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冯嫽     
冯嫽,解忧公主的身边侍女,后为乌孙右大将的妻子。在留居乌孙期间,她协助解忧,以自己出色的政治外交活动,博得了极大声誉,被我国西北各族人民称为“冯夫人”。冯嫽在公元前一百年左右随解忧公主远嫁到乌孙(现在的新疆)。她既是公主的侍女,实际上又充任解忧的女官,代  相似文献   

2.
《穆天子传》中的西王母是一个古汉语词,产生于周穆王西巡之时。西膜是一个古羌语词,是古羌人母系氏族部落的自称。西王母的历史原型是一位与周穆王存在血缘关系、远嫁西部的周王室公主,西王母是由东土王室公主变身为西土部落女酋长的。其后,西王母一词逐渐取代西膜等音译词,变为汉语社团对西土古羌人母系氏族部落的统称。  相似文献   

3.
藏汉两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史载,公元七世纪,吐蕃王松赞干布统一西藏后,便致力于发展同邻邦的友好关系。他迎娶了尼泊尔公主,接着就派使臣到长安求婚,迎娶文成公主入藏。到了公元710年,应吐蕃赞普赤德祖丹的请求,唐王室又许配金成公主远嫁。吐蕃两代赞普同唐朝两位公主的联姻,加强了唐蕃之间在政治上的亲密关系,也开辟了唐蕃两地在经济、文化等方面互相交流的广阔前景。两位公主入藏时,带去了中原地区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关系之間,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即今西藏)是一个十分美丽而又很有意义的故事。这段汉藏两族血肉相連的美好姻緣,和与这婚姻有关的文化交流的深远巨大和影响,都神話般地記載在西藏书籍上。桑布扎所著的“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記”和“西藏政教史”的文成公主篇,描述的松贊干布请婚的前前后后,和文成公主的丰盛的嫁妆等等,都比唐書吐蕃传详尽得多。“文成公主”是藏戏中的傳統剧目之一,西藏的民歌中  相似文献   

5.
近代“西藏独立”的由来及其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岩 《西藏研究》2000,(1):17-29
西藏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这是近代以来全世界无人不知,也从未有哪个国家敢于公开否认的事实。藏族与我国的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在长期的历史中,藏族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在近代以来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和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尽到了自己的光荣职责。至迟在新石器时代,青藏高原已有人类生活。秦汉时期中原地区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对藏族的先民不甚了解,泛称之为西羌。公元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标志着藏族的形成。唐朝将文成、金城两公主远嫁吐蕃,双…  相似文献   

6.
唐代吐蕃名相禄东赞后裔五世仕唐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吐蕃名相禄东赞(按:禄即论的异译,大臣之义,藏文献作噶·东赞,今据《唐书》)是一位传奇式人物,就是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派往唐王朝求婚的名臣、大家都熟知的“五难婚使”的故事,说明他是非常聪慧机智的。他至长安,见到李世民(太宗),应对得体,得到李世民的赏识,封他为右卫大将军”,以琅琊公主外孙段氏妻之。则当时不仅文成公主远嫁松赞干布,结成甥舅关系,而禄东赞亦与唐王室有姻娅关系,他的儿子钦陵也到长安“入侍”,故后来他的孙子论躬仁(《唐书》作弓仁)谓:“宰相为论,因而氏焉”。率部归降,子孙因家自银川,至于京兆。就很自然了。  相似文献   

7.
到西藏旅游,瞻仰一下巍峨雄伟的布达拉宫,看一看辉煌壮丽的大昭寺、小昭寺、罗布林卡等庙宇胜地,是少不了的事儿。可是,您可曾知道,在这些古老的建筑群中,都蕴涵着亲密而深厚的汉藏关系呢? 大昭寺和小昭寺七世纪中叶,赤尊公主从尼泊尔带来一尊8岁身量的释迦牟尼佛像。藏王松赞干布为了弘扬佛法,决定为赤尊公主兴建一座供奉佛像的寺庙。在选择寺址的时候,赤尊公主还特意请教了文威公主。文成公  相似文献   

8.
关于金城公主入藏及出嫁对象等相关史实的考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唐朝金城公主的入藏及出嫁对象 ,由于史料记载歧异 ,长期以来成为金城公主事迹研究中的一个疑案。本文通过对后弘期藏文史料、吐蕃时代藏文史料和汉文史料三者的相互比照与参证 ,对金城公主入藏及出嫁对象等相关史实进行了详细的甄别和考订 ,其结论认为 ,后弘期藏文史籍中所载金城公主出嫁对象之情节虽具某种史实背景 ,但实则缘自一种对史实的误传与讹变 ,是将金城公主入藏前后的吐蕃赞普父子关系弄颠倒而衍生的一个结果  相似文献   

9.
2006年4月6日,由泰王国诗琳通公主率领的泰国经贸与文化代表团访问广西。广西壮学学会名誉会长张声震研究员亲切会见了诗琳通公主,介绍了近年来壮学研究取得的新成果,并代表广西壮学学会向诗琳通公主赠送了《壮学丛书》已出版的学术著作。自治区民委副主任龙毅  相似文献   

10.
《孔雀公主》北京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美术电影牌片厂联合拍摄的彩色神话故事片《孔雀公主》,取材于我国西双版纳傣族人民中流传的召。  相似文献   

11.
在科尔沁草原、嫩江流域的莫勒红昭,有一个占地1700平方米的蒙古王妃陵庙遗址。这个陵庙虽然不大,但它却是一个地上有庙、地下有墓的庄肃陵寝。而今陵墓无存,只有遗址所在了。 1.公主其人浅析。公土陵内墓葬人究竟是谁呢?这一直是未弄清的问题。《大赉县地舆通志》胜迹条载:“冢墓有公主陵一处,……系图什叶图蒙王红台吉敖巴妃,前清太祖之公主也。”据守陵人白福荣回忆说:“公主系顺治的妹妹。”  相似文献   

12.
和田绿洲,户户植桑,家家养蚕,是著名的丝绸之乡。矗立在和田城不远处的现代化丝绸厂,展现出古丝路的现代风貌。相传,东汉末于阗王娶汉公主为妻,他请公主把当时属于汉禁出的蚕种带来于阗国。公主出嫁时,把蚕种藏于发髻,躲过层层关卡,终于带到于阗国。从此,和田地区有了蚕桑、丝织业。这是内地汉族和新疆各族人民之间经济交流的一段历史佳话。唐代,和田的“絁绸”返销中原,王公贵族争相抢购。元代,专门在和田设立“染织局”,为大都宫廷生产专用丝绸。清代,所产  相似文献   

13.
公元631年,吐蕃第三十三代赞普松赞干布迎娶赤尊公主为妃。赤尊公主作为吐蕃佛教的早期传播者之一,在"蕃尼古道"上开通了佛教传播和文化交流的一条要道。她不仅将佛教从尼泊尔传入吐蕃,而且把尼泊尔佛教绘画艺术和建筑工巧传入雪域藏地,从而创建了藏传佛教艺术的殿堂,并丰富了吐蕃建筑工艺,为藏民族文化艺术注入了新的元素。  相似文献   

14.
唐朝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即今西藏),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动人的故事。它不仅反映了历史上汉藏两族人民的友好关系,而且由于文成公主的远嫁,还給吐蕃带去了中原地区的物質和精神的文明。因此这个故事千百年来流傳不衰,深为汉藏两族人民所喜爱。据流傳在西藏人民中的傳說,說文成公主当时带去了谷物三千八百类,牲畜五千五百种,工匠五千五百人。新旧唐書的吐蕃傳上也記載着:文成公主到了吐蕃,还派人到長安要去了蚕种,請去了釀酒、制造碾磑、紙墨等各行各业的工匠。話剧“文成公主”是田  相似文献   

15.
<正>11月29日,第十二届中国瑶族盘王节暨首届中国香柚节在湘西南的边陲小县江永隆重举行。图为盘王节12个成员县市区的"瑶族公主"身着华丽的节日盛装,为在场来宾展示各自瑶族县区的缤纷特色。10月15日至18日,来自湘桂粤12个县区的瑶族公主赴江永参加了盘王节特别节目《回家)的拍摄,游览、推介"三千文化",  相似文献   

16.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进藏,与吐蕃赞普赤德祖赞联姻,是继文成公主之后唐蕃第二次联姻,是汉藏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由于史书所载有限,此次吐蕃为迎公主所遣使臣,众说纷纭,不能终一。笔者以所见资料,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一一考订出吐蕃迎婚使,以彰其功。  相似文献   

17.
<正>和亲作为我国古代民族政策的组成部分,是历史上中央与地方关系、民族关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态,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独特作用。其中,唐朝文成公主、金城公主进藏和亲书写了流传千古的佳话,她们为增进唐蕃友好以及促进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至今为各族人民所传颂。金城公主在文成公主之后70年再经唐蕃古道入藏联姻,在西藏生活了近30年。为纪念和赞颂其功绩,西藏人民将她的故事描绘在宫殿壁画和精美唐卡画作之上,如布达拉宫的清代金城公主观镜壁画,  相似文献   

18.
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入朝,请求和亲。王昭君名嫱,南郡姊归(今湖北姊归)人。元帝时被选入宫。为化干戈为玉帛,安宁各族人民,昭君深明大义,摈弃世俗偏见,毅然自请,离别故土,远嫁匈奴。昭君入匈奴后,被称为宁胡阏氏。呼韩邪单于亡故,汉成帝又命她...  相似文献   

19.
莫徭是瑶而非苗瑶族的先民上古属何称谓,众说纷纭。我在《瑶族与长沙武陵蛮》一文中曾指出秦汉时期的长沙武陵蛮就是瑶族的先民。当然,长沙武陵蛮是个聚合体,它包括有今天的土家、仡佬、苗、瑶、畲等民族成分。南北朝时从长沙武陵蛮中就分化出一支称“莫徭”的群体。莫徭就是瑶族的别称。“莫瑶”最早出现在《梁书·张缵传》:“零陵、衡阳等郡有莫徭蛮者,依山险为居,历政不宾。”“莫徭”之称,是其族人自称  相似文献   

20.
同近代早期的东方国家一样,莫卧儿帝国没有正式的外交机构,但是莫卧儿帝国的外交出访活动却有着严格规定。在莫卧儿帝国的出访过程中,大使的选拔、任务的分配、礼品挑选以及大使的待遇,都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们共同构成了莫卧儿帝国一套完整的出访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