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蒙古文化受到西藏文化的影响,始于藏历第四胜生火兔年。成吉思汗征服了上部阿里三围、卫藏四部、康巴三岗,并和萨钦、贡嘎娘喔结成施主和福田。后成吉思汗的侄子阔端和贵由抵凉州等地,并做了首领。在此之前蒙古是没有文字的,当阔端得知萨迦班禅的声望,即派人将他迎到蒙古制定文字。萨迦班禅创造了一种锯齿形状的蒙古文,并规定了阳性、阴  相似文献   

2.
贾曹杰·达玛仁钦,于藏历第六绕迥的木龙年(公元一三六四年)生于后藏娘堆地方。 他从小随乃宁巴·仁钦坚赞出家为僧,依噶希巴·让多、萨迦·会达哇等为师,聆习各种显密经典,博通诸理。随后,在萨迦、桑朴、泽当等地寺院中学习十部大论,与绒敦·释迦坚赞、克钦·优巴等萨迦派诸大贤者辩经获胜,声名为之大振,并获“噶具巴”之称。此后不久便成了宗喀巴的上首弟子。在他五十六岁藏历土猪年(公元一四一九年)时,宗喀巴圆寂。此后,他便接替宗喀巴继任甘丹寺第二任法台,贾曹之名号即由此而来。他在任甘丹住持的十三年间,“大师一切弟子皆奉之与大师无异也”(《西藏民族政教史》)。致力于佛法的讲授、辩论和著述,嗣后让位于克珠杰·格勒巴桑。  相似文献   

3.
八思巴为十三世纪西藏杰出的宗教领袖,他在元朝统一西藏过程中,曾起过积极的推动作用,为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促进西藏与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八思巴(1235——1280年),父名桑擦南坚赞,亲名玛久衮吉。五岁时父去世,由伯父萨迦班智达照管。萨迦班智达为佛教萨迦派的教主,八思巴从幼年起就在萨迦班智达的悉心照料下学习佛教。他聪明颖悟,九岁时就能在法会上为众僧说经,因而被称为“八思巴”(意为圣者)这时的西藏,各地大小封建领主割据一方,不断相互攻战,给人民生带来无比灾难,使社会经济停滞不前。公元1240年,蒙古大将恰那波率军攻入吐蕃,直打到拉萨地区的北部,烧杀掠抢,遭到藏  相似文献   

4.
二、元明清时期的草原文学公元12O6年,元太祖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诸部,建立了蒙古汗国。公元1234年,蒙古与南宋军联合灭金。公元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元。公元1279年,元灭南宋,统一全中国版图。元代的疆域,史称“北逾明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乙。)实际上是东、南到海,西到新疆及以西,西南包括西藏和云南,北面包括西伯利亚大部,东北到鄂霍次克海。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游牧民族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游牧民族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文化发展到力量最强的时期。蒙古最早见于《旧唐书》之蒙兀室…  相似文献   

5.
蒙古汗国太祖二十二年(公元1227年)四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亲率蒙古军队一举攻占金德顺州(今隆德县)。从此,六盘山地区就有蒙古军队驻扎,并分兵攻占附近州县。蒙古乃马真后二年(公元1243年)春,  相似文献   

6.
1642年,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统一卫藏,结束了西藏噶玛巴地方政权,成为总揽西藏行政大权的汗王。在固始汗蒙古贵族势力的支持下,西藏佛教格鲁派跃为蒙藏地区占统治地位的教派。特别是经1653年清朝政府的册封,就进一步肯定了固始汗在西藏汗王的政治权力和五世达赖喇嘛为宗教领袖的地位。当时,清朝对西藏的施政是通过固始汗的地方政权进行的,而这个地方政权中具体掌权办事的行政官,藏语叫“第巴”或  相似文献   

7.
成吉思汗于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时,其疆域东括兴安岭,西尽阿尔泰山,北至“林木中百姓”各部,南到金长城。如何巩固刚刚建立的蒙古汗国?如何加强至高无上的大汗之权?是成吉思汗的当务之急。为此,成吉思汗着手进行的第一个社会改革和制定的政治制度是领户分封制,也称之为千户制。成吉思汗所实行的领户分封制的基本的社会单位是千户。成吉思汗把其统辖的全国分为九十五个千户,分封给八十八个开国功臣。千户之上有万户,千户之下有百户、十  相似文献   

8.
五世达赖是格鲁派的领袖,为了求得本派的巩固和发展,他对其它教派采取的措施是严厉的,也是无情的。他引来蒙古的固始汗,一举消灭了信奉本教的白利土司,彻底推毁了推崇噶玛噶举派在卫藏的第悉藏巴汗地方政权。对觉囊巴施加巨大的压力,强迫其改宗格鲁派、没收全部觉囊派的经书和经版,并且把觉囊巴高僧多罗那它创建的达丹彭错林寺改为格鲁派寺院,从而使得觉囊派面临灭绝的境地。  相似文献   

9.
成吉思汗顺应历史潮流于十二世纪末将蒙古草原上近百个大小不一,语言文化各有差异的部落统一于一个政权之下,在蒙古历史上第一个建立了封建制国家。成吉思汗的统一事业是通过战争手段来完成的。但是,在实现统一的过程中和巩固发展统一后的事业中,《成吉思汗箴言》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吉思汗箴言》是后人根括当时的法令和箴言加以整理创作之后写成的文学作品。整个作品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政治、军事思想。《成吉思汗箴言》,在内容上大致可分为《关于实现统一维护统一的箴言》、《关于整军治军的箴言》、《关于札撒条理(法令)箴言》、《关于举贤授能的箴言》、《关于道德伦理的箴言》等。  相似文献   

10.
反映南宋末年四川军民抗元斗争的几件历史文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宋理宗端平二年(1235)春,崛兴于我国北方境内的蒙古(1271年改国号元)贵族,正式发动了对宋朝的大规模战争。此后四十多年的时间,蒙古(元)与南宋之间战争频繁,直到公元一二七九年元灭南宋。 在宋、蒙长期战争中,四川地区是蒙古贵族军事进攻的重点。战争伊始,蒙古军队即大  相似文献   

11.
公元13世纪之前蒙古诸部均以部落之名见于史籍。弘吉剌部是成吉思汗统一蒙古之前的蒙古诸部之一。其名于辽金之际就已见于汉文史籍记载。金章宗时期,弘吉剌部独大,曾给金朝北部边境造成很大困扰。为了一劳永逸的解决边患,金章宗出兵弘吉剌。弘吉剌内部出现分裂,战败后依附金朝。  相似文献   

12.
一、韩国与蒙古之关系依据《高丽史》记载,公元995年高丽国曾派10名留学生到契丹学习蒙古语。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韩国与蒙古族间最早交流的史实,由此至1995年,韩蒙间文化交流已愈千年之久。高丽神宗时,铁木真率军征服了周边的诸多部族,且形成统一体,其势更强。1206年铁木真在斡难河畔举行的忽里勒台(大会)上被推举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此后,他率部征服了亚欧大陆的诸多国家,并建立了大蒙古帝国。如此强悍的蒙古帝国也涉足高丽,蒙古使臣著古与被暗杀成为直接导火索,蒙古大将军撒礼塔于高宗十八年(1231)进行了第一次入侵,由此开始,蒙古…  相似文献   

13.
从蒙夏战争开始 ,经过 70年之久的统一战争 ,成吉思汗及其继任者最终完成了规模空前的统一大业。在促成统一的众多因素中 ,藏传佛教起到了成吉思汗及其后人所始料不及的重要作用。在这一过程中 ,新兴的蒙古贵族上层接受了藏传佛教 ,并在其教义仪轨中找到了“佛我一体”统治僧俗的理论依据 ,反过来 ,在蒙古贵族上层的推崇下 ,藏传佛教继西夏之后又得到了新的保护和发展 ,出现了后弘期的一个发展高峰  相似文献   

14.
第六世班禅额尔德尼,法名巴丹益喜,于藏历第十二绕迥之土马年十一月十一日(公元1738年,乾隆三年)出生在后藏香地(今日喀则专区南木林县境)的扎西泽地方。父名唐拉,母名尼达旺毛。巴丹益喜生性聪慧,几经寻访,方被七世达赖喇嘛噶桑嘉措认定为五世班禅额尔德尼罗桑益喜的转世灵童。他七岁时,拜罗桑索巴大师为师,受沙弥戒。不久,由后藏前往拉萨,复从七世达赖喇嘛受沙弥戒。二十岁时从罗桑群培大师受比丘戒。藏历第十三绕迥火狗年(公元1766年,乾隆三十一  相似文献   

15.
大约在明初(公元1403——1424年间),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二弟哈布图哈萨尔的十四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喇为人所败,率部东走嫩江,以嫩江流域为其游牧地,自称嫩江科尔沁,俗称嫩江十旗。其疆界,据清代出版的《蒙古游牧记》说:“东至扎赉特界,西至札噜特界,南至盛京边墙,北至索伦界。”人们习惯上称这片广大地区为科尔沁草原。  相似文献   

16.
最近蒙古学术方面出现了新的动向,在各个研究领域内积极地开展国际性的合作,以前蒙古考古学的国际性合作仅限于苏联等国,近年来,逐渐地开展了与西方国家的合作。日本读卖新闻社举办了由日本和蒙古科学院共同探索成吉思汗陵墓的活动(1990年开始,为期3年),蒙古方面派5名考古学者参加该活动,表现出与西方国家合作的积极姿态。这  相似文献   

17.
1986年蒙古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匈奴遗存考古分队考察了扎勒泰沙漠地区的古匈奴墓葬群(公元3世纪—公元2世纪),同时还调查了16—17世纪封建割据时期的蒙古人墓葬,发现了一些其主要历史时期的遗存,并对大量的墓址和岩画作了记录。通过对墓葬的发掘,发现了劳动工具、武器、日常用具等遗物,同时发现的还有古人类学的材料,它们对于研究各个地区的民族起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构成今之蒙古人民共和国(已改称蒙古国——译者)人口大部分的喀尔喀族,在占领外蒙古地域前,其地域被称作兀良哈万户(土绵)游牧之地。其远缘的一个部族,明代知其为朵颜卫,进入清代为内蒙古喀喇沁二旗和土默特左旗,其领主均以成吉思汗部将兀良哈之者勒蔑为祖。鄂尔多斯之萨囊彻辰洪台吉于康熙元年(1662年)撰写的著名编年史《蒙古源流》中,  相似文献   

19.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高原诸部,建立起新兴的蒙古汗国。成吉思汗及其继承人以强大的武力四面征伐,建立了地跨亚、欧两洲,纵横一万余里的蒙古大帝国。不仅对中国历史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发生过深远的影响。对此,古今中外著书立说者颇多。相比之下,对蒙古族历史上的一批杰出女性重视不够。如:成吉思汗母亲诃额伦、夫人孛儿帖,对成吉思汗一生所成就的事业产生过重大影响;元世祖忽必烈的皇后察必,在辅佐忽必烈“鼎新革故”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等方面,“当时与有力焉”;北元杰出的政治家三娘子曾三次合婚,忠实地继承和延续了俺答汗的事业,独掌政权40年。本文不能毕现历代女杰的卓越政绩,仅举数例,借以窥见她们在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所表现出的政治责任感和对民族、国家命运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论蒙古古代战争中的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世纪末至15世纪初,蒙古民族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及其子孙率领下,以锐不可挡之势,冲上世界历史舞台,踏遍了北自贝加尔湖,南至中南半岛,东自鄂霍次克海,西至亚得里亚海的广大地区,取得了震撼世界的战绩。对此,古今中外研究者颇多。军事评论家万耀煌说:“中国之兵学至孙子集理论之大成;至元太祖成吉思汗,而呈实践之巨观。此两人者,遥遥相距千祀,一则援笔以言,一则仗剑以行,卒以造成历史上中国军威轹亚欧之伟业,发扬数千年中国兵学蓄精养锐之奇辉。”但是,以往的研究忽略了蒙古古代战争中女性的作用。在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召开之际,笔者怀着浓厚的兴趣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