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逆向思维的方法,研究了三段论四个格之间的关系,采用反三段论和简单换位的方法,讨论了从第一格形式推出第二、三、四格形式的一系列问题,以期进一步认识四个格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由于中项所处位置不同,直言三段论分成了四个格。在四个格中,第一格的有效式最典型的体现了三段论的演绎性质,它们的正确性是不证自明的;同时,从第一格三段论中能推出A、E、I、O四种性质判断的结论,因此,它又被称为完善的三段论,而第二、三、四格则不具备这些特点。但是通过一定方式,可以将第二、三、四格转换成第一格,这种转换我们叫三段论的化归,化归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判断变形法,即换位、换质或换质位推理。  相似文献   

3.
关于直言肯定判断中“谓项的周延性”问题,逻辑学界是有争论的。本文认为,项由周延变为不周延不能改变判断真的情况,因而肯定判断的谓项一律可以看成是不周延的。直接推理与省略的三段论的区别,三段论的大、小前提和结论的区别,归谬法与反证法的区别等也是逻辑学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一、这是三段论推理吗? 莱布尼茨曾经从琼金·雍吉厄斯的《汉堡逻辑》中,选出一个很有名的例子。这个例子与下述推理相当: 所有的圆都是几何图形, 某人画了一个圆, 某人画了一个几何图形。这个推理的正确性是十分直观的,但是为这类推理寻找一个形式的表达方法却不很容易。有人认为是三段论,这是不对的。亚里士多德把这类推理与三段论作了区分。用亚里士多。德或者琼金·雍吉厄斯的话来说,“圆”、“几何图形”在第一句中是“主格”,而在第二句中和第三句中是“从格”,因而这是所谓由主格到从格的简单推理。用今天的话来说,亚里士多德在三段论中仅仅讨论主宾结构的四种直言命题,“某人画了一个圆”,  相似文献   

5.
高士忠 《中南论坛》2006,1(1):93-96
三支式与三段论在形式结构上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三支式只近似于三段论第一格的AAA式。因的第一相,从质上看,相当于三段论第一格的特殊规则:小前提必肯定;从量上看,小前提必全称。因的第二相要求大前提为肯定,因的第三相与亚里士多德的B属于C全类理论等价,保证了中项周延一次。  相似文献   

6.
亚里土多德对逻辑理论最大的贡献之一是创造三段论,他自己以及后人都公认这一点.三段论不仅在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说中,而且直到现在在传统逻辑理论中占据着显著地位.《三段论》中的《分析前篇》是阐述三段论的最重要的论文,其内容之详细,系统之严格,至今还令人赞叹.本文对《分析前篇》中有关直言三段论部分,参照现行逻辑教材体系,编排分类,试作述评.  相似文献   

7.
<正> 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提出了演绎三段论的推理形式,然而,人们对原始民族的研究证明,这种三段论并不是人类原始的逻辑思维形式。那么,人类的原始推理形式是什么呢?皮亚杰对儿童推理的深入研究,在这方面做出了有成效的探索。皮亚杰承认,直言三段论虽是基本的推理形式,但是儿童的推理并不是直言三段论。他举出这样的实验来证明这一点:在一杯水中投进一颗石子,杯中的水面上升了。问儿童,水面为什么会上升;儿童答,因为石子是重的。儿童的回答看起来似乎是三段论推  相似文献   

8.
普通逻辑是从直言判断的A、E、I、O这四种质量结构形式方面研究直言三段论的,我叫它质量三段论,其形式我叫它质量形式,简称质量式。质量三段论所确定的有效式只是人们思维中的一少部分。人们一直有一种愿望,寻找一种方法,能判定所有的直言三段论,排除所有的错误式和确定所有的有效式。所谓“广义三段论”、“扩充三段论”都是这种努力的结果,但都不能实现人们的这个愿望,其规则也不易于为人们的日常自然语言思维所运用。用欧拉图解法固然可以,可是推理的欧拉图有近一半是麻烦或很麻烦的,难以为人们的日常思维所使用。本文提出一种判定方法,既能实现人们的这个愿望又十分简易。 具体判断和具体三段论,直言判断按主项、谓项的外延关系不同分有五种:主项和谓项为全同关系的叫全同判断,为种属(真包含于)关系的叫种属判断,为属种(真包含)关系的叫属种判断、为交叉关系的叫交叉判断、为全异关系的叫全异判断(反对关系和矛盾关系无区分的必要)。分别用符号表示为:S(?)P、SP、S(?)P、S(?)P;读作S全同P、S种属P、S属种P、S交叉P、S全异P。每种按质量(单称归入全称)不同分又各分为4种。这两方面结合分共20种,我叫它们具体判断,其形式叫具体形式,区别于A、E、I、O质量形式,用符号表示如(?)SAP、S  相似文献   

9.
关于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的性质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其中的一个焦点问题就是亚里士多德的直言三段论是蕴涵式的系统还是推理规则的系统。卢卡西维奇的《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代表了第一种观点,而相反的观点则认为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是由推理规则组成的,是现代逻辑中的自然演绎系统的早期形式。  相似文献   

10.
法院处理刑事案件,有两个重要的环节,一是定罪,二是量刑。量刑是在定罪的基础上,解决对犯罪分子是否判处刑罚,判处何种刑罚以及弄期长短等问题。在量刑中必然用到量刑推理。在传统逻辑中,一种流行的意见认为“三段论是审判工作进行推理和论证的基本形式”“审判工作主要任务是:一定罪,二量刑。相应地审判三段论也有定罪三段论和量刑三段论两种形式”。本文认为,在人类历史的早期由于刑法三段论第一格称为审判格,然而随着刑法条文从简单变为复杂,在审判工作  相似文献   

11.
逻辑学是研究人类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一门科学。将逻辑学知识运用到语言研究中,探索语言的本质及其一般规律、特点的方法就是语言学研究的逻辑方法。因此主要探讨了语言学研究中常用的三对逻辑方法,即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具体与抽象。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三段论是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由于三部分间有严格的逻辑制约关系,根据其中两部分,能够补出另一部分来,所以,往往可以省略一部分而保留另两部分,传统逻辑学称之为三段论的省略式,即省略大前提,省略小前提和省略结论的三段论.但在思维实践中,如果有特定语境的帮助,还可以省略三段论的两个部分,只保留其中一部分,这就是本文所要分析的只保留大前提,只保留小前提和只保留结论的三段论的省略式.由于只保留大前提的三段论应用最广,形式最典型,所以准备主要以这种形式为例进行分析.一、什么是只保留大前提的三段论  相似文献   

13.
在给出了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显示法证明的形式刻划的基础上,建立了亚里士多德混合三段论的形式系统。用显示法证明了第二格Baroco○□□式在亚里士多德混合三段论系统中是有效的,指出亚里士多德混合三段论系统的有效式应为14个,而不是13个。  相似文献   

14.
阅读《前分析篇》会发现亚里士多德把三段论的格分为三种,而中世纪以来的传统形式逻辑却认为三段论的格有四种,这就导致了亚里士多德三段论理论的第四格问题。基于对亚里士多德三段论格的划分依据、描述方式及其学科构想的考察,不仅可以揭示亚里士多德将三段论界定为三个格的原因,肯定其三格划分的严格无误,而且还可以进一步地发掘出导致亚里士多德确定其划分依据的原因及其原因背后的动机,从而使得我们可以由一个更为深远而新颖的视角,即亚里士多德的科学观以及古典公理演绎系统的视角,对之作出更为恰当而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5.
传统逻辑讨论A E I O四种直言命题,它们在数理逻辑即现代形式逻辑中,表现为一阶谓词公式: 传统逻辑讨论的直言命题的正确推理,最基本的是:按逻辑方阵对当关系推理,换质法、换位法、附性法和三段论。考虑到前提、结论的不同情况,它们实际上包含四十多个形式。在这些基本形式之上,还可发展出换质位法、戾换法、联锁三段论等形式。在数理逻輯中,任何推理的形式,都可表示为一个比较复杂的复合命题形式。例如,若干个前提之间,可用合取符号∧联结起来;前提与结论之间,可用蕴涵符号→联结起来,使推理形式表现为: 前提1∧前提2……∧前提n→结论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国内外通行的各种传统逻辑教材,都将所谓的三段论各格的规则说成是推理规则。而近年来在我国颇有影响的、由吴家国教授主编的《<普通逻辑)教学参考书》(修订本)更认为,“运用三段论各格的规则去检查一个三段论形式是否正确,比运用一般规则(即三段论规则——引者)去检查方便得多。所以,熟悉三段论的格及其规则对于分析辨别三段论形式的对错来说,是很重要的”。虽说上述观点一直被视为正宗,但其中不是没有疑问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传统逻辑对复合三段论的研究还相对滞后的客观现实,从复合三段论是否受“格”限制两个方面总结出了复合三段论的全部有效形式,并且对有效形式作了有限式、无限式、代表式、非代表式的区分.从而深化了对复合三段论的认识。在复合三段论的理论和实践方面都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归纳和演绎是人们经常运用的两种科学认识方法。自古以来,它们就在人的认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引起了许多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的重视。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科学地总结人们的认识经验,创立了以直言三段论为主要内容的演绎逻辑,对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人们誉为“逻辑之父”。但是,他片面夸大演绎法的作用,仅仅  相似文献   

19.
在审判工作中,不能把定罪三段论视为一般三段论,定罪三段论是在审判工作的思维实践中总结出一种新的推理形式,定罪三段论在审判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工程图学是一门研究解决空间几何问题,以及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逻辑学是从思维的逻辑形式方面来研究思维规律的科学。现代逻辑学正以各种形式,在不同门类不同层次上与现实思维有机地结合起来,继而发展成为既是逻辑科学,又是某门具体学科的应用逻辑学。教学事实证明,能否把逻辑学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去是教学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工程图学的教学亦然,这就要求我们工程图学教师将逻辑学与工程图学结合起来,利用逻辑学这一有利的工具,有组织地、有秩序地、科学性地安排好教学内容,搞好教学;并且通过这一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