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说文解字》中的符号学思想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旨在从符号学视角,对《说文解字》加以新的观照。把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系统来理解和阐释,是《说文解字》中体现的语言文字思想的核心。《说文解字·叙》是许慎的汉字符号学纲领。其中,对汉字的符号性质、汉字符号的来源与演变、汉字的形体结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字形与字义的关系,构字写词的方法与条例,字符的分类原则等等都有明确的阐述。《说文解字》正文则是对上述符号学理论的应用与实践  相似文献   

2.
大师传道     
陆宗达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 见过先生,黄侃一个字也没给陆宗达讲,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宗达依教而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汉字理论与汉字应用研究的深化,在汉字史和汉字学史上占有突出地位的《说文解字》自应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本文论述了《说文解字》建类立首、分层类聚的原则依据,通过比较,指出其汉字聚合是对《尔雅》、《急就篇》的综合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部首是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通过对小篆形体作全面分析,归纳得出的汉字表意偏旁。部首的表意主要是通过部首的构形体现出的构意来实现和完成的,所以部首构意不仅是确定汉字本义的有效方法,也是了解和掌握词义的重要手段。确定部首构意的方法众多,在此我们仅从《说文解字》释义的角度,阐释和说明确定部首构意的方法:一是通过类聚《说文解字》同部字字本义归纳义类所属来确定;二是通过义素分析提取《说文解字》所释字之中心义素来确定;三是通过分析《说文解字》训释方式体现出的字义关系来确定;四是通过字的其他义项与《说文解字》本义释义的比较来确定。  相似文献   

5.
大师传道     
张港 《可乐》2008,(5):49-49
陆宗达曾拜国学大师黄侃为师。陆宗达拜过先生,黄侃一个字也没讲,只给他一本没有标点的《说文解字》,说:"点上标点,点完见我。"陆宗达依教而行。再次见面时,黄侃翻了翻那本卷了边的书,说:"再买一本,重新点上。"将书扔到书堆  相似文献   

6.
学习语文首先从字词入手,而释词解义又成了感受语言文字魅力及落实语文工具性的重要体现。自古以来,人们对释词解义就很有研究,譬如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它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学源的字书,是我们整理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的重要的工具书。释词解义在小学阶段的语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7.
《说文解字》是我国文字学的奠基之作。“六书”理论是汉字释形的基本原则。本文通过对《说文解字》释字方式的解读,阐释“六书”理论以及引用典籍在对外汉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自清代以来,学者们十分重视《广韵》的校勘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黄侃继承清代传统语言学成就,在《广韵》校勘及其音系研究上开掘甚多。黄侃独特的批校方式,与清儒迥然不同,他把校勘重心放在《广韵》音系的整理上,归纳《广韵》韵类与古韵的关系,梳理《广韵》又音,探寻《广韵》韵字与《说文》的关系,阐释文字孳乳变易过程,努力使《广韵》研究与《说文》《尔雅》结合在一起,使得音韵、文字、训诂融为一体,成为一个系统。所以,黄侃不仅校勘《广韵》,而且通过校勘《广韵》进行音韵文字的综合研究,以探讨《广韵》当时编撰上的问题。文章循此思路,把研究重点放在黄侃与陈澧《广韵》音系的比较上,并就陈澧《切韵考》中的《广韵》韵类与“增加字”等与黄侃批校之关系做了深入探讨,从而全面展现黄侃音韵学之渊源,总结黄侃校勘中之得失。  相似文献   

9.
王筠的《说文释例》一书,在阐述《说文解字》的编排说解体例的同时,探讨了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文字与语言的关系以及汉字的性质等问题,分析了汉字的结构条例和演进规律,这些都为汉语文字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清代的《说文》四大家中,王筠对汉语文字学理论建构所作出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0.
《说文解字》声训基于汉代汉字形义关系的疏离和当时文化背景,其文化蕴涵十分丰富。从许慎的思想观念和认识角度出发,分析《说文解字》女部声训并佐证以相关历史文献,可以描摹出汉代社会妇女地位的概貌,并能对此作出符合当时文化环境的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1.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小篆作为正字,把古文、籀文作为重文(即异体字)。但也有把古文或籀文作为正字而把小篆作为重文的。段玉裁指出这是《说文》的变例,是由于这时的古文或籀文处在部首的位置而造成的。通过对《说文解字》“先古籀后篆”用例的分析,可以发现造成这种变例的原因有好几种,其中也存在由于错误而造成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四种《说文》学著作的考辨,认为清唐赞衮的《说文字原表》是抄袭之作,《说文偏旁》一书系张之洞新选,《说文解字篆韵谱》是《说文》的通俗简编本,《说文解字五音韵谱》是《说文》的韵编本。  相似文献   

13.
《说文》段注校改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人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存有无充分依据而擅改《说文》的弊病,将段注本《说文》的一些条目与《原本玉篇残卷》、《篆隶万象名义》等书相比照,可以明显地见出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芸”考辨     
《说文解字》是研究古代农作物词最早的弥足珍贵的资料库,可以结合其他文献古注和考古实物对其所收词语进行考辨。历代古注、字书以及当今学者对"芸"有不同的说解:"芸"被释为"香草"、"芳菜"、"芸蒿"、"芸香"、"芸薹",等等。作者根据《说文》的解释,结合古注、植物命名理据及农学、中药学等的佐证可知,《说文解字》中的"芸"不指芸香、芸薹,而当指伞形科植物"前胡"。  相似文献   

15.
王船山的《说文广义》首次以专著形式研究词义引申。其词义的注释方法、体例和所用术语都与《说文解字注》有诸多相似,关于词义引申规律的论述,二者也所见略同。鉴于《说文广义》在词义引申理论及方法上的创见,语言学界应将之纳入汉语史并确立其应有地位。  相似文献   

16.
文章论证《说文解字》有三种主要的声训方式,即所释之字与被释之字实际上是异体字,不是同源词;第二类是同源词为训,采取“A,B也”这种方式;第三种方式是在释义里饱含着语源性义素。文章举《说文解字》言部字为例来说明这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17.
段玉裁自正或依《说文》旧本、音义书、经传文赋及其注等正《说文》各本字本义;以正释字字形、字序为主,另补、删字本义;他的整理正本清源,体现出研究主见和博大精深的语言功底,为中国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根据《周易.乾卦》对"元、亨、利、贞"的阐述,从"礼"的维度来对"亨"加以重新解读,并将之贯彻到对《周易》"涣"卦的重新认识上,得出《周易》"涣"卦的内在基本含义为"礼";《说文解字》对"涣"的解读,打通了"涣"、"亨"、"礼"三者之间的内在含义的一致性。这不仅突出了"礼"在治国安邦中的重大指导意义,还为重新解读《周易》提供了契机;既有助于深入发掘其中的理论资源,也为现实社会发展过程中消除忧患和防治风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归属江淮官话的新洲方言,其中有许多常用词语,人们在记录时往往一时难以找到或想到本字。作为论文《〈说文〉中所见今新洲方言本字考略》的续篇,通过对《说文解字》进行详细考释,可以在其中找到更多今新洲方言对应的本字。  相似文献   

20.
《说文解字·叙》中的汉字形义统一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说文解字.叙》全面深刻地反映了许慎的汉字形义统一论思想。这一科学进步的思想不仅对《说文解字》的编撰起到了理论指导作用,而且对今天的汉字学原理和训诂方法论也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