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中国经学的转型,是中国传统学术近代转型的一个组成部分。新文化运动造成经学政治功能的休眠,它的文化学术功能在中国经学史学科中得到延续。中国经学史依托历史学率先完成了学术转型。经学史应当属于经学的一个分支,应当回归经学。周予同等学者建立了中国经学史学科,用经学史研究替代经学研究,但也造成了经学传统的断裂。中国文化的复兴呼唤现代经学学科的建立。建立当代经学的条件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2.
<正> 经学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主体部分,几千年来它与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学术文化以及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密切联系,甚至当代也还有其影响。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地研究和总结经学及其发展的历史,是今天学术研究的重要任务。“凡学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别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本文拟就经学的起源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3.
郑玄作为中国古代著名的经学家,是两汉经学的集大成者。郑玄以古文经学为主,兼采今文经学之长,冲破师法和家法的藩篱,融会为一,于今、古文经学之外再现了一个全新的景象,经学由此而变成"郑学"。"郑学"的盛行,是经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同时,作为经学大师,郑玄还关注经学传播,重视教人研经以"化民成俗",由此郑玄及其学术对后世经学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立足教育学视野,研究和梳理郑玄在整个汉代经学教育发展中的贡献和作用,无疑成为我们理解汉代经学发展脉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蔡方鹿教授研究中国哲学二十多年,在许多方面颇有建树。尤其对宋代理学用力甚勤,对朱子学颇有研究。自2000年赴台湾出席“朱子学的回顾与21世纪的展望”学术研讨会回来后,他潜心研究朱熹经学,历经四载,写就《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一书(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这是目前系统研究朱子经学的一本专著。这部书分两部分。前半部分系统介绍了中国经学的历史发展,可作为简明扼要的经学史来读。经学是中国文化的根柢,是中国传统精神价值的载体,蕴含中国文化的精华。历代儒者均尊经注经,在本书中,研究经学史的价值也是整理朱熹经学的理论理路。本…  相似文献   

5.
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以儒学为主体,儒学以经学为根本。研究中国传统文化,清理中国文化发展的过程,不能不研究经学。  相似文献   

6.
国学是在西方现代学术传入的历史条件下,为了保存中国传统学术,抵御西学而提出的。因此,国学是以经学为中心的传统学术,包括儒家的立场、注解经书为主的研究方法等(国粹学);而不同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研究(国故学)。国学具有反现代性、反现代学术的性质,它拒绝中国学术融入世界学术,并且打上了民族主义意识形态的烙印以及被文化市场运作。从国学产生至今的历史来看,它也不具有可行性,仅仅是一种思想主张。总之,国学是一种过时的、倒退的伪学术。  相似文献   

7.
蔡方鹿教授从事中国哲学史的研究至今二十余年,从一开始他就一直专注于宋代,而于朱熹用力甚多。积多年的研究心得,厚积薄发,近年来连续出版了数部有关宋代哲学文化的专著,其中对朱熹的创获犹多。继2000年推出《朱熹与中国文化》一书后,最近又出版了《朱熹经学与中国经学》(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版)一书,对长期以来朱熹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朱熹经学首次进行了系统而精深的研究,取得了值得称道的成果,不仅为朱熹经学的研究,而且为整个中国经学史的研究都作出了重要的学术贡献。这确实是一部值得向学术界推荐的学术力作,故将初步感受略述于…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经学与西方解经学各是中西古典解释学的主体,各有其悠久的发展历史,两者在文本性质、解经态度、解经方式、解经原则、社会功能、与权力话语的关系、意义建构方式、文化影响、学术命运等方面都存在可比性和异质性,两者的比较研究对于清理和转换中国古典学术资源以及促进中西文化交流和对话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平飞 《兰州学刊》2009,(8):33-35
经在四库全书中居于首位,经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也至关重要,经学传统在中华两千多年的文化传统中作用巨大。在后经学时代,理性考察经的本真蕴涵、经学的精神实质、经学传统的一般表征、重估经学传统的价值功能,对于挖掘经学的公共性资源,弘扬优秀的经学传统,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汉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始,经学就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主导。经学本身类似百科全书的学问,并给哲学、文学、文字学、历史学、美学、艺术、音乐、天文学、历学、建筑、工器制造等以深刻影响。可以说,中国古代文化的一切方面都与经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由于各种原因,经学研究很长一段时间在国内受到冷漠。近年来,随着对外文化交流的加强,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渐受重视,经学成为文化界关注的一个重点,并正在兴起研究经学的热  相似文献   

11.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形态自近代以来被边缘化。人们对儒学的认知和研究存在诸多的问题。要走出中国儒学研究的困境,一是在方法上,应当继承儒学研究传统,重视经学、训诂学的价值,合理吸收西方有益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二是在价值立场上,应当以中国阐释中国,摆脱中国哲学(儒学)西方化或者是在中国的西方哲学的模式,走中国道路的学术自信之路;三是在学术态度上,应当走进儒家经典来研究儒学。  相似文献   

12.
李鹏连 《船山学刊》2014,(1):165-168
郭嵩焘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更是一位著述丰富的经学大师。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大量研究郭嵩焘经学学术的相关论著,对学界关于郭嵩焘经学文献成就的研究以及研究动向进行归纳与分析,并对学界有关郭氏经学研究之不足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3.
"国学"一词本来是相对于"西学"而提出来的,指的是中国整个传统学术文化,而经学是其中的重要部分。现在出现的"国学热"当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视,问题是我们不能以浮躁的学风去对待国学。清代学者对整个中国学术发展史的认识有其精到之处,也有偏见。其中的偏见之一就是有门户之见,他们分"宋学"与"汉学",否定宋明理学。现以郭店楚简与上博楚简为例,证明宋明学者对先秦学术中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都是很深刻的。利用新出土的简帛文献,研究先秦两汉学术文化,应该是当今及以后国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徐复观经学史研究的独特之处在于:在经学史观上强调以经学作为奠定中国文化的“基型”,他怀着现代“儒者”的情怀,以独特经学史观解读中国经学史,从而揭示了传统经学史特定的生长机制和思想进路。对丰富和深化20世纪中国经学史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回归真实的经学史”是徐复观中国经学史研究的旨意所在,在这一精神暗示下,21世纪中国经学史的研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5.
汪大白 《江淮论坛》2011,(5):176-179,105
在诗经学由传统经学向现代诗学的根本变革中,胡适不仅是传统诗经学的挑战者与终结者,而且还是现代诗经学的先驱者和开拓者。鉴于他在批判传统经学的同时,适时提出了整理《诗经》的文化主张,明确指出了研究《诗经》的科学方法,并且切实作出了变革诗学的学术尝试,因此我们应该正视他为"现代诗经学的开山人",充分肯定他在现代学术史上的这种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辽金元三朝均是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在政治和文化方面都有其特殊性。三朝与中原文明皆存在一定隔膜,经学基础较为薄弱,就经学成就来讲,的确无法同汉唐两宋比肩。但辽金元经学决非一无是处,而是有其独立品格,尤其是在经史观、夷夏观、道统论、四书六经观等方面,还提出了符合政治、学术情势的新观点,体现出北地经学的独特风貌。可以说,辽金元三代经学是中国经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在中国思想史上并未缺席。  相似文献   

17.
《文史哲》2021,(5)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新开展,表现为彼此关联的六大方面:其一是恢复了学术意义上的中国哲学的重新积累,其二是中国文化认同促使人们对中国哲学进行同情之理解,其三是大量新出土文献丰富了人们对早期中国哲学世界的认知,其四是追求中国哲学内在性的方法论的反思,其五是"经""子"的结合以及"经学转向",其六是立足于中国哲学历史性研究之上的新义理的阐发和发挥。在学术与政治、传统与现代、可公度性与差异性、传世文献研究与出土文献研究、经学与子学、哲学史与哲学的双向互动中,中国哲学正在形成更加良性的诠释循环。  相似文献   

18.
整个20世纪的中国,是处在转型、过渡、裂变中的中国;整个20世纪的中国学术,也是一种过渡、裂变、转型中的学术。如同20世纪的中国社会始终是在农业文明背景下艰难跋涉一样,20世纪的中国学术的转型也始终笼罩在与农业文明互为表里的经学的阴影之下。冯友兰把中国传统学术划分为两大时期:从孔子至汉初的淮南子为“子学时代”,从董仲舒至康有为为“经学时代”①。近来有人则把康有为之后亦即20世纪的学术概括为“后经学时代”②。我们感到这一概括既到位又准确。20世纪不是一个普通的学术时代,而是一个承受了大量经学遗产、经学因子的时…  相似文献   

19.
秦际明 《天府新论》2018,(2):146-155
在宋明理学笼罩的时代,杨慎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来解经,于理学之外提出独立的学术见解,体现出卓然不群的学术精神。他以文本校勘的方法探求经文原貌与本义,以文字训释的方法诠释经典的含义,以名物制度考证的方法求得对经学更接近原意的理解,以历史的方法揭示经学义理建构中的历史因素,并以诸经互证的方法解决经学研究中的疑义。在经学不甚突出的时代,杨慎丰富多样的经学研究方法对明代中后期的学术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后世的经学研究有着重要启示意义,是清代经学繁盛的重要先驱。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经学是影响最为深远的文化形态。经学以典籍繁多、内容庞杂,而使今人多畏难不敢深入研究。与其在历史上的深远影响相较,经学的研究显得格外薄弱。以至连一部经学工具书也没有。值得庆幸的是,四川人民出版社今年五月推出了国内外第一部经学工具书——《经学辞典》,填补了经学无工具书的空白。该书由中年学者黄开国先生主编。全书收有四千余个词条,七十五万字,分为著作、人物、术语、学派、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