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孝经·开宗明义章》义理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经》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统治者把它视为"治理天下"的思想政治圭臬,普通民众将其视为"立身行道"的行为准则。《孝经·开宗明义章》是孝经的起始章,蕴含义理有三个:一、"无念尔祖";二、"孝为德本";三、"孝始孝终"。研读《孝经》,发掘其深层智慧,赋予"孝"以现代内涵,运用其义理可以对当今社会问题的解决予以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2.
李敬峰 《东岳论丛》2019,40(10):177-183
清末是《孝经》研究的又一次高潮,与康有为并称为"南康北刘"的刘古愚在康有为的直接影响下,转向今文经学,作《孝经本义》以显其意,以敷世用,提出诸多创发性观点。刘古愚首先标举《孝经》,指出《孝经》是经,六经为纬,乃六经之先导,蒙养之根本;在《孝经》文本上,刘古愚推崇唐明皇的《孝经注疏》,质疑、反对朱子对《孝经》的删改和编排,提出新的改本模式;在内容上,他反对将"孝"局限于父母一身,而是要扩充其量,创新性地提出"孝必以天下万世为量"。刘古愚的《孝经本义》体现出"拔弃考据训诂、独研微言大义""以四书释《孝经》""理在解语内"的经学特质,在晚清时代激变之际,回向固有传统,提振儒家伦理,以为救世良药,拓展《孝经》的诠释维度,丰富《孝经》的意义世界,开显出学问家而非如康有为政治家的经世方案。  相似文献   

3.
作为儒家重要经典的《孝经》,不仅是对先秦儒家孝文化的总结和升华,而且具有儒家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的深厚基础。这个基础主要来源于《周易》。《周易》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上下尊卑的伦理思想和民本主义的政治思想共同构成了《孝经》孝道思想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4.
史少博 《兰州学刊》2008,(10):152-154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孝经》由于统治者的曲解和利用,其中许多有价值的内涵被冲淡或掩盖了,因此有必要对其加以重新认识,文章将从“孝之始也”、“孝之终也”、“夫孝,德之本也”、反对“愚孝”、避免“不孝”几个方面对《孝经》进行现代意义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儒家经典《孝经》与现代伦理剧《守望幸福》共同关注的焦点是"孝"。《孝经》论述的是古代"身心合一"的伦理幸福,《守望幸福》以现代视角重新诠释了孝亲幸福,是现代影视版的《孝经》。孝亲幸福的研究对于矫正当今社会幸福的认定偏颇和标准模糊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关于《孝经》的成书时代问题,主要有先秦成书说和汉儒伪撰说两种看法,其中"汉儒伪撰说"并不可信。《魏文侯孝经传》应视作魏文侯《孝经》之传,与前人所理解的魏文侯《孝经传》有所不同,《吕氏春秋》所引"《孝经》曰"并非注文误入原文。以《魏文侯孝经传》及《吕氏春秋》为突破点,《孝经》的成书上限当为魏文侯之时,下限当为《吕氏春秋》成书之时。  相似文献   

7.
肖永明  罗山 《云梦学刊》2009,30(3):24-28
自21世纪以来,对《孝经》的研究涉及到成书、版本、历代《孝经》之学、《孝经》思想等方面。希望以后的《孝经》研究不要过于局限于对其“孝道”思想的阐释和翻译上。只有结合具体的历史情境和学术背景,才能对《孝经》思想以及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郜喆 《人文杂志》2023,(1):77-85
在《孝经》中,爱敬指的是子女对父母的两种情感。郑玄紧密结合“五等之孝”的结构阐释爱敬之理,将二者视为通向孝教的人情基础,是汉代《孝经》学的典型。魏晋南北朝的《孝经》学将爱敬理解为普遍的个体情感,产生了“心迹”之分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讨论旨在探究爱敬是否皆为自然的人情,有两种典型模式:第一,以皇侃为代表的爱敬各有心迹说,将爱敬都理解为自然人情,延续了汉代《孝经》学的基本思路;第二,以刘炫为代表的爱心敬迹说,只将爱看作自然人情,敬来源于外在人为的培育,背离了《孝经》对人情的定义。爱心敬迹说不是《孝经》解释史中的主流,但它对唐代忠孝、君父合一的思想观念产生了影响,体现出《孝经》性质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先秦儒家孝论的发展与《孝经》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开国 《东岳论丛》2005,26(3):84-89
《孝经》一书系由儒家学者综合孔子、孟子、荀子及以乐正子春为代表的孝道派的孝道理论而成。经过孔子的论述,孝道理论得以初步形成;孟子就孝理论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念,为《孝经》的形成提供了一些思想材料;荀子则将仁义作为孝的标准,从另一方向补充了儒家的孝道理论。《孝经》自成体系,言约义丰,不能将之简单地归结为儒家某一学派的著作。  相似文献   

10.
孝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一,提起孝道就必须涉及到《孝经》。对此经研究的人很多,在不同的时期都为中国孝文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对孝的进一步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从《孝经》的历史及构成、什么是孝和不孝、孝的广延性和层次性、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四方面分析理解孝的内涵和意义,只有这样才可以使年轻一代对孝的全面理解,并且在自己的实际生活中更好的运用中国的孝道,关爱他人,促进社会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王玉德 《中州学刊》2002,(2):142-144
《孝经刊误》是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重要著作 ,该书对儒家十三经之一的《孝经》作了大刀阔斧的删改。对此 ,历代有些争议。本文认为朱熹此举体现了敢破敢立的独创意识和旁征博引的学术功力 ,但确实有些轻率 ,并有护道的嫌疑  相似文献   

12.
《孝经》是儒家学派阐述其孝道思想的一部经典文献,它所宣扬的孝道思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具有明显的进步性。本文认为《孝经》的作者为曾参说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3.
罗思文、安乐哲合作翻译的《孝经》与以往传教士和汉学家的译作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首先表现在他们对于《孝经》的诠释突出了家庭的重要性;其次他们认为以“孝”为中心的儒家伦理学不同于以个人主义、自主、理性、自由为基础的西方伦理学,可以被称做角色伦理学;另外他们在解读《孝经》时力图避免基督教化的倾向 他们在翻译时尽量尊重汉语“事件性”、“联系性”和“过程性”的特点,避免给《孝经》文本置入太多西方哲学或宗教意味的概念.他们的诠释和翻译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阐扬.  相似文献   

14.
作为论述孝道的典范之作的《孝经》,是儒家学派的扛鼎力作,其蕴含的义理亦体现为追求儒家理想道德人格范型的价值取向,主要表现在"知""情""意"和"行"四个方面。其内容分别是:道德认知——《孝经》中的"孝为德本";道德情感——《孝经》中的"敬亲博爱";道德意志——《孝经》的中"扬名显亲";道德行为——《孝经》中的"不骄、不乱、不争"。  相似文献   

15.
李沈阳 《兰州学刊》2012,(11):39-42
汉代《孝经》学获得较大的发展,体现在对《孝经》的注解、传授、引用和神化等方面。在汉代学术史中,《孝经》的地位虽不如五经凸显,但其传播面之广和在汉代社会中的影响,则超过五经。在《孝经》学史中,汉代是《孝经》学的初步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16.
《孝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典,蕴含着对当代社会可资借鉴、转换、生成,合理利用的伦理道德内核。它倡导“孝”为德之本,要求人们必须珍爱自身生命,不断提升自我道德修养,构建个人与家庭、社会的多重和谐,最终实现个人安身立命的人生价值。这些伦理规范趋于进步的一面,凸现超越时空的当代现实意义,可视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民族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7.
《孝经》是中国古代“孝”理论的集大成者,其主张的行孝道成为维护王权统治,巩固家庭自然经济结构和推崇宗法家长制度的重要途径,其所蕴涵的伦理思想已经沉淀为中华民族区别他族的民族特质与美德。对于当今社会,其激励导向、自律敬人的个体性德育功能及保证教育、协调凝聚的社会性德育功能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两汉《孝经》传播与孝行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经》思想适应古代社会的需要,不同社会阶级、阶层与意向的合力等多种因素促进了 《孝经》在两汉的传播。《孝经》在西汉、东汉的传播各有特点,这与时代风气、生存环境、家庭结构等有 着密切关系,并给后世以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汉代,《孝经》曾作为辅经之书,但在中国经学史上,一直有人将《孝经》作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其因大概有三:一是《孝经》所讲儒学道理,简明扼要,容易把握;二是《孝经》容易由理论转化为实践;三是宣传《孝经》,容易收到教化实效。汉唐时期治孝经学者百余家,主要为两大派:一派为今文《孝经》,以郑氏注(并非郑玄注)为主。一派为古文《孝经》,据称孔安国作传。两派互指其伪,难定是非。于是有唐玄宗御撰《孝经》。此御撰《孝经》,乃是玄宗本人亲撰。  相似文献   

20.
《孝经》是先秦儒家在孝道问题上建构的最终理论体系,其内部论证是一个有机的辨证体,具有系统性、严密性、完整性等特点。《孝经》进行了"天人"、"君父"、"义利"三大关系的思考与阐述,完成了孝的本体论论证、孝核心内容的认定、孝道践行准则等基本问题。《孝经》定型了中华民族的孝道观,所建构的三大内在逻辑论证,对传统中国文化产生了至为深刻的影响。厘清此间的内在逻辑与相互作用,不仅有助于理解古人关于《孝经》实乃六艺之总汇的论断,更能为当今社会在个体、家庭、国家三者之间关系的思考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