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8 毫秒
1.
刘娴 《创新》2008,2(3)
南宁市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对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结合南宁市现有的条件优势,就其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创新》2008,2(3)
<正>为促进南宁市开发区健康有序发展,更好地发挥开发区作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重要载体作用,2008年1月14日,南宁市政府对本市自治区级以上开发区及相思湖新区的重点产业发展定位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3.
沿海地区的发展实践证明,加工贸易是区域经济特别是"后发经济体"融入国际分工、促进制造业升级、加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曾巧生,2007)。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工工业转移速度不断加快。江西作为东部近邻,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可以抓住这一机遇;同时,江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江西应当采取措施,紧紧抓住优势,努力应对挑战,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相似文献   

4.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加快了产业转移的步伐,这为江西承接产业转移创造了新的契机;同时,国际金融危机也给江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带来一定的挑战。本文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江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和挑战,并结合江西本地实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组织开展好市、县、开发区项目对接活动;发挥集聚效应引导产业相对集中;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重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等。  相似文献   

5.
加快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志强 《创新》2009,3(1):50-53
近年来,我国东部产业结构升级进程加快,广西迎来了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历史新机遇。在新一轮的产业转移大背景下,广西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南宁成功举办,连续三届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对南宁市产业的发展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具体阐述南宁市在博览会产业带动效应中各方面的成效,进一步揭示制约南宁市发挥中国—东盟博览会产业带动效应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措施,以便建立博览会与南宁市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7.
邹忠全 《创新》2012,6(3):60-62,127
产业集聚的原动力来自于产业转移的外向型拉动和内源性产业集聚的自然禀赋。广西的产业集群培育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的培育没有完全依托广西的资源禀赋,而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时也没有充分地与当地的资源优势相结合。广西产业集群的培育策略应该依托产业禀赋优势,并结合产业集聚的两种原动力。政府应靠市场无形之手培育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8.
蒋玉 《创新》2008,2(4)
把南宁市建设成为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是南宁市城市发展的目标之一。通过对南宁市区域性国际城市建设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借鉴吸收国内发达城市的经验,提出南宁市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的思路:首先,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整个南宁市经济的发展;其次,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推进南宁市贸易、金融的国际化;最后,需要强化国际化意识,明确南宁市国际化的运作思路。  相似文献   

9.
杜辉 《学术交流》2012,(6):98-101
产业转移是不同国家或地区间根据要素禀赋的优势差异进行的产能再分配。在积极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基础上,中国消费电子产业发展迅猛,但也愈发暴露出产业升级依托条件与传统模式、产业结构升级对核心技术的需求旺盛与供给不足、产业区域间转移过程中劳动力流动落后与资本就地扩张、产业持续性发展与资源环境等各种矛盾,有待进一步解决好产业发展模式与区域间竞合、产业梯度转移与生产要素流动、承接产业转移与产业外迁、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等相互间关系。  相似文献   

10.
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趋势及中国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出现一系列新趋势。尽管全球外包市场萎缩,中国服务外包产业仍然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后危机时代,国际服务产业加快转移和重组,本土市场潜力加快释放等多方面有利因素为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成本优势"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加快发展和提升水平的关键在于实现从"成本导向"向"价值导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罗金凤 《创新》2008,2(1):109-112
南宁文化产业存在小、散、偏、低等问题,其原因是管理体制滞后、政策规章不健全、开放程度不够、优势发挥不够、资源整合不够等。发展南宁文化产业的有效途径是加快体制改革,完善政策规章,依靠社会共建,拓宽发展空间,充分发挥优势和积极整合资源等。  相似文献   

12.
欧金焕 《创新》2009,3(2):89-93
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发展文化产业是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发展南宁文化产业,应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培育龙头企业、构建投融资平台、建立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优化发展软环境、加强产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与产业竞争力密切关联,培育产业集群是加快南宁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它是推动南宁经济结构升级的必然要求;是推动南宁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是打造北部湾经济区加工制造业基地的重要方式。加快南宁产业集群培育和发展的主要路径有:实施产业链定向招商;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培育壮大;培育"种子"企业;建设好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等重要载体;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桂台经贸合作日益增强,合作项目不断增多,合作领域不断扩大,发展潜力得到释放。南宁市所拥有的独特区位优势、优惠政策条件、健全产业支撑和良好综合环境,为邕台经贸合作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南宁应该在积极承接台资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加快南宁市区域性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具体为明确重点,对接产业发展;全力推进,打造承接载体;用好政策,优化承接环境。  相似文献   

15.
南宁市农业产业化建设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全面分析南宁市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具体阐述了推进南宁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措施。提出要探索和实践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方式、建立和完善农业资金投入机制、逐步建立现代农业资金体系和农业保险体系、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农业产业化建设促进农民素质提高等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宁思明  范松宾 《创新》2009,3(3):88-91
南宁市重视通过“民歌绿城”以及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展示旅游城市形象。为真正把南宁变成常规性旅游目的地,南宁市需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形象,合理建设精品景点和组织精品线路等,实现大南宁旅游带和南宁市旅游业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7.
魏凤君 《创新》2009,3(8):88-93
随着南宁区域性国际城市的加快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航空业务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航空业的空前发展将带动临空经济的发展。建设临空经济区,将有利于推动南宁市产业优化升级,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城市战略地位,推进建设区域性国际城市。  相似文献   

18.
朱坚真  张力 《创新》2010,4(6):42-45,52
区域产业转移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协调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产业转移不但有利于优化产业输出地的产业结构和提升产业竞争力,而且可以增加产业输入地的总经济存量,促进和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传统的产业转移的研究割裂了海陆产业的关联,使产业转移在空间维度的作用没有得到全面的体现。基于海陆统筹的角度探讨推动区域产业有效转移和区域协调发展,从而使产业的区域转移在空间研究上形成一个比较清晰的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