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明珠 《浙江学刊》2003,(4):104-112
在本能冲动造反逻各斯的现代性后面 ,“摹仿”和“欲望”这两个隐含的人类学基设此消彼涨。法国学者勒内·基拉尔提出“摹仿的欲望”概念 ,一方面试图恢复在古希腊之后逐渐残缺的摹仿概念 ,一方面质疑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自发自主的欲望模式 ,重建以“摹仿性”奠基的人类学模式 ,对人类思想文化给予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刘东杰 《学术交流》2008,22(3):163-165
<欲望三部曲>的主人公柯帕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人格化资本的典型再现.在这一时期的美国思想领域里,出现了风行一时的"社会迭尔文主义思潮",这一思潮把弱肉强食的自然界规律照搬到人类社会.柯帕乌就是一位精力充沛、全凭欲望行事、为达到个人目的不择手段、肆无忌惮的金融"巨人".按照传统的道德标准,柯帕乌是一个道德沦丧、寡廉鲜耻的人物,对社会、家庭、婚姻各方面的传统道德表现出蔑视和反叛.他在能力、贪婪、无耻、阴险、冷酷、毒辣上都超出常人,还有无穷的精力、手段和克服逆境的毅力.在他特殊的头脑看来,人生的盾牌只有两个方面,既强和弱,在他心里并没有善恶意识.德莱塞对柯帕乌的描写暗合了斯宾塞弱肉强食的社会迭尔文主义原则,道出了美国社会自由竞争价值观念形成的政治原则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对德鲁兹和伽塔里的精神分裂分析学作初步的介绍和评估,其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他们对欲望的重新规定进行探讨;第二部分涉及他们对欲望在不同社会的演变,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伊狄浦斯化"的解释;第三部分则基于他们的有关论述而集中说明精神分析学与精神分裂分析学的关系以及精神分裂分析学所想象的"欲望的革命".  相似文献   

4.
欲望在西方传统思想中一直被理解为匮乏或缺失,是一种不完善的表现,尤其在精神分析中,欲望受到强烈的压抑和否定.德勒兹极力批判这种具有唯心主义性质的传统欲望观,提倡一种积极的欲望观.他认为,欲望不是消极的力量,而是一种积极的力量,具有生产性和建设性.在这个意义上,欲望不但不应受到压抑,而且应得到自由和充分的表达.德勒兹的欲望观是一种后现代的唯物主义欲望观.  相似文献   

5.
邰蓓 《求是学刊》2014,(2):39-46
精神分析将"欲望"置于家庭结构之中,置于社会法则之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精神分析成为资本主义的同谋。与此相反,德勒兹和加塔里在《反俄狄浦斯》中倡导解放欲望。他们将"欲望"与"生产"、"欲望"与"机器"联系起来。"欲望"、"生产"、"机器"是来自不同领域的概念。在德勒兹和加塔里的文本中,它们彼此连接,形成共振。  相似文献   

6.
人的社会欲望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对某种目标的渴望与追求 ,是一种膨胀了的社会需要。在一定时期 ,社会欲望的发展成为普遍性的社会问题。社会欲望失控与社会行为失范有内在联系。人的社会欲望失控已成为社会行为失范的重要社会根源。调控和引导人的社会欲望的手段是 :反对享乐主义 ,提倡节欲文化 ;引导合理消费 ,鼓励创新发展 ;注重道德导向 ,加强法律控制。  相似文献   

7.
在阿多诺针对大众媒介技术展开的现代美学批判中,“Mimēsis”(摹仿)的辩证法是核心向度之一。在对本雅明关于技术复制与现代艺术命运关系之思考的容受中,通过指认技术复制是“摹仿的绝对化”而真正艺术是“摹仿行为的庇护所”,阿多诺揭示了“摹仿”在技术时代的美学中仍然能够作为一个批判概念得以存留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其根本原因在于:作为摹仿绝对化的技术复制无论其表面上多么繁荣多样,其实质只是“重复”;但如果媒介技术的“复制”功能成为技术时代艺术的重要摹仿对象,在生产差异之“重复”的“摹仿辩证法”中,复制的技术便可以被艺术的摹仿技艺所吸收转化,从而实现技术的美学“救赎”。  相似文献   

8.
欧阳英 《求是学刊》2006,33(4):33-37
德勒兹的政治哲学是建立在差异哲学基础上的,他与伽塔里对“欲望”所作的政治分析,是后现代主义政治哲学的最高成就之一。通过阐明精神分析的俄狄浦斯情结和精神病是一种准则化和区隔化,而欲望的流动、生产则是解区隔化和解准则化,德勒兹等人最终建立了一种“精神分裂分析”理论,以取代“精神分析”理论;同时,在此基础上还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新的认识:把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看作是一个从欲望生产转向欲望压抑、从解区隔化转向再区隔化、从解准则化转向再准则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贺征 《社科纵横》2005,20(1):132-133
“摹仿说”是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的核心 ,本文主要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艺术摹仿的对象以及艺术对现实的反作用等方面对“摹仿说”进行了扼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世界各国青春电影的影像表达中,青春期的性与欲望成为共同的文化关注和生命关切.在青春电影的文化谱系中,青春期性与欲望往往被本质化为青春生命的文化承载和表征策略.本文以日本青春电影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太阳族电影"、大岛渚和若松孝二等人电影的分析,剖析其表达青春期性与欲望的基本方式,指出青春期欲望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德鲁兹和伽塔里的精神分裂分析学(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对德鲁兹和伽塔里的精神分裂分析学作初步的介绍和评估,其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就他们对欲望的重新规定进行探讨,第二部分涉及他们对欲望在不同社会的演变,尤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俄狄浦斯化"的解释,第三部分则基于他们的有关论述而集中说明精神分析学与精神分裂分析学的关系以及精神分裂分析学所想象的"欲望的革命".  相似文献   

12.
易乐 《探求》2005,(1):71-74
广告用最生动、最鲜明的符号话码诠释了后现代"形象"文化的特征.首先通过对广告形象的初窥,我们观望到了它漂浮的形象空间;其次,经过深层离析,我们发现了在这个空间背后掩藏着的是广告形而上的欲望言说;再次,我们通过它的欲望诱发机制洞察到了广告形象的社会话语控制权力与消费主义的意识形态,而这正是潜藏在广告背后真正值得反思与警醒的意味.  相似文献   

13.
伪欲望理论是拉康哲学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之一。拉康否定了弗洛伊德的生理主义的欲望概念,提出了独特的需要——需求——欲望的分层理论,拉康特别突出了一种以无为对象的不可能的欲望。同时,拉康提出的大写他者的欲望逻辑是阉割式的不可能,这却是欲望最真的内驱力。人的欲望总是他者欲望的欲望,因此,个人主体之“要”永远是伪“我要”。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6,(3):98-100
《水浒传》能够穿越时空,以文本及影视之传播媒介博得千百年来读者与观众的厚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潜在的"造反有理"、"欲望有罪"的两大逻辑。因"造反"而奢杀的快意恩仇行为,令人痛快淋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感官与视觉的享受;对逾礼、出墙行为女性的残杀,是复仇心理的满足,是对人类情感的亵渎与挑战。"造反有理"与"欲望有罪"皆有悖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并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美好宗旨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15.
由一系列社会运动和政策实践所引发的科学民主化问题长期缺乏规范层面的辩护.科学哲学家基切尔的"良序科学"理论为科学民主化问题提供了系统的哲学论证.然而,在对"理想协商"的论证中,他未处理好代议制与协商民主间的关系,原因在于所使用的民主的工具论证对价值的非完全承诺,从而导致了民主模式的困难.  相似文献   

16.
《求是学刊》2017,(6):25-30
亚当·斯密深刻地认识到了现代文明社会的商业性质,他不仅从经济角度把握了文明社会的运转方式,而且从三个层面对文明社会的伦理基础进行了思考。对于文明社会本身是否有道德价值的问题,他给出了肯定的回答,理由是其促进了财富的增加和人们的自由;对于文明社会运转所需要的道德规范问题,他一方面为欲望正名,另一方面提倡正义这种"消极的道德";对于文明社会中道德何以产生问题,他一方面借助同情原则揭示了道德的情感心理基础,另一方面指出了文明社会道德形成的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一直以来,学界就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内涵及关系问题未达成共识.从文学与真理性的关系这个角度比较,可以看出两者都从模仿的角度界定文学与真理性的关系,柏拉图认为文学模仿无法做到揭示理式世界中的真与美,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文学模仿应是人与自然目的相一致的体现.两者在构建文学无法达到真理这个结论的过程中,都在不同程度上忽视了文学的真理性仅在被展现的过程中才真正地存在.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虽然质疑文学在模仿中达到真理的可能性,但并未否定模仿本身以达到文学真理性为前提,文学的确是模仿事件,但同时也是模仿性的再创造事件,文学的真理性能够在模仿中自我表现.  相似文献   

18.
欲望和道德的关系一直是先秦儒家哲学的一个中心议题。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他们都主张克服欲望的羁绊,塑造道德的人格。然而在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上,他们持有不同的立场。孟子主张通过"寡欲""养气""立志"的内在方式来实现对于欲望的克服和道德良知的发展;荀子则主张通过学习"礼法"的外在努力来充实"义",使之成为克服和疏导欲望和情感的道德力量。相比于孟子的内在方式而言,荀子的外在方式无疑更加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儒家道德理想。  相似文献   

19.
陈伟军 《浙江学刊》2004,(4):157-161
从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到穆时英等人的新感觉派小说,显示了非理性主义欲望叙述在现代中国演变的某种轨迹.在救亡图存的大语境下,对"人"的非理性问题的关注,对欲望的人本主义式的言说,虽然不可能加入当时的主流话语,但它们打开了文学以及思想文化的另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20.
王云鹏 《创新》2013,(2):14-17
欲望原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它给人的发展带来源动力。然而,对欲望的过度发掘,却可能给人带来痛苦和灾难。在当代,面对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与冲突,需要从人的主体性角度进行反省,对欲望进行合理的范导,这是重建合理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