大减少了打分带来的繁琐工作。  相似文献   

7.
形式上,书面反馈与谈话反馈结合。考核领导干部成绩、能力和工作方法时实行书面反馈,对涉及个人隐私或尚待调查核实、不宜大面积公开的情况实行谈话反馈。内容上,定性反馈和定量反馈结合。结合实绩分析、民主测评、座谈了解的情况,对每个领导班子的运行状况按思想政治建设、领导发展能力、团结协作状况等方面进行书面定性评价。按照工作实绩、民主测评优秀率等,对干部进行量化计分,定量分析,让数字说话。时机上,事中反馈和事后反馈结合。对考核过程中干部群众反映强烈或严重影响班子整体运行的问题,考核组要及时与被考核单位进行沟通反馈,责成相关部门和干部及时整改。  相似文献   

8.
公选制度化中的困境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兴亮 《领导科学》2005,(10):30-31
公选作为一种干部选拔的新方式,代表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方向,在实践中逐渐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在公选自身的建构与实践过程中却遇到了一些困境,亟须通过创新与探索加以解决,实现公选的制度化和体系化。一、公选制度化过程中的困境分析(一)公选的地位和范围。公选要考虑几个前提:一是公选的职务特点。一般公选的职务应该具有一定的专业性,便于通过考试、考核等方式来衡量。二是公选职位的候选人人选不明确。对于那些后备人选能力突出的职位不适合进行公选,应该从组织内部晋升,否则会降低组织的稳定性,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民主测评,是干部考察工作贯彻群众公认原则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因测评方法欠科学导致测评质量不高、测评结果转化利用率偏低的问题。根据实践经验,笔者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测评方法对完善民主测评至关重要。“同”改“异”———分类测评,增强针对性职位不同,职责各异,若只用一个标准去评价不同干部,就难以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公正。目前,干部考察工作使用的测评表内容较为笼统,不管是党政领导还是行业领导,不管是正职领导还是副职领导,不管是乡镇领导还是部门领导,都采用一个模式、一个标准。这样虽然有利于操作,但也因测…  相似文献   

10.
<正>公开选拔制度(简称公选制度)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方式之一,即"根据领导职位的条件要求,面向社会通过公开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检测手段,筛选出领导干部人选的制度(萧鸣政,2011)"。公选制度为选拔优秀领导干部,实现干部队伍优化提供了可能。同以往的干部选拔方式相比,公选制度最大的特点就是扩大了人才选拔的来源和范围。从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公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