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 毫秒
1.
聂有诚  蒋晶 《职业》2002,(3):36
ZY刚刚毕业而步入社会的大学生,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普遍存在对就业形势、求职现状认识不清,精神和物质准备不足,求职技能、技巧缺乏,多次求职受阻后心理调整不及时等问题。为了提高求职成功率,大学生应注意以下八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了解和掌握求职的最基本情况。了解就业形势和用人单位的需求状况,了解企业的用人特点(一是看能力,二是有经验,三是要能经受考验)。第二,充分利用各种求职途径。通常的求职途径是用人单位到学校招聘或在人才市场设摊或发出信息公布空缺岗位,大学生到人才、职业介绍机构求职。第二种途径是…  相似文献   

2.
一向被视为求职大军中"弱势群体"的贫困大学生,在金融危机蔓延后,面临着更加严峻就业形势。高校应充分调动贫困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他们努力奋斗,认清自己在就业方面存在的劣势与优势,变逆境为顺境,化危机为机遇。  相似文献   

3.
新的就业形势对高校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找寻到用人单位与求职学生之间的对接方式,应注重对毕业生的求职技巧的指导。求职技巧的训练关系到求职的成败,每一个大学生要获得自己理想的职业从而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需要虚心学习、反复训练用于实践,熟练掌握求职技巧。  相似文献   

4.
《职业》2009,(4):54-56
前不久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多数人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在社会新增就业岗位满足不了新增大学生需求的今天,鼓励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紧张的就业形势。  相似文献   

5.
吴晓莉 《现代妇女》2014,(7):180-180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高校开展好高质量的职业指导,在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就业观、提高就业心理素质、掌握大量有用的就业信息、掌握求职方法和技巧、了解相关就业政策法规、锤炼锻造创业精神、实现较色转变,和谐融入社会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布俊峰 《职业》2014,(17):137-138
在高职高专职业指导中正确认识职业信息的作用,科学地采集与应用职业信息,有效引导学生根据社会需求状况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求职信息、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增强就业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地促进高职高专学生顺利就业、优质就业。  相似文献   

7.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高校必须思索创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模式,利用新兴的微博、微信平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转变工作理念,培养敏锐的数据素养,学会挖掘学生数据之间的关系,为毕业生推送个性化就业信息服务,提高大学生简历与单位用人信息的匹配度,确保毕业生求职就业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让大学生能在浩瀚如星辰的网络信息中获取有价值的就业信息,达成自己的工作梦想。  相似文献   

8.
当前,随着互联网为平台移动终端的兴起,微信等社交软件展现出其强大的影响力,迅速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以微信公众账号为代表,个人和机构借助微信的传播,展现出的舆论影响力不容忽视。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微信公众账号无疑提供了融合发展的一种可行思路,在这方面,很多传统媒体已经作出了有益尝试。作为传统媒体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因为其传播信息、传播环境、传播机制的特殊性,对微信公众账号这一新兴传播渠道的利用,还不够充分,应该从传播内容重新打造、传播环境重新建构、传播机制重新把握出发,充分利用微信的传播优势,打造综合性学术期刊的微信公众账号,提升学术传播效果,拓展学术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SNS:青年人求职新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青年人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运用当前最热门的SNS可以为青年人求职就业提供新平台。SNS是在六度分割理论背景下诞生的社会化网络服务体系。它能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体的人际资源;减少求职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发挥弱链接的威力;建立新的人际圈,以实用性和真实性为基础,在求职招聘中发挥出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普通高等院校在对新闻专业的学生进行文化水平培养的时候,一定要对他们的人际传播能力展开针对性的训练。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是人类活动中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在当今信息化社会,广播、电视、互联网、收音机等媒体的介入使得人际传播活动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人际传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高等院校展开新闻学专业学生的人际传播能力的培养工作开展一系列讨论。  相似文献   

11.
在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下,非正规就业以其灵活、多样化、门槛低等特点逐步成为当代大学生就业的新途径。然而,受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大学生自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现阶段多数大学生的非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市场中的其他劳动力群体一样。处于较低层次和被动状态,非正规就业这一就业形式还未被广大学生、家长和社会所认可。但从大学生非正规就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看,现代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不断完善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高等学校作为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部门应做出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促进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也是关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就业中应发挥什么样的作用,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问题,也是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本文着重从认清就业形势,提高就业素质,明确就业目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确保大学生顺利就业等方面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提升创业就业条件和能力是大学生群体最现实、最普遍、最紧迫的需求。高校团组织应着眼于履行共青团的根本职责和基本职能及实现高等教育育人目标,充分发挥自身组织优势,以"加、减、乘、除"的思路创新具有共青团特色的工作途径和载体,为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程、完善相应工作体系增添积极动力。  相似文献   

14.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从事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倾向。了解大学生的兴趣现状与特点,并且针对这些兴趣对其进行教育,对其价值观教育和素质教育有很高的实效性。为了能够与时俱进地了解当代大学生兴趣的现状与特点.本研究对我国6省市1307名大学生进行了开放式的调查,并进一步分析了产生兴趣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宅"现象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生活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宅"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宅文化"在全球悄然兴起。笔者以浙江大学为例,采用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学生"宅"现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宅"现象普遍存在,需要进一步对大学生"宅一族"加强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实质是道德文化行为的训练和道德文化意识的培养。养成教育的过程呈现为文化行为习惯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过程;是一个品质修养与文化修养相统一的过程:一个由行为文化向精神文化不断提升的渐进过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实施大学生养成教育,引导大学生由行为文化层面向精神文化层面提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诚信是现代社会一个基本的道德伦理范畴。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诚信道德问题凸显。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成为当今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试图对当代大学生的诚信道德缺失现象进行多维度分析,并提出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陈双红 《职业时空》2013,(5):106-108
就业质量问题不仅是大学生个人问题,也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前途,也关系到高等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文章分析了当前部分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对高校重视高就业率的同时如何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在杭高校1517名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与行为。结果表明: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与行为的主流是好的,但部分方面还未达到应有的水平;性别、家庭子女数、父母文化程度对大学生公德意识与行为有显著影响;学校类型、年级、专业对大学生公德素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演变、定位和类型——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从三个角度对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进行了说明.从历史发展研究来看,大学生就业政策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教育体制改革下的"双向选择"、进一步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下的"自主择业"三个阶段.从现实定位研究来看,当前大学生就业政策首要的出发点应该是如何使就业市场体系真正发挥高效配置资源的作用,同时兼顾公平,好的大学生就业政策应在效率和公平中找到一个好的均衡点.从具体类型研究来看,中国大学生就业政策包括市场规制政策、就业准入政策、招考录用政策、权利维护政策、宏观调控政策、创业扶持政策、社会保障政策、派遣接收政策、指导服务政策及其它相关政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