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无知的本义是“知识缺乏”,是伴随着认识的产生、发展而出现的。在哲学的视角上,无知是一种客观的认识现象,是认识活动中的一个基本因素。认识论所反思的认识,不仅包括“知”,而且也应包括“不知”、“无知”,进而阐明“知与不知”,“有知与无知”的关系以及不知、无知向知、有知的转化,揭示无知的认识论功能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的哲学代表作。也是从哲学高度批判教条主义的力作。“两论”立足唯物主义立场,揭露了教条主义的哲学党性;运用唯物辩证法,剖析了教条主义的思维方式;坚持能动反映论,揭示了教条主义的认识根源。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逻辑与弗雷格逻辑的观念分别与其各自的理论是一致的。通过解析两种理论的基本句式可看出,这两种逻辑观有显著不同,尽管它们都坚守必然地得出这个观念。剖析“是”与“范畴”的关系揭示了亚里士多德逻辑与其形而上学的紧密联系,而弗雷格逻辑与真理论间的紧密联系可通过“真”与“谓述”二者的关系展示。厘清亚里士多德与弗雷格的逻辑观念与其各自理论间的关系,有助于深化人们对逻辑的认识,帮助人们正确理解逻辑与哲学的关系,指导人们更好地在其他领域运用逻辑。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于康德哲学中的“现象”与“物自体”两个范畴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作了讨论,提出了自己的解释。作者认为,康德哲学的先验论,是为了论证感觉经验的系统性与必然性。因此,康德哲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先验论为前提的现象主义,也即是把认识限制在经验范围之内的经验主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因果关系”范畴入手,对与其密切相关的以下问题加以分析:第一、“因果关系”在康德批判唯心主义哲学中是如何提出的,对此问题,本文对康德的形式判断表、范畴表及真理表的内在联系给以说明,给出“因果关系”在三个表中的地位;第二、康德是如何对它进行论证的,对此问题,本文主要借鉴英国哲学专家威廉·斯密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一书中的说法;第三、对康德批判哲学中的“因果关系”的分析学习中牵连的问题的讨论,如“主体与客体关系”、“现象和物自体”的区分等,这就必须放到批判哲学的大背景下,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个过程虽艰难但必将受益匪浅;第四、康德在三大批判中对于“因果关系”都有过说明,但角度各异,本文也将力求能把“因果关系”在各个批判中的形态给以大致的说明;这也在某种意义上表达了康德的特殊的形而上学立场。  相似文献   

6.
<正> 在某些哲学史和哲学原理教科书中,一般都将“现象”和“本质”范畴与康德哲学的“现象”和“物自体”等同理解。我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它反映了现行哲学对现象和本质范畴规定及使用上的失误。本文拟从两种哲学体系的比较中,探求这种失误的症结所在,进而确定这对范畴的确切含义。  相似文献   

7.
略论教育管理哲学中的几个矛盾范畴靖国平教育管理哲学从研究“人”人手寻找其基本矛盾范畴,首先要揭示的就是教育管理主体与教育管理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这是因为,所谓教育管理就是作为教育管理实践活动的人的行为,就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客观对象之间在教育管理领域所...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是“一整块钢铁”,唯物史观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内在统一的。实践既是认识论范畴,首先是唯物史观的前提,是二统一的中介。《实践论》把这一基本思想,贯穿分析认识运动的整过程,一方面科学论证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揭示了认识运动的总规律;另一方面明确提出了实践的社会性,认识与实践统一的条件性等名论题,并把这一思想运用于党的实际工作.奠定了群众路线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将“与时俱进”引入了党的思想路线的范畴,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贡献,也是对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重大发展。本文试图从“与时俱进”与“实事求是”的关系;与时俱进的思想内涵: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正确认识党的先进性等方面来认识与时俱进的思想,并提出以与时俱进的思想指导开展体育学院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中外哲学家主要是从人与动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中认识人的本质,存在着将人的本质与人的属性相混淆的现象,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从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入手,科学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语义范畴构建的意向性,通过对认知语言学范畴化的相关研究发展回顾以及心智哲学意向性的概念厘清,利用案例分析与比较论证研究法,以心智哲学的意向性为基本工具,重点探讨认知语言学中范畴化的意向性问题。研究发现,认知语言学认为范畴化是人类认知和概念化的结果,而人类有意向性的认知是具有普遍性的;从事物的多维性来考察,范畴化不但遵从了意向性的选择,而且在意向性的“利己”“方便”关照下,在范畴层次的构建中,功能维度较为凸显;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基本层次范畴、上位范畴和下位范畴,能够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交流活动的需要,所以语言表达中选择世俗范畴化,而摒弃科学范畴化,其实也体现了某种意向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入手 ,以老子对“哲学最高问题” ,即“道”的本体论的阐述作为前提 ,解读《老子》哲学的“有无同一性问题”。首先 ,本文揭示老子认识论主知的特色 ,作为世界本原、始基的“道”以及由它化生的事物与现象是可以认识的。其次 ,对《老子》哲学中关于怎样认识具体事物以及实现与“道”的绝对同一问题作了进一步的分析。抓住老子认识论中“为学”与“为道”的矛盾 ,最终揭示出老子认识论的消除欲望、放弃实践、超越感性、止息思维、浑然与天道合一的认识特点。  相似文献   

13.
:“思辨”和“分析”是哲学认识中两个至今仍然扑溯迷离的重要范畴。对这两个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系作一深入探讨 ,是哲学认识论研究的一项关键任务。思辨作为对经验实在和逻辑规定的超越性思考 ,是哲学认识的基本方式。而分析作为一种哲学活动 ,既不与思辨相对立 ,也不与之相并列 ,而是其重要方面之一。思辨本身包括极为不同的两方面活动 :分析和建构。哲学思辨正是哲学分析和哲学建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4.
简论哲学真善美的研究对象及其逻辑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哲学之真研究的对象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包括本原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三大组成部分,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范畴;哲学之善研究的对象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包括目的论、实践论和创造论三大组成部分,属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范畴;哲学之美研究的对象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关系论、作用论和价值论三大组成部分,属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哲学史对真善美的研究重心基本上经历了从真到善,再从善到美的三个发展阶段;真、善、美是哲学体系中密不可分和处于不同层次的三大范畴,真、善、美的统一也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文化的唯物主义”是美国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形态。它是沿着两种不同的思路建构起来的:一种是借助于文化人类学的成果,在经济和日常生活层面上,建立经验的文化哲学;一种是汲取欧洲“批判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果,在语言意义和意识形态层面上,建立批判的文化哲学。本文着重考察这两种思路在研究范式、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传统和对马克思实践范畴的文化阐释上的不同观点.揭示美国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的多元理论走向。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的“境界说”美学实际上是一种艺术哲学。作为一种广义审美文化形态的“有意味的形式”,“境界”范畴是本体和现象的统一,即美本身与美的显现和表现的统一。本文从艺术本体论和审美辩证法两个方面,说明了王国维艺术哲学的基本特征;从现象本体化和本体现象化的双向反馈中,逻辑地考察了这种艺术哲学的合理性和现实性。  相似文献   

17.
论体育与哲学的历史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是人类力与美的展现,以及随之而生的“体育情结”,更在于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凸现的哲学价值。本文试从历史角度,从古希腊的哲学与体育,中西哲学观在体育方面的差异,以及体育所揭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三个方面来论述体育运动与哲学的互动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8.
《唯物史观与现时代》(海天出版社1996年版)是辛敬良先生的新著,这部以唯物史观为主题的著作涉及内容广泛、思考深邂,体例也活跃,堪称一部凝聚了辛先生多年心血的力作。辛先生的观点在多种场合的一贯表述是,必须改革传统的哲学教科书模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内容应是科学地阐明自然、社会、人(包括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三者的统一关系。只有立足于唯物史观的高度,才能深刻地揭示出这种统一的关系;也只有以唯物办见为核心(而决不是什么“推广”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各个组成部分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传统哲学模…  相似文献   

19.
王廷相和徐敬德分别是15世纪中国和朝鲜哲学史上气论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虽然“气”是王、徐二人哲学体系的核心范畴,但由于所处文化背景的差异,两人对一些哲学基本范畴的认识既有相同处,也有不少差别,这些认识上的异同处正反映了当时东亚气论哲学发展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从写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哲学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唯物史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这一阶段有机联系的两个理论成果,对人类实践活动本质和规律的揭示,是这两个理论成果产生的基础和前提。实践问题既是社会历史问题,又是认识问题,是一个如何认识“感性世界”包括我们自己的社会存在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讲,不阐明实践所蕴含的最一般意义上的主客体关系问题,就不可能进一步正确说明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社会与自然的关系。用以实践性为本质特征的认识论去分析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发展形式,是唯物史观产生的重要条件,并对今天科学和哲学发展中一些重大问题的解决,产生着持久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