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11年以来,中东地区政局动荡,民众反美情绪日高,这充分暴露了美国中东战略的失误,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美国的横行成为引发中东动荡的一个重要诱因;巴以争端依旧,令阿拉伯人十分不满;为了稳住中东,化被动为主动,以继续掌握中东事务的主导权,奥巴马提出了中东"新思维"。尽管新意不多,但体现了美国政府对中东政策的调整,并日渐清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正在打造埃及这个"民主过渡"样板,以促中东其他国家仿效。  相似文献   

2.
阿尔及利亚是阿拉伯世界第一个同俄罗斯签署双边战略合作协议的国家。中东变局以来,阿尔及利亚在利比亚、叙利亚等问题上发挥着独特作用,是俄罗斯在中东战略实践过程中倚重的力量。俄罗斯对阿尔及利亚的外交布局大致如下:一是通过两国定期的政治和外交协商机制,增强俄罗斯在利比亚、叙利亚等地区热点问题的影响力,特别是提高俄在马格里布地区的政治地位;二是通过经贸和军售合作机制,稳步提高两国经贸和军售规模;三是与欧佩克成员国等能源输出国加强合作,共同维护油气价格机制,赢得同阿尔及利亚天然气的市场竞争。阿尔及利亚在俄罗斯的中东和非洲外交布局中发挥着重要的支点作用,但双方的合作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东地区矛盾错综复杂,政局持续动荡,长期看未显现缓和迹象,反而由于油价低迷,有爆发新一轮危机的风险。危机一旦爆发,石油企业的损失便不可避免。因此,中国石油企业在中东地区进行投资时,需要认真评估局势,注意避险保利。据媒体报道,中国与印度联合投资的叙利亚代尔祖尔油田落入伊斯兰国武装的手中,沦为以美国为首的盟国空中打击的重要目标。此消息一出,中国油企在中东地区的投资安全问题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中国油企在中东地区投资极广,仅中石油一家就在阿尔及利亚、伊朗、伊拉克、利比亚、阿曼、苏丹、叙利亚、突尼斯  相似文献   

4.
“9·11”事件以来,美国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并提出“大中东计划”,试图民主改造中东国家,但目前美国中东政策严重受挫,这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一、美国奉行全球霸权主义;二、美国高估了自身实力;三、美国忽视了多极化发展趋势;四、美国低估了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影响。小布什政府错误的中东政策削弱了美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并导致美国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度一直下滑。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以来,美国发动了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并提出"大中东计划",试图民主改造中东国家,但目前美国中东政策严重受挫,这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一、美国奉行全球霸权主义;二、美国高估了自身实力;三、美国忽视了多极化发展趋势;四、美国低估了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影响.小布什政府错误的中东政策削弱了美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并导致美国民众对政府的支持度一直下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伴随中东变局的演化以及伊朗与域内外国家间关系的复杂变化,代理人战争成为伊朗地区战略的重要政策工具。为应对不同对手,伊朗在海湾地区、阿拉伯半岛南部和地中海东岸地区分别扶持不同的代理人,并形成了三个次级战略板块。伊朗推行代理人战争的动力主要包括通过代理人战争制衡与掣肘美国、以色列、沙特等全球及地区对手;巩固与扩大本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影响力;避免与对手直接开战,实现以最低成本获取最大化收益的战略目标。然而,受代理人能力与战略意愿的改变、国内政局以及民众支持度变化、对手反制和新冠疫情等因素的影响,伊朗推行代理人战争存在明显限度,代理人战争的效果不应被过度夸大。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联合体,经济手段是欧盟参与中东事务的主要方式,冷战结束以来,欧盟在中东地区的主要政策就是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对于欧盟来说,此举主要是为了促进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民众的社会福利和生活水平,从而达到保持中东地区社会稳定,减少经济难民,消除恐怖主义根源,维护欧盟地缘战略安全之目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联合体,经济手段是欧盟参与中东事务的主要方式。冷战结束以来,欧盟在中东地区的主要政策就是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对于欧盟来说,此举主要是为了促进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民众的社会福利和生活水平,从而达到保持中东地区社会稳定,减少经济难民,消除恐怖主义根源,维护欧盟地缘战略安全之目的。  相似文献   

9.
去年秋冬以来,东欧国家以及苏联的政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政治制度朝着多元化方向转变。地处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汇处的中东阿拉伯国家受到了来自东欧事变的影响和冲击。助长各国内部的政局动荡在阿拉伯国家中,除海湾地区少数几个国家实行君主专制政体外,  相似文献   

10.
“输出民主”是美国持久性的战略,但却是服从、服务于美国的安全战略的,因而具有突出的工具性以及由之决定的可选择性,美在中东地区实施该战略的历史与现实正体现了上述特点。冷战期间,出于遏制苏联、获取石油、保卫以色列的目的,美国在中东“输出民主”时坚持“中东例外论”;后冷战时期,美国采取了较为积极的“输出民主”行动,但阿尔及利亚民主试验失败的事实,又迫使其重新踏上“中东例外论”的老路;“9·11”事件后,美国在中东采取极端的、冒进式的“输出民主”战略,结果导致中东地区更加动荡。  相似文献   

11.
中东变局是一场席卷阿拉伯世界的地区性政治与社会运动,它以发展民主、改善民生为其主要政治诉求,以推翻现政权为目标的政治抗议浪潮为其典型表现形式。中东国家的政治变革既有典型的共性特征,又有鲜明的差异性特点,同时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根源。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民主化、世俗化以及如何处理与西方的关系问题构成了影响阿拉伯国家政治变革的三大核心议题,而阿拉伯国家、以色列、土耳其、伊朗四大力量的地位变化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复杂化则成为中东地区格局变化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12.
二战后,中东国家进入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目前处于矛盾集中爆发且极为动荡的"过渡政治发展阶段"。中东国家必须面对一系列既有来自外部也有自身发展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和重要任务。当前中东出现的政治危机大致分为三种类型,其产生既有多种现实动因,也有深层社会原因和外部势力的影响。政治危机已对中东各国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中东国家已步入矛盾、危机多发期,下一次政治震荡可能会冲击中东君主制国家。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中东剧变中海合会国家均受到不同程度冲击,各国采取措施应对,使海合会势力不断上升,成为中东君主制国家和逊尼派国家加强合作、应对地区变局的重要平台。剧变中各国探索转型期间政治改革,巩固了政权,加速现代化进程,使海合会代加强了地区影响;各国进行经济改革,加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自贸区建设。但改革不会一蹴而就,石油市场仍是影响海合会成员国经济增长率的决定性因素。革命成功与否海合会都将在阿拉伯政治中发挥强大有效的作用,在发生剧变的国家重建中承担新责任。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东地区两个主要大国,土耳其和伊朗的关系长期以来因为伊斯兰世界领导权、地缘政治影响、少数民族动乱、政治模式差异等一系列因素,处于一种结构性矛盾之中。近年来,随着中东地区政治环境的变化,再加上其自身内部政治变革、经济困境和政治伊斯兰思潮等因素的作用,两国关系出现了明显改善。土伊关系的改善对于平衡美国势力对中东地区的干预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但由于结构性矛盾难以克服,两国关系的未来发展依然取决于该地区内外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1·25革命”后,埃及的政治转型一度为中东政治发展带来一丝曙光,但之后更剧烈的社会动荡又为民主转型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事实上,在西方民主转型理论的诱导下,埃及的民主化走向误区具有必然性,西方民主转型理论注重即时性的结果,片面地将民主制度的建立及公民政治权利尤其是选举权的实现视作民主转型的终点,而忽视了民主的深刻内涵。民主某种程度上就是各种公民权利,包括基础权利、政治权利及社会权利,依次实现的漫长过程。三种权利互相支撑,构成三位一体的民主。穆巴拉克时代的民主转型缺乏基础权利和社会权利的支撑,最终导致民主的空心化。革命后的埃及尽管在民主制度建设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但公民权利的匮乏对民主的成熟构成严重制约,从选举到善治,埃及的民主转型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6.
自2010年年底突尼斯政局发生变化后,一股群众抗议示威浪潮随即席卷阿拉伯世界,东起巴林,西至摩洛哥,鲜有未被波及者,其声势之大,为中东地区历史所罕见。总的来看,中东地区动荡高峰期已过,但政治诉求不断,内部矛盾纷呈,外界干预有增无减。虽然中东剧变对中阿经贸合作造成一定影响,但对于未来应充满信心。中阿双方对于彼此间的经贸交流都有需求,肯定还会持续发展,这对中国企业而言,应是需要牢牢把握的战略良机。  相似文献   

17.
从伊拉克战争看美国中东战略之变化及战后中东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拉克战争是海湾战争后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它标志着美国中东战略正在发生重大转折.当前的美国领导层对美国在中东地区利益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意识形态色彩更为浓厚,推行民主成为关系到美安全核心利益.伊战打破了中东地区原有的力量平衡,战后的中东格局面临新一轮重组.  相似文献   

18.
中东剧变对阿拉伯世界整体格局和阿拉伯板块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产生了深刻影响。阿拉伯世界转型促使海合会正不断向阿拉伯君主共同体转型,也加快了东盟本身及其许多成员国的民主化进程。面对当前海合会从海湾次地区力量迈向中东地区性力量的战略走向,东盟在政治与经济层面加强了与海合会的协作,海合会的大国外交战略也将不断变化中的东盟纳入其重要战略目标领域。尽管如此,双边政治合作仍滞后于经贸合作,东盟—海合会自由贸易区仍是未来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9.
埃及军方推翻穆兄会政权,局势仍难以稳定;叙利亚化武危机化解,但政治解决步履艰难;巴、以重启和谈,取得突破仍困难重重;美、伊关系松动,伊核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美国在中东地区的主导能力下降;阿拉伯国家转型之路漫长而艰难;伊斯兰势力崛起受挫。  相似文献   

20.
1979年伊朗爆发了伊斯兰革命,从表面看,革命的胜利是政教合一体制建立的主要原因。然而在经过两伊战争、政治孤立、经济制裁、伊核危机和总统大选风波后,这种政治体制仍能稳步发展且依然具有活力的深层原因很值得研究。本文将通过波斯传统的政治思想、伊斯兰教什叶派的宗教思想、外来现代化思想的影响和其他模式尝试的失败等四个方面来揭示这一体制得以确立和发展的内在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