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我国与发达国家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和国外发达国家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的现状 ,提出要借鉴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经验 ,根据中国国情 ,大力进行教学改革 ,探索建立新世纪需要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我国与发达国家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我国和国外发达国家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评价上的现状,提出要借鉴国外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践经验,根据中国国情,大力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建立新世纪需要的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高职民族舞蹈教学设计是高职舞蹈教师进行民族舞蹈课堂教学的行动计划和预想方案,有助于指导高职舞蹈教师完成民族舞蹈教学目标,预测民族舞蹈教学内容,学习环境,提高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教学效果。高职民族舞蹈教学设计反映了高职舞蹈教师民族舞蹈教学的教育观、教学理念、教学能力和责任感。同时高职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发展,也对高职舞蹈教师的民族舞蹈教学设计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发展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素质。实施素质教育以提高教学质量是个关键问题。作为一名舞蹈教师,必须有广博的知识、过硬的语言艺术、正确的身体示范、良好的心理和科学的教学管理能力;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文化修养,力争成为一名思想政治合格、教学业务过硬、工作作风优良的合格教师。  相似文献   

5.
在舞蹈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教授舞蹈技艺,更要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向学生传播舞蹈文化,使舞蹈文化与舞蹈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舞蹈训练对少儿智力开发、体能锻炼和艺术资质的提高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在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舞蹈教育工作者更应身体力行,与时俱进,共同开创舞蹈教学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7.
少儿舞蹈作为美育手段已显十分重要,它蕴合德、智、体的因素并有效地促进综合教育的效果.少儿舞蹈教育要走出应试教育的困感,成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必须以塑造"人"为出发点,依据舞蹈教育的自身特点,结合少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探索一条适合少儿舞蹈训练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不仅要重视职业技能的培养,也要重视人文教育。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应肩负起人文素质教育的责任,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自强的奋斗精神和基本的劳动态度等品质,为其成为高素质的职业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要研究语文教学有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并为语文教学有效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9.
舞蹈绘图是以经过提炼的简单线条和符号为基本要素,再现舞蹈动作形态的一种简图,包括舞蹈构图。它是舞蹈传承发展的主要手段,是舞蹈艺术家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开展审美素质教育的重要平台,也是舞蹈专业学习的得力助手。所以舞蹈专业院校要重视舞蹈绘图课程的开发,为舞蹈专业人才的全面培养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是教育思想上的又一次大的转变,是教育实践上的又一个深层次的改革,是一项广泛、深刻的系统工程。因此,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怀和支持,特别需要我们教育界的同仁周密筹划、精心施工。作为物理实验教师,应当从物理实验和应用教学入手,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明确素质教育的方向,做好素质教育工作。1实验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加强实验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工程。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良好道德品质,促进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  相似文献   

11.
试论唐代西域的可萨汗国--兼论其与犹太人入华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萨是西迁到高加索地区的一支突厥化部族,公元7至9世纪,可萨人在伏尔加河中下游建立了强大的可萨汗国,成为丝绷之路北道上的重要中转站,同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8世纪中叶,可萨人从萨满教的信奉者转而皈依犹太教。本文着重分析可萨人改信犹太教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并结合唐代文献证明可萨汗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同中国相连,由此提出这样的论点犹太人或可萨犹太教徒有可能从可萨汗国出发,经过从中国到拜占庭的北道入华。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对胡大浚《唐代边塞诗选注》中369首诗歌的韵脚、韵式进行统计、分析、归类,并对其在从军报国的壮志豪情、战争带来的忧愤思怨、绝异中原的边塞风情等三类不同主题诗中的分布情况加以研究,从语用的角度较为全面地探讨作为语音手段之一的--韵,在形成唐代边塞诗语言风格中所起的作用,即韵脚的使用有助于构成唐代边塞诗“刚柔相济”的风格特征和韵式的使用有助于构成唐代边塞诗以简约为主、繁丰为辅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新时期学者散文重新崛起 ,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学者散文以文化、哲学的参悟为底蕴 ,以知性、理性、悟性为其基本的美学特征 ,对历史、现实、世态人心 ,以及现代人形而上与形而下的生存困惑进行广泛深入的思考咀嚼 ,是极为严肃意义上的纯散文。  相似文献   

14.
东方的儒家文明和西方的基督教文明是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文明,二者对各自文化圈的政治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圣人观"和"上帝观"作为两个文明的核心观念,在许多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决定了东西方社会的政治思想行为,形成了双方各自的政治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孤独感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方学者近30年来对孤独感的研究主要涉及对孤独感概念和理论的探讨、孤独感测量工具的编制、孤独感预测指标的测量和影响因素的分析、孤独感应付方式等内容.尽管西方学者关于孤独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该领域的研究仍是不成熟的.  相似文献   

16.
一个民族的风情习俗最能体现其民族心理和民族审美情趣,不同民族的风情习俗又往往因地域性的差异而极富民族个性。本文通过考察青海藏族的几种重要礼俗及其文化内涵,从审美的视角来揭示这些民俗事象所蕴含的特殊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17.
宋争辉 《南都学坛》2008,28(4):142-144
大学校长职业化是近几年来高等教育管理理论讨论的热点之一。在走向大学校长职业化的进程中,大学校长只有处理好高等教育内在价值和外在价值的关系、处理好教育事业观和教育产业观的关系以及教育创新中高校内部各个层面的关系,才能保证大学校长职业化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8.
汉画中鹿图像文化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画中有关鹿的画面,可分为猎鹿和神鹿。猎鹿是汉代人对原始社会狩猎活动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反映;神鹿具有升仙工具、阴性象征及祥瑞象征的性质,与鹿的奔走、性情、生育特征、医药功能以及"物候历法"的作用密切相关。在鹿神话的基础上又形成了飞廉、麒麟、天禄等神话。  相似文献   

19.
唐诗中的夜雨飘洒着离别相思、忧愁失路、前途未卜的哀伤和世事多舛的感慨。唐诗中夜雨意象的独特文化蕴含是与中晚唐时期的审美追求一致的,这种意象模式对后来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夜雨是一种自然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心灵的意象,它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夜雨传达的不仅是作者的一种时代情绪,更是千载之下文人仕子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民族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处于信息时代和学习社会中的终身教育,应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时代的新变化,掌握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终身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