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冲 《太平洋学报》2010,18(3):51-59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为了打开美国外交的新局面,修正了小布什政府的新保守主义外交路线,推出了具有自由国际主义特色的巧实力外交战略。本文评析了美国"阿富巴战略",指出它正是依循巧实力理念而制定的,旨在实现美国反恐重心的转移和彻底铲除各种暴力极端势力。阿富汗大选是对这一新战略的考验,也折射出新战略所面临的困境。受制于诸多因素,新战略的走向和阿富汗战争的前景都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2.
在美国,研究全球化的外交思潮主要有三个流派:现实主义、自由国际主义和新孤立主义。三大流派均承认,全球化导致美国力量相对衰落,全球化对美国及其对外政策具有很大影响。它们观点上的区别主要反映在全球化对美国及其对外政策影响的程度上和强调重点的不同,以及由此所提出的不同的对外政策主张。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美国由于国内经济社会问题的困扰、国际上采取单边行动的影响,其霸权地位面临危机,如何避免衰退、维持霸权成为美国政治经济外交界研究和争论的焦点。在最近几年的讨论中,美国自由国际主义学派表现活跃,通过组织重大研究项目等,连续发表了一系列颇具影响的论述和论著,形成了比较鲜明的全球战略观。系统分析美国自由国际主义全球战略思潮的新动向,明确其理论的本质和特点,对于我国全面认识和有效应对美国全球战略新变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国际社会宗教迫害问题的增多以及美国国内对宗教信仰自由问题的关注,促使美国国会出台<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该法的出台标志着美国政府将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人权外交的一项重要内容提上议事日程,是美国人权外交新的"增长点".该法的出台标志着后冷战时期美国政府将对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解上升到"国际法"层面,从而导致国际社会就宗教问题冲突与对话的加强.  相似文献   

5.
在美国崛起为世界大国的新形势下,威尔逊借助美国卷入大战和实施战争动员这一难得的时机,通过重新阐释美国的传统与特性以及利用德国作为“他者”与美国相对照,成功地使美国的自我形象与国际角色从19世纪的“共和榜样”和“自由典范”转换为“自由卫士”和“世界领袖”。威尔逊对国家身份的重塑不仅有助于当时的战争动员,而且解决了美国踏上世界舞台后的角色困惑与身份危机,为崛起的美国确立了长远的国家政策走向。他对美国理想、角色和命运的创造性阐释主导了美国人对自己国家存在意义以及美国与世界关系的理解,成为20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外交政策话语,对美国外交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国际秩序是奥巴马政府着力倡导的重构美国世界领导力的对外大战略。这种大战略思想秉承了威尔逊自由国际主义的思想理念,强调规则在国际秩序中的突出作用。奥巴马政府国际秩序大战略思想的外交遗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奥巴马政府国际秩序大战略拓展与深化了美国对国家利益的认识。第二,奥巴马政府国际秩序大战略指明了后奥巴马时代美国通过掌控规则话语权从而更好地实现世界领导权的大方向,这种大战略思路可能会在未来的民主党政府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第三,奥巴马政府国际秩序大战略在实践中存在的缺陷为后奥巴马时代的共和党政府通过强调权力秩序观而更好地发挥美国的全球领导力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在"二战"后的历史和外交实践中,澳大利亚的政治精英形成了跨越党派的中等强国认同。澳大利亚工党在几十年中建立了"中等强国外交"传统,工党领袖们直到今天仍然在努力使之发扬光大。保守党虽然没有使用"中等强国外交"来概括自己的外交路线,但正是保守党政治家首先给澳大利亚贴上了"中等强国"的标签,并对中等强国认同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样都认同澳大利亚的中等强国身份,工党形成了以民族主义、国际主义和积极行动主义为特征的多边行为偏好,而保守党则主要将与强国结盟作为中等强国的生存之道。  相似文献   

8.
朱伟东 《唐都学刊》2004,20(6):149-151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指导当代美国外交实践的两种理论.自20世纪初叶伍德罗·威尔逊和西奥多·罗斯福将这两种理论应用于外交领域以来,当代历届美国政府无不是以这两种理论作为外交实践的指导思想,而美国的国家利益则是美国外交不断游离于这两者之间的根源所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巨大影响力仍将存在并将继续引导美国的外交走向.  相似文献   

9.
美国的人权外交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什么是人权外交,美国人权外交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条件是什么? 美国总统卡特在执政期间 (1977~1981),除继承了实力政策外,还突出了外交的"道德"内涵,把人权问题纳入国际关系中.此举,在国际上引起不少冲突,在国内也有很大争论.因此,有人把卡特时期的外交称为美国人权外交.从那时起,美国的人权外交就相传下来. 美国人权外交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有它历史渊源和现实政治的需要. (一) 外交传统的影响美国建国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与欧洲封建、殖民帝国相抗衡的.在外交活动中,它经常标榜美国的自由与民主和所谓的外交道德. 美国外交有虚、实两个方面.实的,即  相似文献   

10.
美国粮食外交的实质、目的和基础〔俄〕布拉托夫美国把粮食外交作为国家对外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粮食外交的目的是,发展民族经济、保护本国的对外经济利益和对外政治利益。美国粮食外交的实质是:1.制定和促进实施同其他国家进行农产品贸易的各项有利措施;2...  相似文献   

11.
冷战后的美国缺乏一项明确的长期外交战略。美国外交决策的彷徨犹豫和前后矛盾,固然有世界战略格局变化等方面的国际原因,但本文强调的是其国内根源。美国总统和国会的外交决断能力减弱,参与外交决策的政府机关和影响决策的利益集团越来越多,造成了决策机制的混乱。主张经济优先、安全优先或人权考虑的观点相互抵触,反映了外交思想的混乱。同时,美国国内价值观念、种族关系、社会关注点。国民凝聚力的变化,也对外交思想产生了冲击。然而根据美国政治观念、现实利益以及全球政治变化,本文仍对美国外交的未来走向做出了一些基本估计。  相似文献   

12.
后冷战时代,打着"变革"旗帜上台的奥巴马政府,在处理国际事务时,能否超越意识形态的蕃蓠,更加务实,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现实问题.通过对二战后美国外交的历史考察可见,追求美国式的民主、自由、人权、价值观及美国式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一直是美国外交的关注重点,无论冷战时的遏制政策、冷战后的克林顿主义、布什主义都无不如此.通过对奥巴马执政时期美国外交超越意识形态的一些障碍性因素的剖析,期望后冷战时代美国外交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着眼于国家利益发展同其他国家的关系,只能是一种理想而非现实.  相似文献   

13.
英国文化外交: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成功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竞争和海外利益驱使下,独具特色的英国文化外交起步于20世纪30年代。数十年来,英国文化外交并不满足于语言、对象和机构设置上的比较优势,而是适时将外交动因从文化帝国主义调整为文化国际主义,不断扩展文化的内涵,并在重视精英路线的基础上努力开拓大众路线。英国以比较优势为后盾,积极创新文化外交的实践特色,将其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三种资源有效地转化为软实力,使得英国的"帝国余晖"仍深刻地影响着世界。英国通过文化外交的路径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相似文献   

14.
1956年日本正式加入联合国后,提出了“联合国中心主义”的口号,并把它同“与自由主义各国保持协调”、“坚持作为亚洲一员”一起,并列为日本外交的“三大支柱”,公开宣称要使日本“成为连接东西方的桥梁”。①然而,在漫长的冷战岁月,日本政府并未把它真正落实到行动上,“联合国中心主义”不过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已。日本政府并未形成自己独立的联合国外交,在联合国里往往秉承美的旨意办事,是美国的追随者,其联合国外交实际上从属于对美外交,是对美外交的延伸与附属品,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冷战结束。宏观透…  相似文献   

15.
自1801年托马斯·杰斐逊总统上台以来,美国外交即呈现出“扩张——收缩——再扩张——再收缩……”的周期模式。从上一次扩张到下一次扩张或从上一次收缩到下一次收缩的平均时间约为45年左右。迄今为止,美国外交经历了四个半周期。美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国际局势的变动、国内思潮的转换等因素是推动美国外交扩张与收缩的主要动力。当前美国外交开始步入第五个周期的收缩期,这将对世界和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中日美实力的消长为背景,以鸠山内阁组阁以来的外交战略为研究线索,论述了鸠山内阁上台以来对外交战略的调整。其中,日美关系被鸠山内阁定位为“紧密而对等的日关关系”。其实质是以地缘政治中的中国为参照,日本作为美国全球战略棋子的地位得以提高,借此定位以图获得更多的发言权和利益诉求。日本民主党对中国战略的调整,则从自民党传统的借美抑华,变为主要依赖构筑区域集体安全体系来确保日本的安全。而修改宪法,则成为未来中日美关系的重要变数。  相似文献   

17.
对北极事务的科学探索以及对北极问题的科学认知是有效应对北极问题的基石,科学外交是国际社会参与北极治理的新形式。为维护北极权益、巩固北极伙伴关系以及在大国竞争中获得优势,美国通过发布科学报告、签署科学合作协定、主办国际科学多边会议等方式在北极地区践行主体多元化、形式多样化和领域多面化的北极科学外交。美国北极科学外交的开展一方面维护和拓展了其在北极地区的国家利益,但是另一方面也使美国北极科研活动受制于北极地缘政治竞争态势。面对美国将北极科学外交“工具化”的趋势,中国应在加强自身科研能力的同时,通过开展双轨科学外交,建立北极科研数据中心网络,积极参与国际北极科研组织等方式,进一步拓展和维护在北极地区的合法权益并推动北极事务的善治。  相似文献   

18.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对美国的经济外交天津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张健所谓经济外交,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是指国家为实现其经济目标而进行的外交活动,即以外交为手段,为国家谋求经济上的利益;其二是指国家为实现其外交目标(在政治上或军事上提高本国的国际地位等)而...  相似文献   

19.
中美两国对美国人权外交的看法存在分歧,其根源既来源于两国之间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深刻差异,也产生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争执。因此,两国对美国人权外交的性质,基本特点的看法也大相径庭。在冷战后时代,中美之间存在着的基本分歧和争执点之一,就是美国所谓的中国人...  相似文献   

20.
安倍内阁在内政外交方面提出许多抽象的理念。在外交方面,"价值观外交"、"自由繁荣之弧"、"日中战略互惠关系"等给人留下较深印象。本文重点分析这些外交口号的内涵、实质、思想脉络,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伴随安倍晋三内阁辞职,福田康夫新首相提出"创造和平外交",日本喧嚣一时的"价值观外交"和"自由繁荣之弧"就此戛然而止,而它未来是否会以某种形式重现,还有待结合未来日本政局和国际形势变化做长期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