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的社会阶层是统一战线的生力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广芳 《探求》2003,(3):21-24
新的社会阶层作为新世纪统一战线的生力军和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对象,是统一战线工作范围的扩大、工作对象变化的必然结果。新的社会阶层是先进生产力的重要代表,我们要根据新的社会阶层各个不同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创造性的统一战线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2.
周普杰 《学术交流》2005,(12):35-37
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大法宝和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新世纪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是对毛泽东、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把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政治文明有机结合起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入新的内容,开辟新的境界。统一战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肩负更加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3.
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的国家进入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心任务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的革命统一战线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新时期统一战线,是我党所领导的历史上的统一战线合乎逻辑的发展。它与过去的统一战线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相同之处,但是,从新时期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作用、范围、内部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变化。从新时期统一战线所担负的历史任务看,它是与历史上的统一战线所担负的任务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法宝,它的性质、任务及其内容是随着党的各个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的变化而变化的。新时期的统一战线是我党所领导的历史上的统一战线合乎逻辑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由于阶级关系的变化和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因而,统一战线的性质、任务及其内容也发生了变化,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具有鲜明的特点。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由阶级联盟转变为非阶级的崭新的政治联盟。党在领导中国人民的长期革命斗争中,为了战胜强大的敌人,曾组织起千千万万民众,调动起浩浩荡荡的革命大军,建立了革命统一战线。在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内部存在着两个联  相似文献   

5.
目前,全国各条战线正在进一步贯彻党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轰轰烈烈地进行着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在这一实践中,统战工作必须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迅速将自己工作的着眼点转移到为“对外开放”服务的轨道上来。为什么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必须为对外开放服务呢? 首先,这是由新时期统一战线所担负的新的历史任务所决定的。统一战线要为党的中心任务服务,过去是这样,现在仍然是这样。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的中心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这个时期的统一战线是为武装夺取全国政权服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党的中心任务的变化,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6.
罗军 《社科纵横》2013,(11):18-20
统一战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反映了中国的客观实际,体现了中国的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理论财富。  相似文献   

7.
统一战线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质量互变规律是统一战线工作的最基本的规律之一。加强对统一战线质量互变规律的研究,对于我们改进统战工作,总结和完善统一战线的工作方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统一战线质量互变规律的特点 统一战线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一部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不同阶级、阶层和政治集团之间的联盟。统一战线的质在不同的革命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统一战线内部利益关系的合理整合,对于巩固和发展党所领导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夺取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归结起来讲,统一战线中利益整合机制的基础是保证广大农民的利益;统一战线中利益整合机制的关键是对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的保护;统一战线中利益整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争取和团结广大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在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再次发掘出周恩来对我国统一战线理论的五个突出贡献:分析了我国统一战线的复杂性特点,阐明了它的中国特色;强调了我国在统一战线中共产主义信仰不能丢;大大发展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新理论;奠定了“一国两制”构想的思想基础;指出了坚持群众路线是实现统一战线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建国初期陈云在积极从事领导经济工作的同时,又非常重视维护与发展同民族资产阶级的统战关系,从而形成了独具特点的建国后的统一战线思想。他认为,建国后民族资产阶级政治态度的变化、当时的国情、民族资产阶级特殊的社会地位及作用等,都要求我们继续维护与他们的统战关系。陈云提出:重统战的合作性,正确处理统一战线内部矛盾;重统战的实效性,正确认识统一战线的领导权;重统战的目的性,把是否有利于经济发展作为制定统战政策的依据。这些独到的见解为毛泽东建国后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11.
张铁军 《社科纵横》2003,18(5):16-1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对统一战线工作带来了新的影响 ,特别是对统一战线中的劳动者联盟思想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把握和处理劳动者联盟之间的关系及相应理论对策 ,对统一战线理论工作提出了新的思考和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认识统一战线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中共北京市委统战部研究室统一战线历来是党的总路线总政策的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统一战线在我们党的事业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时期新形势下,加强统一战线理论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3.
统一战线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统一战线在中国得到成功的运用和发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政策,独创地解决了中国革命关于同盟军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创造了极为重要的条件。统一战线,不仅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法宝。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之际,学习、  相似文献   

14.
柏莹 《学术交流》2002,(3):19-20
黑龙江省统战理论研究会是一个以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研究为主要任务的学术团体 ,过去曾在统一战线的历史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过很多成果。近年来 ,这个学会不断探索新的工作思路 ,为开创我省统战工作新局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此 ,记者采访了黑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统战理论研究会会长张雨浦同志。         张雨浦同志今年 3 9岁 ,年轻、干练。在与记者的交谈中 ,表现出相当的理论功底和政策水平。他说 ,统一战线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十分丰富、领域十分宽阔。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 ,统一…  相似文献   

15.
党外知识分子参与民主协商和民主管理是高校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我院党的建设实际出发,初步探讨了高等学校统一战线工作的内涵、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下的高校统一战线工作要有新方法、新思路和新途径。历史的记忆呼唤新时代下高校统一战线必须创新工作方法。新时代就是要通过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渴望。统一战线工作要在如何增强高校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凝聚力上下功夫。"顺序路径"和"瞬间路径"是增强凝聚力可供选择的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人民为本”价值观:新时期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徐德明曾鹤翠本论文阐述了邓小平“人民为本”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时代特色,在此基础上论证了邓小平“人民为本”价值观是新时期统一战线工作理论基础的观点。徐德明,男,1940年3月生,浙江工业大学社科部主任...  相似文献   

18.
《探求》2015,(3)
中共广州市委统战部与广州市知识分子联谊会以"文化为噱头,统战为抓手",拟在广州增城打造一个综合性文化产业园区,意在创设一个成功的文化统战新基地,为统一战线成员更好地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奠定基础,并为其社会服务模式创设新的形式。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成功的乡村建设经验,剖析统一战线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特色优势,并提出有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指出,江泽民对我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战略地位、基本思想及其理论政策,提出许多重要论述和新的理论观点。他强调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长期性,论述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主题,提出了“民族、宗教无小事”的论断,总结了民主党派讲政治的历史经验以及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一系列政治主张等等。这些论述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统一战线理论,把我国统一战线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0.
我国社会结构变化对统一战线内部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变化主要为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递进 ;所有制结构由单一向多样发展 ;城乡二元结构出现松动 ;原有的“两个阶级 ,一个阶层”急剧分化 ,出现了新的阶层。大量新阶层的出现 ,客观上为民主党派的社会基础带来新的变化。社会关系与经济基础的深刻变化 ,要求统一战线工作在处理内部关系更需照顾同盟者利益并在政治上扩大民主。(高曙东等 ,《我国社会结构变化对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的重大影响》载于《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社会转型对犯罪具有诱发作用。当前出现的持续犯罪高峰 ,虽不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