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可穿戴计算机的动态重构硬件模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可穿戴计算机任务的多样性与多变性,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具有动态重构功能模块的可穿戴计算机硬件原型。并在该原型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来论证动态重构的可行性。该原型基于FPGA内嵌的PowerPC405处理器,通过FPGA内部的配置访问通道(ICAP)对OPB总线上的可重构模块进行模块化的局部动态重构设计。该方法实现了局部动态重构技术在可穿戴计算机中的应用,增加系统灵活性的同时降低了系统功耗,大大提高了FPGA内部逻辑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2.
在数控系统中利用CANopen总线协议实现对数字伺服驱动器的上位控制,硬件环境为FPGA、MCP2510、MCP2551和IDM6408EIA数字伺服驱动器。主从站之间的数据发送与接收主要以过程数据对象(PDO)和服务数据对象(SDO)的方式进行,并采用VHDL语言编程,在FPGA中实现CANopen主站的应用层功能。实验表明,CANopen通信能成功实现,数字伺服驱动器能够按照来自上位机的指令驱动伺服电机。  相似文献   

3.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结合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核心电路的特点,提出了数控系统处理器模块板级协同仿真的方法。建立了80386EX模型和特殊器件的高精度逻辑器件仿真模型,使模型与实际芯片特性相符,并具有可升级能力。编写处理器控制语言程序,结合软件算法模型,解决了板级仿真模型完备性与运行效率的矛盾。通过核心机控制器CPU模块仿真过程,讨论了现代板级仿真方法在付诸实施时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仿真的处理器模块在实际运用中验证了所采用的设计思路的合理性及具体实施细节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可重构制造系统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手段,具有较高可重构性的企业能在难以预测的环境中,面对竞争对手脱颖而出,本文从可重构制造系统的概念,组织体系,商业体系,产品体系及信息体系等方面研究了可重构制造系统的体系结构,探讨了可重构制造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MRP 与JIT均是企业有效降低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生产经营水平的现代化重要手段和工具。MRP 是20世纪80年代在发达国家制造业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以MRP为核心,覆盖整个企业生产活动环节的计划主导型推动式方法;而JIT则是由日本丰田公司提出的一种追求"三零"目标,以KANBAN为主要库存管理和控制手段,由客户需求牵引的拉动式生产系统。文章在分析MRP 与JIT的内涵、运作机制及特征的基础上,对MRP 与JIT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各自的优势、不足以及二者集成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提出了MRP 与JIT的集成模式,并进一步提出该集成模式是一敏捷系统,不但能对生产运作实现全流程的计划与控制,而且在计算机、网络等资源的支持下,更具有RRS(可重用、可重构、可扩充)特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孔径测量系统检测速度不够高和不可灵活定制的不足,课题组提出了基于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和单片机的孔径测量系统。课题组设计了孔径测量系统的硬件结构,介绍了该系统的核心模块控制原理;采用电荷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线阵传感器实现了光电信号的转换,设计了激光信号产生模块、基于FPGA的时序驱动模块、AD转换模块和电源管理模块;利用STM单片机实现算法优化及数据处理与显示;最后,设计了孔径测量系统的软件,并制作了样机。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具有精度高、成本低等特点,且可以模块化设计,易拓展,能有效提高孔径测量系统的检测速度,可根据实际生产需求灵活定制。  相似文献   

7.
采用VHDL语言设计了红外遥控器的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了实时仿真和验证,并下载到FPGA中执行,可实现键值及客户码的读入、红外发射码的生成及发送等功能.电路模块的程序代码可重复使用,可方便地嵌入到各类需要红外遥控控制的嵌入式系统中.  相似文献   

8.
配电网重构是一个组合优化问题,它不仅是配电系统循环控制的重要方法,也是配电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智能算法解决组合优化问题成为一种可能.在配电网重构时,当以最小开关操作程度作为目标函数就可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以最小网损为目标函数,可转化为混合整数线性规划问题.基于配电线路重构模型,以最小开关操作程度和最小网损为目标函数,用Tabu搜索方法解决组合优化问题,最后验证了此方法的合理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用单片FPGA实现的实时、多任务、高速图像处理系统。该系统承担着提高信噪比、压缩数据量、Stokes参数观测和仪器及观测模式控制等任务。针对一个星载系统,采用了核心逻辑片内冗余、设计了相应的冗余管理线路等可靠性设计技术,采用了放置片内测试和校验模块等可测性设计技术,使系统工作时钟达40 MHz,图像处理速率达100 Mbps。  相似文献   

10.
MRPⅡ与JIT的比较与集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RP Ⅱ与JIT均是企业有效降低库存、加速资金周转、提高生产经营水平的现代化重要手段和工具.MRPⅡ是20世纪80年代在发达国家制造业中发展起来的一种以MRP为核心,覆盖整个企业生产活动环节的计划主导型推动式方法;而JIT则是由日本丰田公司提出的一种追求"三零"目标,以KANBAN为主要库存管理和控制手段,由客户需求牵引的拉动式生产系统.文章在分析MRPⅡ与JIT的内涵、运作机制及特征的基础上,对MRPⅡ与JIT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比较,阐述了各自的优势、不足以及二者集成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提出了MRPⅡ与JIT的集成模式,并进一步提出该集成模式是一敏捷系统,不但能对生产运作实现全流程的计划与控制,而且在计算机、网络等资源的支持下,更具有RRS(可重用、可重构、可扩充)特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提高数控系统的可靠性出发,阐述了数控系统抗干扰设计的必要性。具体讨论了数控系统中一些实用而有效的抗干扰技术。  相似文献   

12.
SINUMERIK80 2S数控系统用于C0 630车床电控系统改造。本文介绍CNC系统结构、电控系统改造方案及数控系统内部参数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模糊数学在CNC系统可靠性指标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数学法是采用模糊数学建立模型,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CNC系统是数控机床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靠性研究过程中,该系统故障数据较少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为了更精确地评估其可靠性指标,本文将模糊数学理论较好地运用到CNC系统,从而建立了一个可靠性指标的模糊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14.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数控系统在袖衩机上应用的开放性、通用性以及兼容性程度低的问题,从新型自动袖衩机的 工作原理和机械结构出发,对控制系统的硬件进行了选型,并采用了基于IPC平台结合PROFIBUS现场总线,利用某公 司的TwinCAT工控软件平台的软件式控制方案,设计出了符合系统要求的人机界面,实现了控制系统软件部分的功能。 结果表明该系统简化了袖衩机数控系统操作程序,提高了袖衩机数控系统的开放性、通用性和兼容性。  相似文献   

15.
数控系统故障主要由其关键零部件引起,其关键零部件的可靠性直接影响数控系统可靠性。本文主要从元件的可靠性,元件之间的相关性等方面研究数控系统不可靠度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手机电容屏生产工艺,即先丝印后根据其中的Mark点来定位再加工外形,在原有数控玻璃雕刻机的基础上设计了Mark点视觉定位系统。提供了视觉定位与CNC运动控制结合的方案,使用视觉定位来设置CNC加工的工件零点和路径偏转角。视觉定位算法上,采用模板匹配来识别Mark和粗定位,用霍夫变换来分类Mark的边缘点集,再用最小二乘法精确拟合边缘方程,进而计算得到最终的Mark点位置。该定位系统已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时间和精度都基本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17.
基于AHP法的智能制造CNC资源的优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开发中,针对国内外众多的数控系统硬软件平台,并利用层次分析法多准则决策方法的定性、定量结合的思路,建立层次结构数学模型,成功地筛选出了满足要求的理想的开放CNC数控系统。该系统是用PMAC多轴运动控制卡构造的PMAC-NC数控系统,能满足工程技术的要求和教学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基于功能结构树,根据某数控磨床的故障数据,对其故障部位及故障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发生故障率较高的子系统———高频电主轴进行深入研究,找出其故障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元器件烧坏,提出了相应的可靠性改进措施,为数控磨床的可靠性设计和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数控铣床伺服进给系统跟踪性能目前还缺乏定量描述的问题,提出了描述和评价数控铣床伺服进给系统跟踪性能好坏的新概念———跟踪精度;并且对常用的全闭环系统跟踪精度的计算公式进行了推导。以此来定量描述其跟踪性能。  相似文献   

20.
以网通IT项目建设为背景,在分析了网通原有IT项目外包管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项目管理有关理论及方法并且结合企业实际提出了网通IT项目外包管理改进方案。并对该方案在网通计费系统项目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应用效果表明,该外包管理方案对网通计费系统项目是有效的。研究结果可以对网通以及中国其他电信运营企业改进IT项目外包管理、提高IT项目的成功率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