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我国应对因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被反倾销的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已被外国发起反倾销调查500多起 ,成为世界上出口产品受到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虽然我国已成为WTO成员 ,但由于我国“入世”在反倾销问题上的承诺 ,我国在“入世”15年内应对外国反倾销时仍将受到“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制约。如何应对外国因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我国反倾销 ,是我国出口产品应对外国反倾销调查的关键。本文以“入世”后外国对我国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问题为研究对象 ,深入分析外国对我国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主要协议性依据 ,在此基础上提出应对外国对我国反倾销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美国反补贴法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惯例确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十年后,该先例被反补贴法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市场导向型”产业的新标准突破。在中国铜版纸案中,美国商务部首次将反补贴法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利益博弈和政治斗争的需要让美国继续否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闲置“市场导向型”产业标准,并利用反补贴这一新利器平衡中美贸易。  相似文献   

3.
“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是中央提出的作为今后几年经济改革的重要任务,而“治理、整顿”的最后实现,在相当大程度上体现于消费领域。消费经济学在我国兴起不久,但其研究却硕果累累,这对促进我国消费结构的改善起了重大作用。笔者最近就当前我国的消费状况、消费发展趋势与“治理、整顿”的关系等问题,走访了湘潭大学消费经济研究所尹世杰教授。  相似文献   

4.
布坎南等人在把国家视为“经济人”的基础上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用一种经济学的方法来研究一种非市场决策或政府政治行为及过程的“新政治经济学”。利用它来对我国政府管理行为进行借鉴和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由来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在国际上遭遇的反倾销诉讼案件也越来越多。自1995年WTO成立至2005年底,国外对华反倾销案达431起。(见表1)反倾销诉讼的核心理由主要是指责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表11995-2005年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一览表年份19951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是致用之学。然而,对经济学如何致用,却是一个久有争议的问题。“规范”与“实证”之分,科学与方策 (理论与政策 )之别,反映了人们力图在经济学与它的应用之间划出一条边界的努力。但是,这条边界却一直模糊不清。   从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来看,在中国,“经济”一词由“经邦济世”“经国济民”而来,意为治理国家、拯救庶民。在西方,“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含义是治理整个国家的学问。这都带有明显的致用倾向和强烈的实用色彩。从英国的西尼尔开始,把经济学研究区分为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两部分。他认为,政治经济学是关于财富的…  相似文献   

7.
环境问题,实质上是社会生产和消费过程的外部性问题。土地既是资源,也是环境,其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外部性也十分明显,并直接影响土地环境产权的界定与实现。本文用现代产权分析方法,构建我国土地环境产权分析的另一种理论框架。一、土地环境与外部性按照传统福利经济学的观点,外部性是一种经济力量对另一种经济力量的“非市场性的”附带影响,是经济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具体地说,它是伴随生产或消费的活动而产生的,它或者是积极的影响(即带有正效应),或者是消极的影响,即带有负效应或外在损失,二者必居其一。经济学无法设定没有…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数据成为全球竞争的关键资源,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是新时期促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应兼顾数据要素的发展与安全,以促进数据流通交易为首要目标,不断提升市场发展水平。文章结合数字生态理论,把数据要素市场视作有机整体,将数据要素市场治理嵌入市场的发展与建设之中,提出“保安全、重发展、促创新”的治理原则,进而从市场的制度环境、流通机制和发展活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数据要素市场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生态经济学是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紧密联系起来的边缘科学,也就是把生态学和经济学、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有机结合起来,综合研究其发生发展和应用的新型科学,是迄今为止人类发展史上最文明的科学。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就是运用生态经济学的原理,把一个县的行政区划范围作为一个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全面治理,合理利用和持续发展,在治理利用和发展中,坚持以生态经济为依托,以社会经济为前提,以生态平衡为目的,重视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开发,重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在全县范围内建立一个稳定…  相似文献   

10.
“经济人”是经济分析的基础,是西方经济学的内在主线;同时西方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政策的核心即是实现由“经济人”所体现的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主体价值。我国经济学研究尚未给这个命题以应有的重视,具体体现为对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宰作用的政策机制的行为研究不足,在实践上,经济主体长期处于消极状态.我们必须通过改革重树“经济人”的形象,重构“经济人”活动的政策空间。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一是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三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未来仍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  相似文献   

13.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起源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形成于苏共,对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极大。邓小平身体力行地作出了表率,废除了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这是对毛泽东干部路线的直接承存和发展,不仅在中共历史上,而且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史上也属首创,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地理空间移动是人类基本的空间行为之一.本文分析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基本类型,重点探讨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特点及其对回族的影响,对深入研究大分散状态下回族族群认同及其文化一体形成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在中国政治系统中充当着中央政府行使职权的代理者和具体执行者的角色,在社会转型期,更多地承担着直面各种社会矛盾的重任,其公信力建设对于提高国家整体治理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不但增加了政府运作的实际成本,而且威胁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现有央地权力配置模式,是当前央地关系运作逻辑下的必然结果。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与央地规范分权同行并交织在一起的,要实现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就应着眼于央地规范分权,力求在共同战略目标之下构建两者的和谐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贪污罪主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村民小组长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企业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是否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贪污罪主体共同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五四爱国主义在继承传统士大夫济世拯民、爱国报国精神的同时,更赋之以全新的内涵。它摒弃了传统士大夫对于君主权威的依附人格,代之以生机勃勃、个性独立自主的民主气息;它饱含着浓烈的忧患意识,又充满着源于开放意识的信心与乐观;它不是盲目的“忠君报国”,而是立足于“科学”、“民主”之现代意义上的理性爱国。  相似文献   

20.
从第三人为抵押人出发,抵押人凭借专有抗辩权不仅可以对抗抵押权人的抵押权,而且可以暂时或永久地摆脱担保责任的束缚,保全自己的财产利益.我国相关法律对于抵押人专有抗辩权的规定十分模糊,应从担保法原理及相关法律规范出发,对抵押人之专有抗辩权进行分析与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